以《乘喷射机离去》为例浅析夏宇诗歌中的张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夏宇的诗因其反传统的诗艺与独树一帜的文风常被打上后现代的标签,其诗亦作为台湾后现代诗的经典。本文主要以夏宇1984年诗集《备忘录》中的《乘喷射机离去》一诗为例,试图从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诗中存在的张力。这些张力使全诗的各要素协调继而引发了诗歌独特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张力夏宇《乘喷射机离去》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作为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术语,“张力”最早是新批评派的艾伦·退特1938年发表的《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的。在文中他指出:“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他借用形式逻辑中的外延和内涵表示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与其暗示意义。后来该术语被其他新批评派成员发展引申,成为诗歌内部各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现象的总称。本文将以夏宇1984年第一本诗集《备忘录》中的《乘喷射机离去》一诗为例,分析诗中存在的张力。
  
  一《乘喷射机离去》的结构张力
  
  布鲁克斯指出“对立因素的矛盾和冲突使作品产生张力,但以不破坏平衡和统一为前提”。也就是说诗歌结构上的完整与紧凑也是张力的重要体现。《乘喷射机离去》共长136行900余字。全诗由一组意思相近的主题式语句分割为4个组块,共包含了相互联系的15个主要戏剧场景。有一系列字面意思相近的主题式表达贯穿全诗,“总会遇见这么一个人的有一天”;“遇见这一个人 会的总有一天 可能 非常可能”;“是的 这么 一个人”;“会的 总有一天 完全可能”;“有一天 可能 非常可能”。从“非常可能”到“完全可能”到最后“非常可能”,在看似杂乱的意象中梳理出一条情绪变化的脉络,使全诗更加紧凑。另外,第14场景与第1场景整体呼应;第1场景与第9场景中的“象限”;第2场景与第15场景中的“鼓”与“鼓锤”;第4场景与第13场景中的“乘喷射机离去”与标题呼应。诗文间的上下文呼应使全诗形成了一个乱中有序,充满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其充满结构张力,诗文也在一系列的呼应中,以紧张的方式达到和谐。
  
  二《乘喷射机离去》的语言张力
  
  本诗的语言张力首先体现在诗文的节奏美中。这种节奏指的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的语音形式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为达到这种语音形式的反复,诗人用了以下几种表现手法:1 语词重复:“啊 蜻蜓 蜻蜓”;2 复沓:“……把你……把你……”,“连同……连同……”,“如同……如同……”,“在会话里 在银行的对面 在桥上走”;3 顶真:“倾斜的影子……落在一个罗马尼亚人的皮鞋上 罗马尼亚人的胡髭似雪……七只鼓槌”,“……句点下面 浅浅的西瓜渍。西瓜生长在沙地里,在最炎热时 成熟爆裂,……”,“……这是一枚炮弹 炮弹在黎巴嫩落下……”这些手法使诗歌充满活力、节奏鲜明。此外,詩人“多次使用同一个意象来加强情绪节奏”如“象限”“鼓”“小酒馆”等等。
  除了节奏之外,该诗在语言上的张力还表现为意象这一能指与所指的不完全对应。也就是说夏宇在诗中用一种打破语言常规的方式,使意象这一能指的所指摆脱固有符号系统。这是一种对传统诗艺的挑战,同时也打破了读者原先对于诗歌的符号解读系统。例如诗中“可怖的贞洁”、“激烈的改革者温驯的 回家吃晚饭”这样的表达,在传统符号系统里的所指已经消失。对此王金城指出:“这种运作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强调读者的参与意识,读者应作为第二创造者进入诗的空间。”
  此外,意象的荒诞组合也产生出张力。所谓意象的荒诞组合,是指在对意象作极度的夸张、变形以后再以超现实的形式加以复合的一种意象处理方式。在这种荒诞组合中,意象间具体与抽象、世俗与超脱、理性与感性、微观与宏观等各个范畴的对立使全诗一直处于紧张与冲突之中。如诗中的拟人化表达“有一个盖子 遗弃了他的锅”,“鸡和兔子不明白 为什么它们会在同一个笼子里”,又如违背常理的表达“藏匿你 在我的书包里 连同我的登山鞋 望远镜和 潜水艇”,其中潜水艇被藏进书包像诗的标题“乘喷射机离去”一样,是夸张和违背常理的矛盾情态。布鲁克斯在1942年《悖论语言》一文中提到:“诗的结构始终存在着戏剧性的冲突,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态……屡见不鲜的寻常事物在‘矛盾情态’中会显得突兀奇特。”另一方面这种违背常理的表达从陌生化的理论来看,“拉开了欣赏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使诗中变形的寻常事物有了新的意味,它们揭露了诗人心中的世界,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与感受能力。
  
  三《乘喷射机离去》的情感张力
  
  诗的张力还表现在矛盾的情感中。诗文第一句“总会遇见这么一个人的有一天”表达了一种期待的感情甚至是积极介入的,这与诗的标题“乘喷射机离去”隐含的消极、抽离的情绪相冲突。贯穿全诗的主题式表达流露出憧憬与向往,但诗中一直不乏这样的悲观情绪“无话可说的人继续喝茶 黄昏里一声叹息”,“永远永远 不能够 交会”。这些情绪顺着诗人营造的意象与场景变化,因此他们是矛盾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罗吉福勒正是如此定义张力的,“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
  如上所述,《乘喷射机离去》一诗在结构、节奏、意象、情感上均表现着张力,这些张力使该诗的各要素协调统一继而引发了夏宇诗歌独特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 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3年8月版。
  [4] 王书婷:《为情感赋形:新诗节奏与意象的理论与实践》(1917—1937),《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2期。
  
  作者简介:卢婧,女,1986—,上海市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心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认为先锋小说的崛起表現了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于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并指出先锋小说的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与20世纪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追求是同构的,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现代性追求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先锋小说形式革命审美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崛起的代表作家有马原、洪
期刊
摘要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无所不在、碰头撞脸的历史存留物,时常要在经意不经意间解读历史。此文欲通过对项小米的长篇小说《英雄无语》进行深入探究,发掘出作家想传达给读者的种种信息,从而希冀助作家项小米一丝微薄之力,达到其创作目的:展示一段深刻的历史,提供一种解读历史的新方式和可能性。  关键词:项小米英雄无语解读历史  中圖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作家项小米的长篇小说《
期刊
摘要 余华的小说《活着》描述了一连串的死亡,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对苦难的重复再现,并不是想向读者展示悲剧的意义,而是关注一个普通人在死亡面前如何坚韧地活下去。  关键词:苦难活着坚韧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獻标识码:A    对于余华的扛鼎之作《活着》,多数人认为它反映了一种消极的生存观念,面对人世之厄,主人公没有采取积极的抗争方式,而是一味地忍耐,淡化痛苦,甚至消解痛苦,在灾难面前变得麻木不
期刊
摘要 张承志的代表作《黑骏马》通过主人公白音宝力格背弃草原奔向文明城市后又回归草原的两次选择,向读者描述出了张承志对于传统草原道德和现代都市道德的价值体验,更表现出他对于异质道德的情感和态度:尊重、包容与理解。小说中对于传统草原道德和现代都市文明并没有给出一个判断,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这些思考和感悟不仅使读者对于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选择会更加审慎,而且同时会更加尊重、包容和理解别人的选择。  关
期刊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马原小说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转变原因、演变过程及创新价值三个方面,对马原小说文体的演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说文体现实主义先锋语言叙述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先锋派小说的元老级人物马原,他的早期作品属于中规中矩的现实主义小说。20世纪80年代初,他发表了一系列带有浓烈中国特色现代主义
期刊
摘要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长篇新作《小姨多鹤》讲述二战后中国东北有妇之夫张儉为传递香火购买日本孤女竹内多鹤作为生育工具的民间传奇。其间历经血脉融合,敌意化解,迷恋生情,身份、情感困惑冲突等不平凡过程。小说标举超越民族的人道主义、文明进步理念与实践,揭示出了中国国民仁厚、包容、智慧、大气却不免内耗、得过且过等特性,推崇东洋风情中洁、诚、礼、毅与奋发向上之美,昭示文化互补的可能。少数情节里对“力比多”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曼殊恋母仇父心理的刻画及其原因的探索,指出恋母仇父对其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我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带来有益的启发,认为父母的生活事件压力、家庭情感主题对儿童情感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恋母仇父蘇曼殊 启发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借用古罗马神话中弑父娶母的故事,说明人类普遍的一种倾向:男孩杀父娶母,女孩弑母嫁父。在俄狄浦斯情结期,
期刊
摘要 迟子建的乡土小说,展现了东北自然、民俗风情的宁静幽远,字里行间洋溢着醉人的诗情画意,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为其小说增加了美感和个性,美好的人性描写为其小说锦上添花,她细腻的笔触和超凡的想象力营造出了其理想化的温情世界。  关键词:迟子建乡土小说自然风光民俗画卷温情表达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迟子建出生于漠河,是一位从漠河踏雪而来的年轻女作家。故乡“北极村”、“大故其故”
期刊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在老到、成熟的平淡姿态中处处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到一种来自生命本身的欢乐。本文从汪曾祺小说一派优美的“回忆世界”中的和谐的追求、风俗画的描绘及结构的散文化风格、强烈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其独特艺术魅力,进而揭示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欢歌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汪曾祺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
期刊
摘要 不同的读者对卞之琳的《断章》的意义解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断章》已成为多意义诗歌的代表。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多义的主要原因,一是诗的意象具有很丰富的象征义和隐喻义;二是诗的精巧的构思;三是诗的含蓄的语言也有利于多种意义的形成。  关键词:《断章》意义解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读卞之琳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