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在新课改形势下,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正积极思考探索和孜孜不倦求解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抓住这次课改的契机,切实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学习能力中有应用能力的因素,应用能力中也有学习能力的内容,所以在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知行统一,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应从激发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欲望上下工夫,做文章。
首先,“愿学、乐学”是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主要解决学习活动中愿意不愿意,喜爱不喜爱,相信不相信之类的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过,如果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小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么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要想学生对知识有“食欲”“乐意接受”并“很好消化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对知识有“饥饿感”。而“饥饿感”产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让学生愿学和乐学,这是学习活动的启动机制和动力系统。
其次,激发学生“愿学、乐学”欲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发自内心地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从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切的关爱,学生才会喜欢这个教师,同时喜欢教师讲的课,正所谓爱屋及乌。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所转变,自然而然产生乐意和教师合作学习的欲望,就会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最后,重视时事热点的导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时事,将社会搬入课堂,一方面能补充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应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进行七年级《诚信为本》一课的教学时,就很巧妙地提出了时下被民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愿学、乐学”也就水到渠成。
学生“愿学、乐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后,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学法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使他们“会学、善学”,这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会学、善学”是学习活动的认识因素,教师主要解决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不能、知不知、会不会、善不善等问题。“会学、善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典型内容的剖析、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课堂讨论等方式,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大胆猜想、质疑、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新视野、新思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综合—分析—综合”和“类比”“归纳”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辩证地分析问题,多角度地发散思维,全方位把握问题。使学生“会学”就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克服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特别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耐心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结构,了解编者意图,了解所学知识在所在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提取重点与难点的能力,并把成功的学习经验内化为学习策略。
为了让学生“会学、善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养成良好预习阅读习惯的指导,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具体方法上,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可以利用课中预习和课后预习,也可以用自习课来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时养成用铅笔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落的习惯。上课时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用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有成就感。
其次引导学生找问题、提问题,也就是“质疑”。“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学会质疑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提出的三种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先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再从课文关键字、词、句处质疑,最后让学生联系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提出质疑。学生学会了这些质疑方法,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就会形成,也就会学、善学了。
再有,学生“会学、善学”还表现在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方面。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使学生对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有准确的理解,这是前提。二是要用这些知识当尺子去衡量行为,这是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运用知识衡量行为的实践机会,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正反方辩论等。还要让学生在不同场合如学校、家庭、社会,自觉地对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作出评价。三是要针对学生实际,因人施教。有些行为,学生往往衡量不清是非,如包庇朋友的缺点错误,讲江湖义气等。有些行为学生虽然分得清是非,也明知有些事情不应该做,但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是小事而不断地去做,如迟到,说粗话脏话,乱扔果皮纸屑等。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解决那些不易分清和虽然分得清但思想上不重视的问题上。要通过培养道德评价能力,分清是非对错,矫正不良行为。四是鼓励全体学生都以书本道理为依据对各种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的态度,开展表扬和批评,形成道德评价的合力,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这样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班风,反过来正确的班级舆论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之后,就可以以这些知识为标准去衡量、判断某种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优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目的,还能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 袁 妮)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学习能力中有应用能力的因素,应用能力中也有学习能力的内容,所以在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知行统一,学用结合。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应从激发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欲望上下工夫,做文章。
首先,“愿学、乐学”是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主要解决学习活动中愿意不愿意,喜爱不喜爱,相信不相信之类的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过,如果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小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么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要想学生对知识有“食欲”“乐意接受”并“很好消化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对知识有“饥饿感”。而“饥饿感”产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让学生愿学和乐学,这是学习活动的启动机制和动力系统。
其次,激发学生“愿学、乐学”欲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发自内心地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从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切的关爱,学生才会喜欢这个教师,同时喜欢教师讲的课,正所谓爱屋及乌。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有所转变,自然而然产生乐意和教师合作学习的欲望,就会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最后,重视时事热点的导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时事,将社会搬入课堂,一方面能补充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应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进行七年级《诚信为本》一课的教学时,就很巧妙地提出了时下被民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愿学、乐学”也就水到渠成。
学生“愿学、乐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后,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学法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使他们“会学、善学”,这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会学、善学”是学习活动的认识因素,教师主要解决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不能、知不知、会不会、善不善等问题。“会学、善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典型内容的剖析、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课堂讨论等方式,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大胆猜想、质疑、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新视野、新思想,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综合—分析—综合”和“类比”“归纳”等科学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辩证地分析问题,多角度地发散思维,全方位把握问题。使学生“会学”就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克服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特别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耐心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结构,了解编者意图,了解所学知识在所在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提取重点与难点的能力,并把成功的学习经验内化为学习策略。
为了让学生“会学、善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养成良好预习阅读习惯的指导,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具体方法上,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可以利用课中预习和课后预习,也可以用自习课来预习。让学生在预习时养成用铅笔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落的习惯。上课时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用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有成就感。
其次引导学生找问题、提问题,也就是“质疑”。“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学会质疑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提出的三种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先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再从课文关键字、词、句处质疑,最后让学生联系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提出质疑。学生学会了这些质疑方法,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就会形成,也就会学、善学了。
再有,学生“会学、善学”还表现在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方面。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使学生对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有准确的理解,这是前提。二是要用这些知识当尺子去衡量行为,这是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运用知识衡量行为的实践机会,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正反方辩论等。还要让学生在不同场合如学校、家庭、社会,自觉地对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作出评价。三是要针对学生实际,因人施教。有些行为,学生往往衡量不清是非,如包庇朋友的缺点错误,讲江湖义气等。有些行为学生虽然分得清是非,也明知有些事情不应该做,但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是小事而不断地去做,如迟到,说粗话脏话,乱扔果皮纸屑等。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解决那些不易分清和虽然分得清但思想上不重视的问题上。要通过培养道德评价能力,分清是非对错,矫正不良行为。四是鼓励全体学生都以书本道理为依据对各种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的态度,开展表扬和批评,形成道德评价的合力,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这样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班风,反过来正确的班级舆论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之后,就可以以这些知识为标准去衡量、判断某种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优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目的,还能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