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思路 带领农民致富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zheng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滨县王家岗乡金河滩猫爪草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6年3月。其前身是“淮滨县兴农新技术推广协会”,合作社现有社员278人,拥有固定资产120万元,社里还建立了“猫爪草网站”。该合作社在强化服务、引导农民致富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作社集“种植、管理、收购、销售”为一体,产品远销至云南、广东、安徽、四川等省。合作社社员杜梅说得好:“合作社是纽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快!”
  “猫爪草”是一种中药材,属毛莨科植物,又叫“三散草”、“金花草”,因其块根酷似猫爪而得名。“猫爪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对治疗结核病、疟疾有独特疗效。
  猫爪草原为野生植物,上个世纪90年代,淮滨县王家岗乡率先建立了猫爪草基地,把猫爪草从野生改变成人工栽培。近几年来,基地发展很快,收益颇丰。猫爪草人工栽培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400亩,发展到2007年时的1.6万亩左右,成为淮滨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猫爪草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专业合作社起到了桥梁作用。以前,农民自发的分散种植猫爪草,由于市场信息不灵,缺乏有效的链接载体,产销脱节,加上中介者的“作梗“等原因,很多种植户得不到利益。而合作社的建立和网站的开通,为猫爪草的种植、销售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合作社本着农民自主加入、自主退社,“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2008年,合作社社员郑镇富仅种植猫爪草一项,就净收入4万多元,同时还分到红利2000多元。
  该社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到位。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42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甚至吸引了安徽省阜阳市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猫爪草合作社的规范化、模式化管理,确保了农民增收。仅此一项,亩增效益300多元,累计增加效益400多万元。据统计,合作社的60多户社员都盖起了两层楼房,户户都买了摩托车。
  猫爪草专业合作社的兴办与发展,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该合作社理事长熊俊伟,2006年3月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带头人”:2007年8月又荣获省科协“新农村建设科普宣传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推荐为“省级农民致富能手”。猫爪草基地也被评为“信阳市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其他文献
近年来,漯河经济开发区后谢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实施“工业立乡、工业强乡”发展战略,大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年来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仅财政收入一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4年的54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4233万元,年均螬速67.81%,四年翻了三番,可用财力在全市乡镇(街道)中位居第一,真正实现了由“要饭型财政”、“吃饭型财政”到
期刊
乡镇机构改革,从2004年的“破冰试水”算起,到如今有5个年头,5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执行中完善制度,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前不久,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河南叶县又传来基层民政组织建设的新信息: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了民政所,成为政府编制序列的民政组织机构。这对全国民政来说,带来的不仅是一个惊喜,更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新动态!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叶县民政局局长王云海。  记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带领全省人民,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毫不动摇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毫不动摇地加大农业投入,毫不动摇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河南粮食产量迈上了新台阶,迅速成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粮仓。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每年还输出原粮和制成品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特殊贡献。  然而今年以来,我省的粮食生产面,临
期刊
“是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任,才把权力赋予了我,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和热情回报党和人民。”作为大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桂梅,时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大林村南邻淮河,属于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河南信阳和驻马店正阳的必经要道,这里水量充沛,适宜小麦和水稻的生长,是号称“小江南”的鱼米之乡。  1990年,李桂梅当选为村妇联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主
期刊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好的党支部,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政策。”这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如何建设好新农村时所讲的几句话。作为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生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使二龙庙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林州市城郊乡二龙庙村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畔,现有人口2300余人,党员72人,耕
期刊
息县,故称息州,淮河穿境而过,两岸沃野万顷,美丽而富饶。  息县,3000年的悠久历史,息夫人的美丽传说,八大景观的奇妙多姿,铸造了曾经的辉煌。刘邓大军从这里渡过淮河,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给息县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息县,人杰地灵,蜚声海内外的大师俞平伯、沈从文、冯至、胡绳、何其芳、吕树湘、孙治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等,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给息县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正阳县大林镇十门村的大部分农民,把种地看作是鸡肋,种吧,挣不了几个钱,如果风调雨顺,除了化肥、种子、农业税、提留款等,还能给庄稼人剩口饭吃;若是天公不作美的年景,农民连本钱都给搭了进去。可是让地撂荒了吧,又觉得可惜,最初有人把地租出去,一季庄稼下来,还能收个三五十块钱的租金。  迈过2000年的门槛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农资价格也步步高升。柴油价格高,机器耕
期刊
近年来,长葛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灵活自主的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创建“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为依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立足县域,面向“三农”,在严格控制经营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合理贷款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期刊
自2008年以来,柘城县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在王景忠局长的带领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6.42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72.9公斤,总产4.24亿公斤,较去年增长5.08%;秋粮平均亩产403.5公斤,总产2.18亿公斤,较去年增长15.1%。2008年该县先后荣获
期刊
东风送暖,杨柳吐青,正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好时节。采访车飞驰在方城县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车窗之外,一株株果树爆芽吐翠,在明媚阳光下呈现出蓬勃生机。“瞧,这就是绿仕香梨!”记者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就是方城县绿仕香梨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集绿仕香梨的研究、开发、推广、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  当记者在办公室外面与合作社理事长李书礼相遇时,他亲切坦诚,满脸祥和,平易近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交谈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