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明确要求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在详细研究了新课标教学精髓的基础上,尝试对当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七大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高中数学的教学事业尽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 数学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46-01
最新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从终生教育的理念出发,更加注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本,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课标发生如此的转变,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学规律的内在要求。
(1)转变观念。要全面转变部分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對教学重心的认识统一到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来,这是数学教学创新课的当务之急。广大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把知识数量的简单堆砌视作“双基”唯一内涵的狭隘理解。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给予更为科学的界定,赋予双基深具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从读新课标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解看出:激发培育孩子们求知欲、兴趣、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获取知识、搜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均该是“双基”内涵的应有之义。同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防止刻意淡化、无视“双基”重要性的错误倾向抬头,以免矫枉过正。
(2)角色转换。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换教学角色,强调以学生为本,改善师生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缔造和谐、融洽、开放、民主,“亲师信道”的良好氛围,从而享受数学、享受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理智与感情上的得到双重的愉悦与满足。坚守“教无定法,有教无类”的信念,努力为学生彰显个性,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尊重孩子的首创精神,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发挥创新潜能。注意施教方法,将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的贯注在到每堂教学课中,把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全面渗透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历史早已证明,真正拥有发现的眼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修养,影响孩子们的一生,而且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后进学生培养成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3)倡导合作。教师要努力发动学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研讨、辩论、协作等方式,构建和谐的学习、研究团队,让学生们相互激发思想的火花。在当今的社会,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重大发明,离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就寸步难行。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之间协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大力倡导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强调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都生置身其中,不盲动、不游离,在彼此交流、辩论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4)鼓励自学。在新课的教授之前,要提早对学生布置要求明确的预习任务,充分发挥预习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预习的习惯。这里的预习,不是形同虚设,徒有其表,要真正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落到实处。讲求预习针对性,通过预习使学生在新授课中找到“熟悉感”,鼓舞学习劲头,提升听课效果,节约授课时间,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创造可能。自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还会让他们受益终生。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次成功的预习远比任课教师耳提面命的效果好的多。
(5)情境创设。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旁征博引,巧妙转化,为抽象的数学内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具象的情境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还能通过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增进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情境的创设不能过于牵强,要选取那些有助于数学问题解决的实例,情境的选择也不宜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太疏离,要尽量选取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
(6)讲求互动。以往的数学课教学,教师常常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进行,这种生吞活剥的学习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中明确的提出要在高中课堂上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通过广泛深入的互动教学,老师能够及时的从学生的反馈中,迅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情,直接了解到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过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量与口头表达能力,逐渐消除对老师由来已久的那种无形的恐惧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良性的沟通模式,可以逐渐让那些一贯内向的学生慢慢地敞开心扉,使他们也敢于鼓足勇气去向老师发问,解开心中的疑窦。让同学和老师加深了对他们内心的了解。课堂是师生各领风骚的绝佳舞台,借助这一舞台,师生得以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互动的课堂上,老师是穿针引线的导演,学生成了绝对的“主角”。为了保证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实现做好详细的导学学案,精心的设计好课堂设问。要对互动过程中的学生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充足预案,确保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可操控性,严防跑题和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肯定远不止上述的这些,笔者碍于知识水平与资料占有的局限,难免挂一漏万。仓促之下草撰此文,只为抛砖引玉,以期吸引更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对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关注,以便共襄盛举,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谭金锋.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大学数学.2007,06:15-19.
[3] 刘娟.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科技信息.[J].2008,27:285.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 数学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46-01
最新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从终生教育的理念出发,更加注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本,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课标发生如此的转变,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学规律的内在要求。
(1)转变观念。要全面转变部分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對教学重心的认识统一到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来,这是数学教学创新课的当务之急。广大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把知识数量的简单堆砌视作“双基”唯一内涵的狭隘理解。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给予更为科学的界定,赋予双基深具时代特征的丰富内涵。从读新课标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解看出:激发培育孩子们求知欲、兴趣、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获取知识、搜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均该是“双基”内涵的应有之义。同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防止刻意淡化、无视“双基”重要性的错误倾向抬头,以免矫枉过正。
(2)角色转换。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转换教学角色,强调以学生为本,改善师生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缔造和谐、融洽、开放、民主,“亲师信道”的良好氛围,从而享受数学、享受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理智与感情上的得到双重的愉悦与满足。坚守“教无定法,有教无类”的信念,努力为学生彰显个性,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尊重孩子的首创精神,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动力,发挥创新潜能。注意施教方法,将创新的观念潜移默化的贯注在到每堂教学课中,把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全面渗透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历史早已证明,真正拥有发现的眼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修养,影响孩子们的一生,而且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将后进学生培养成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3)倡导合作。教师要努力发动学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研讨、辩论、协作等方式,构建和谐的学习、研究团队,让学生们相互激发思想的火花。在当今的社会,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重大发明,离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就寸步难行。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之间协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大力倡导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强调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都生置身其中,不盲动、不游离,在彼此交流、辩论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4)鼓励自学。在新课的教授之前,要提早对学生布置要求明确的预习任务,充分发挥预习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预习的习惯。这里的预习,不是形同虚设,徒有其表,要真正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落到实处。讲求预习针对性,通过预习使学生在新授课中找到“熟悉感”,鼓舞学习劲头,提升听课效果,节约授课时间,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创造可能。自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还会让他们受益终生。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次成功的预习远比任课教师耳提面命的效果好的多。
(5)情境创设。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旁征博引,巧妙转化,为抽象的数学内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具象的情境不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还能通过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增进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情境的创设不能过于牵强,要选取那些有助于数学问题解决的实例,情境的选择也不宜与学生熟知的生活太疏离,要尽量选取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
(6)讲求互动。以往的数学课教学,教师常常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进行,这种生吞活剥的学习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中明确的提出要在高中课堂上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通过广泛深入的互动教学,老师能够及时的从学生的反馈中,迅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情,直接了解到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过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量与口头表达能力,逐渐消除对老师由来已久的那种无形的恐惧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良性的沟通模式,可以逐渐让那些一贯内向的学生慢慢地敞开心扉,使他们也敢于鼓足勇气去向老师发问,解开心中的疑窦。让同学和老师加深了对他们内心的了解。课堂是师生各领风骚的绝佳舞台,借助这一舞台,师生得以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互动的课堂上,老师是穿针引线的导演,学生成了绝对的“主角”。为了保证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实现做好详细的导学学案,精心的设计好课堂设问。要对互动过程中的学生们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充足预案,确保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可操控性,严防跑题和纸上谈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肯定远不止上述的这些,笔者碍于知识水平与资料占有的局限,难免挂一漏万。仓促之下草撰此文,只为抛砖引玉,以期吸引更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对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关注,以便共襄盛举,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谭金锋.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大学数学.2007,06:15-19.
[3] 刘娟.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科技信息.[J].2008,2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