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如何设计初中数学的课堂练习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练习
  一、传统的课堂练习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题海战术代替精选练习题。
  一味强调技能、技巧,追求熟能生巧;练习题单调、机械、重复,而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苦不堪言,学生从而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同时使学生负担过重,显然与素质教育相背。
  2、“一刀切”代替分层的设计。
  面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采取“一刀切”方式设计练习题。这种设计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的练习题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这种练习题通常使学习好的学生养成机械的套用模式解题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求甚解,不善深究的毛病。而学习困难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许多题目束手无策,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
  3、呆板的练习题呈现代替多变性的设计。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练习题形式单调、呆板、索然无味,甚至一些练习题主要摘自课本的课后练习或市场上的练习类辅导书籍,照搬照抄、没有深入研究。练习题的设计缺乏教师的用心和设计感,很难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或反感。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练习设计遵循的原则
  1、注意趣味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等紧密联系。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欲望越强,学习动机则越强,学生学习效率也越高。因此,在数学课堂练习中,我们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初中学生好动的心理,设置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游戏、竞猜等娱乐环节,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体现开放性
  拓展性习题具有一定思考性,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模仿中走向创新, 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体现应用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作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主要源泉。设计数学练习题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从而热爱数学;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而会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注重针对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设计的习题要目标明确,注重针对性,有的放矢。做到重点内容反复练,难点内容要着重练,易错的地方要突出练,易混的地方对比练。这样的才能帮助学生领会知识、掌握知识。
  5、遵循阶梯性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设计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逐步提高。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综合性知识,应准确控制练习量,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应针对每一知识的层次要求,选择出适量的练习题给学生练,不搞题海战术。
  三、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策略
  1、注重课堂练习题目的筛选
  1)题型要丰富,具有代表性。
  例题、练习题、反馈题等,要选择具有时代明显、思维训练有效、方法灵活、典型且有代表性的题目。
  2)所选择的题目宜精不宜多,使学生题做得少,但收获很多。
  3)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有梯度。
  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习题,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练习题,力求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获。
  4)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
  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2、课堂练习形式要注重多样化
  1)针对性练习。
  这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增加的一种练习,便于攻其一点,逐步强化。每节课都有它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精选精炼,有效的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2)判断性练习。
  这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缺陷。查出学生认识过程中致错症结而设计的一种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3)匹配性练习。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用以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选擇一本难度适中的参考资料给学生,但不完全做,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做,题目不要选择太多,但是能够渗透整个教学的内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操作性练习。
  动手操作是符合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的。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
  5)说理性练习。
  说理练习主要用于应用题的思路训练中,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说明方程的意义;也常见于几何证明中的推理性说明。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互译,同时又培养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重视算理表达的好习惯,把数学思维与语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3、及时做好课堂练习的反馈和反思
  数学课堂上只有练习是不够的,还应给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即时反馈。曾有学者指出:“学习行为和反馈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行为和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学习就会越快发生”。同时通过反馈练习还能使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学习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在上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时,学生在领会解法后,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出几道有代表性学生易出错的几个题目做小考试。从学生所做的练习中,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及时反馈给学生,即时检查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减少了错误的反复发生。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则习惯于不知疲倦地做大量书面作业,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
期刊
摘 要 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
期刊
摘 要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 政治 教学 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期刊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强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研究性学习方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 要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兴趣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  关键词 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
期刊
北京大学某学生在给其上中学的弟弟写信时说过,语文学习你千万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老师讲的那些东西在实际生活中统统不管用……这封信的公开,令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员十分不解,我们累死累活的教难道就是为了落个“统统不管用”吗?带着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疑惑,我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实验。通过研究探索我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要从学生的状态和问题出发,要还给学生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放
期刊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探索验证,在经历中感悟和自主建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期刊
摘 要 英语教学着重在课堂的有限时间,英语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部分,课堂效率至关重要,而课堂导入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导入 方法  导入就像一部优秀的影片,要有一个夺目的开场,其目的在于能够把刚刚入场的观众迅速带入情景。而英语教学中精彩的导入,可以达到同等效果。导入是英语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时间不多,但
期刊
一堂好的数学课可以让学生终生难忘,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就会将学习数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疑难问题以及思考如何解决疑难问题,要想形成这种良性的教学成果就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这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始终是一个教师终生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就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总结多年的教学认识及有经验老师课堂特点谈
期刊
摘 要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旨在引趣,生疑,导题,引发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英语 课堂导入 技巧  在一节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旨在引趣,生疑,导题,引发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如下几种课堂导入技巧:  一、导入的涵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