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科研团队是当代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管理模式陈旧、组织结构僵化、团队目标异化、利益协调不畅等管理难题。破解上述管理难题,需要引入变革型领导理念,建立科研团队带头人体制;改革现有考评政策,建立“规律导向型”评价机制;实施柔性管理,增强科研团队管理弹性;鼓励知识共享,发展基于信任的团队文化。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科研团队 管理困境 制度环境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重要力量,是高校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行为主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个体科研人员受到专业和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科研上的重要突破。当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跨领域的课题越来越多,科研项目需要综合性更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之时,科研团队作业就越来越成为“大科学时代”科学研发展的趋势。科研团队建设水平如何,不仅取决于团队内部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有效管理。本文以高校科研团队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面临的管理困境,并对如何走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科研团队:概念与特征
  高校科研团队是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由高校科研工作者组成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组建的正式群体。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本质属性。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研团队的本质任务是从事科研创新。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从事科学研究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团队只有开展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才能成为高校履行科学研究功能的有效载体;第二,“科研”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根本任务。高校组建科研团队的目的就是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竞争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质量是决定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志;第三,“育才”是高校科研团队的重要目标。高校科研团队不是教学机构,一般不直接开展教学活动。但是,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团队提高了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高校科研团队往往会吸收部分学生参与,使学生直接接入科研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高校科研团队除了具备一般团队必备的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等构成要素外,还具有不同一般群体的特质。第一,在研究方向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高校科研团队主要研究为向是重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但是也有的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应用研究,还有比较个别的高校科研团队也进行产品开发研究,但是后两种团队的科研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的深入,不是高校科研团队的主流,所占的比例较小。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高校科研工作与市场结合日益紧密,高校科研团队工作的应用性在逐步增强;第二,在研究主体上,以高校教师为主。高校科研团队并不排斥科研机构或企业中科研人员的加入,但作为依托高校的科研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一般以高校教师为主,这些教师不仅从事科研工作,多数人也承担教学任务。在不同的研究环节,高校科研团队可能会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这也构成培养学生的一个环节;第三,成员关系上,以熟人为主。所谓熟人,是指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比较熟悉或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良好合作的能力和经历,他们或者本来就属于同一个领域并且已经使用共同的研究方法,或者彼此之间早已比较熟悉。因而能使高校团队尽快地对科研目标或共同方法等达成共识,使科研团队缩短了成员之间的磨合期,从而能迅速地出成果、创佳绩。
  二、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管理困境
  (一)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模式背离科研工作的内在规律。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制度,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最终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但是,“去行政化”并非易事,当前高校仍然普遍存在“泛行政化”问题,表现在科研团队管理上,就是采用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机制,仍没有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管理机制,例如在组织课题申请时,往往以行政管理导向为基础组织团队成员,影响了团队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科学研究不同于行政管理,科研要求不断尝试、创新,而行政管理则要求完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出现错误,科研取得突破是建立在一次次的失败基础之上,如果以行政管理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科研管理,可能使科研工作在高失败率的风险中裹足不前,规避了风险但也丧失了成功的可能性。
  (二)组织结构僵化:学科壁垒导致科研团队的封闭性和内卷化。
  学术交叉、学科融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要求科研工作要以知识的融合、学科的交叉为基础,通过多个领域技术会聚,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但是,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多在院、系或教研组基础上组建形成的,而高校组织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院系建制是按照专业化教学的需要划分为相对稳定的组织单位,这种划分无形之中形成了种种组织壁垒和封闭性,客观上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难度,阻碍了跨学科跨院系团队的建设,使得现有的高校研究团队局限于本专业、本院系之内,形成“学术近亲繁殖”和“内卷化”现象,导致创新能力的萎缩。而在已形成的跨学科团队中,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往往由于隶属不同的组织单位,普遍处在各自为战的游离状态,缺少了解及沟通,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存在一定困难,使科研团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
  (三)利益协调不畅:内部冲突加剧影响科研团队凝聚力。
  高校科研团队拥有共同目标,而共同目标是联系成员和团队利益的纽带,只有基于共同的教学或科研目标,团队成员才会认可彼此的优势,包容彼此的缺点,促发凝聚力。但是,高校科研团队往往存在内部冲突,特别是科研个体与科研团队之间的冲突,集中表现为: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体成就与团队绩效、个体人格与团队角色、个体意志与团队决策、个体竞争心理与团队和谐需要等。就成因而言,导致团队内部冲突的因素一般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成员的相互依赖性,对于科研团队来说,科研项目中的分工协作要求彼此之间必须合作、保持信息沟通和研究活动的相互调整,然而,当这些不能够达到相互满足时,冲突的发生就成为可能;二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科研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差异、认识差异、个人目标要求差异、角色差异,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意见分歧,最终很可能导致冲突发生;三是内在机制不完善促进了冲突的发生,由于科研资源的稀缺性、知识信息沟通不顺畅、内部奖励制度不恰当、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都容易产生科研团队的内部冲突。   三、突破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管理困境的主要路径
  (一)引入变革型领导理念,完善科研团队带头人制度。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创造力不仅受到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领导力,特别是团队带头人的领导力。有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革型领导者具有魅力领导、智力激发以及个别化关怀三个特征,通过心理授权、创造性工作氛围、内部动机、自我效能、目标共享、团队认同和集体效能感、组织承诺、人际信任、创新支持以及创新文化等途径影响团队的创新与创造力。高校创新团队可借鉴即“课题组长负责制”或“首席专家负责制”的运行模式,赋予团队负责人自由的研究活动空间与权利,并在赋予团队领导自主的内部经费调控权、考核权和分配权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带头人成为变革型领导,运用权力与情景等有利因素给团队成员以个性化关怀和激励,并通过设定高标准愿景和鼓舞、激励其他团队成员,促进团队不断创新。
  (二)改革现有考评政策,建立“规律导向型”评价机制。
  现有高校科研绩效考评政策过分注重成果第一完成人,形成了在科研资源分配中的先占者优势与垄断现象,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同时,多数高校考核周期过短,使得科研团队行为短期化严重,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对此,要改革现有考评体系,使其成为真正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充分调动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促进团队和谐有效运作的考评体系。高校要针对不同学科和行业,综合考虑从事专业、目标方向、科研水平、业内认可度、团结协作情况等方面,研究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科技创新团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索适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改变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探索国际同行评价,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三)实施柔性管理,增强科研团队管理弹性。
  高校科研团队自身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其与内部或外部的冲突超越某临界值时,可能会对团队带来骚动,这时需要团队领导者灵活运用柔性管理理论使这种不平衡向利于团队合作的新的平衡态过过渡。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多数从事复杂型、创造型脑力劳动;思维层次深,期望值高,工作压力大;人员受教育程度高,自尊心强,不愿多说困难,也不愿意多求助他人。这就需要在科研团队管理中,适应高校科研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能强和“自我实现”需求强烈的特点,改高重心、层层落地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形成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各组织关系网络化的新组织结构形态;二是鼓励建设性争论,开放性地处理高校科研团队中的冲突问题,避免小团体思维定势;三是针对不同的冲突可以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柔性”策略,对于冲突多的团队,以“化解”冲突为主,对于冲突少的团队,从打破抑制“差异性”规则,鼓励“个性化”意见做起;四是柔性管理的介入要以鼓励竞争,倡导建设性冲突,营造创新性工作氛围为主。
  (四)鼓励知识共享,发展基于信任的团队文化。
  设立科研团队的初衷是克服单个科研人员不可客服的局限性,通过协作攻关的方式集聚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实现知识共享。但由于害怕知识共享后得不到对等的回报,使得科研团队成员之间出现不信任,进而障碍知识交流与共享。对此,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科研团队成员不愿意分享知识的困扰;另一方面,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共享的团队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在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实践中,首先要尊重和重视人才,团队成员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和包容彼此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其次要培养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使得团队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目标尽心尽力;最后要提倡知识共享、合作互助的精神,团队成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才能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将每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在交叉融合中产生新思想、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导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辛琳琳.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行为模式研究.教育科学[J].2011.
  [4]汪翠翠.基于科研团队特征的高校科研激励模式探析.科教文汇[J].2010.
  [5]卜详云.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概念、特征及功能.科技管理研究[J].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为此,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本地区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特点,以岗位需求为依托明确专业定位,加强企业深度合作,提出了“能力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机械类专业中的长线与主体专业,主要培养
期刊
摘 要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与效果、效率、效益密不可分。本文就高校体育教育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总结分析其作用并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  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目标,侧重于科学理论为导向,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而且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有
期刊
摘 要 开展双语教学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提出的新方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学科,实施双语教学更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改进。  关键词 国际商务 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 专业课程  伴随着我国在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用性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所谓实用型人才需要能在听说读写方面熟练使用
期刊
摘 要 国内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中发展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分析了休闲体育与普通高校体育的关系,指出休闲体育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发展现状,最后对休闲体育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休闲体育 高校体育 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 因此,休闲体育已成为体育运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按照马克思的人类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更为了借助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各个领域,并对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科目中所起的作用做了一些阐述,充分证明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历史必然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和教改深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优化 创新 兴趣  为适应信息化的要
期刊
摘 要 电工电子实验室作为总要的教学基地,不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战场,更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前沿。进一步深化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和开发,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开放 电工电子实验室 研究  一、开放电工电子实验室的重要性  建立开放电工电子实验室,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侧重对学习目标进行规划和选择,使变被动学习真正变为主动学习,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
期刊
摘 要 体育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它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正因为体育课担负着如此重要的教学任务,因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堂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文章结合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实际,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待能够对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学生 体育课堂 策略 体育教学  体育课堂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对“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作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探索,并就“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提出了一些见解,主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广泛使用“学案导学法”,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建构主义 学案导学法 教学体验 有效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信息时代学生的信息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高中信息
期刊
摘 要 应该说新课改教育理念是在国家教育部不断对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下的产物。它是为了顺应当下教育体系而制定的新的教育理念。那么究竟何为“新课改”?“新课改”相对于旧的教育体系而言的。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培养,而是单纯的应试教育。在过去的教育理念里,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主要依据,而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里,学生分数不再是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更
期刊
摘 要 本文初步分析了越南语骂詈语的文化内涵。认为,越南语骂詈语凸显出越南民族对性的神秘心理和忌讳心理,折射出越南人浓厚的人性论思想和对人伦道德的强调与重视,反映了越南人的宗法观念以及越南人对死的禁忌观念。  关键词 越南语 骂詈语 文化内涵  骂詈语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中。骂詈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