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阿司匹林的10个新用途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在临床的应用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除了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外,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尚有以下新用途:
  
  1.降低脑卒中复发:研究人员选定两组患者,一组服用阿司匹林每次0.65克,日服2次,而另一组服用安慰剂。观察两年后,阿司匹林组85%未发病,而对照组仅58%未发病,阿司匹林组的死亡率、致残率较对照组低50%。另有报道,26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例用阿司匹林日服O.3克,两年后仅有2例发作,加大剂量至每日0.6克,则不再发作。而未用阿司匹林的11例,有9例发作。
  
  2.治疗脑血栓:有报道称,17例脑血栓患者,急性期日给阿司匹林2~3克,同时日服潘生丁50毫克,7~10日后逐渐减量,改为阿司匹林0.5克/日,潘生丁25毫克/日,结果17例脑血栓患者中有13例明显好转。两药联用能减少脑血栓的发病,而不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
  
  3.预防心肌梗死:心脏血管内的血小板凝集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而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集聚作用,因此可预防心肌梗死。来自美国的报告显示,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51%,再发率减少20%;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年心梗发生下降28%;中年人8000名,日服阿司匹林0.3~0.7克7年,无1人发生心肌梗死;阿司匹林与潘生丁合用治疗冠心病2000人,心脏病发作后的死亡率降低20%~30%。
  
  4.预防心瓣膜术后血栓:潘生丁能延长血小板寿命,但不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而不延长血小板生存,两者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可减少血小板在瓣膜上的沉积。有临床观察显示,1组148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每次0.5克,日2次+抗凝剂,另一组安慰剂+抗凝剂。观察2年后,阿司匹林组仅2例发生血栓,而对照组12例中有10例发生血栓。
  
  5.预防静脉血栓:阿司匹林0.6克,日服2次,有预防手术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作用。每日服160毫克阿司匹林能防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分流血管的血栓形成,是经济有效的抗凝方法。
  
  6.治疗痛经:痛经的形成原因可能与前列腺素浓度升高引起子宫肌肉痉挛有关,而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有治疗痛经的作用。
  
  7.防治糖尿病眼底病变: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防止眼底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避免出血。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75~100毫克。
  
  8.预防老年痴呆:北京地区65岁以上老年期痴呆的发生率为7%。美国已达400万。美国一项对5000名65岁以上居民用阿司匹林日60~100毫克,长达5年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老年性痴呆的发展有很好的保护效果。这可能是与其抗炎或者防止小血管血栓形成有关,改善智能损害,从而延缓症状发展。
  
  9.可能具有降糖作用: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的专家最新发现,阿司匹林有降糖作用,尤其对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有效,因其发病与环氧化物酶导致的炎症有关,而阿司匹林具有独特的对抗环氧化物酶的抗炎作用。动物实验证明,阿司匹林确有逆转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胰岛素、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
  
  10.防癌作用:据美国防癌杂志报道,对服用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发现前者胰腺癌发病下降43%,卵巢癌和前列腺癌发病各下降50%。另外阿司匹林对结肠癌、食道癌也有预防作用。
  
  (编辑/唐袁媛)
其他文献
夏季保健有一定的特殊性,糖尿病病友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具体细节,坚持规律用药,调整好起居饮食。这对保持血糖和病情的稳定。确保患者平安度夏大有帮助。    1.规律用药莫放松     由于夏季人们食欲欠佳、进食量少,户外活动增加、运动消耗增大,再加上夏天人体内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患者的血糖水平往往较其他季节偏低。尽管如此,患者在夏天仍需坚持规律用药,切
期刊
病例    王刚(化名)58岁,到某医院就诊,确诊2型糖尿病。  医师开优降糖(格列本脲)服用。患者每天饭后服优降糖1片(2.5毫克),一天突发大汗淋漓,心慌手抖,几乎昏倒。病友告诉他,这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当他赶到医院检查时,血糖却高达12.5mmol/L,张先生不认为这是低血糖反应,仍按原剂量服用。隔几天,当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时,病友当即用自己的血糖仪为王先生检测血糖,血糖却低达2.1mmol/L
期刊
在损害全球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中,脑卒中、心脏卒中排名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脑卒中首次超过肿瘤。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政府及医学专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视日益增加。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心脑血管病变的三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作用明确,可有效预防各种心脑血管事件。但也并非人人均可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如何合理、规范地使用阿司匹林呢?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规范使用    ①药物剂量:目前认为,针对我国适应
期刊
王强(化名),患2型糖尿病10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入院就诊时发现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在医生的建议下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但低血糖频繁地发生,尤其是夜间。难受时自测血糖低于3.0mmol/L,餐后血糖也控制不佳。最后医生建议他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甘精胰岛素治疗,即在原来口服药基础上增加每日注射甘精胰岛素16单位,患者应用后低血糖症状明显改善,空腹及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糖
期刊
高虹(化名),退休教师,67岁,患糖尿病15年。3年前,因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采用诺和灵30R,一日两次注射,血糖控制尚可。但因诺和灵30R必须在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使注射胰岛素成了一个“心病”,同时也造成血糖较大波动。一年前改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于早晚餐时皮下注射,由于可以在餐时或进餐后立即注射,高女士感到方便多了,同时血糖控制
期刊
胰岛素制剂有很多种类,根据胰岛素作用起效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可以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超长效5种。    1.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万邦林R和甘舒霖R)都是短效的。    2.中效胰岛素:又称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英文缩写为NPH,是白色的混悬液。内含鱼精蛋白、短效胰岛素与锌离子,其中鱼精蛋白与胰岛素比例为1:1。
期刊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我国约28%~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加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出现和发展,并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两者是一种“致命”的联合。    糖尿病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一般人群血压≥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而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毫米汞柱即为血压升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如果收缩压在13
期刊
1996年对刘先生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有两件事情注定将永远改变他的生活。第一件是他再婚了,新娘比他小10岁,又漂亮又可爱;第二件事,他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虽然当时他没有当回事,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件“小事”却是之后命运改变的起源。  当他从轮椅上转过身来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他蓬勃的朝气,那一脸的笑容甚至可以用阳光来形容。医生介绍我们认识后就走了。他马上主动招呼我坐下,左手扎着针管还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眼部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黄斑病变则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上形成,但又相对独立的一种病变。糖尿病患者对视网膜病变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黄斑病变。事实上,后者给视力带来的危害更加直接,更加凶险,希望广大病友重视这种病变。    什么是黄斑?    眼球本身是一个光学系统。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等),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眼部感受光影与色彩的组织
期刊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多尿,有的患者因严重的夜尿增多而干扰睡眠。原因是当患者血糖升高时,尿中的葡萄糖增多使尿渗透压升高,继而影响了水的重吸收,最终导致小便次数和尿量的增加,这在医学上称为“渗透性多尿”。一般情况下,血糖控制后尿频症状往往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也发现,有不少患者的血糖控制得不错,但尿频的症状却没有减轻,这是什么原因呢?    1.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DCP)    DC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