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在市中心一幢板式结构高层建筑的18层,居室和厅朝南,北面是条长走廊,临街,大玻璃窗可看风景。于是,茶余饭后经常居高临下欣赏楼前风景,倒也看到不少精彩。
刚搬来时,远眺可看到人民广场上的市政府大厦、大剧院和规划展示厅;往东能看到东方明珠和金贸大厦;往西能看到南北高架上蠕动的汽车。遇到放焰火的日子,天宇五彩缤粉,更是赏心悦目。十年过去了,现在是什么也看不到了,从东到西都被不断涌现的高层建筑挡住,看来看去都是钢筋水泥构成的“森林”。
上面风景看不到了,只好往下看,居然也看出点意思。
街对面是一排以餐饮、房产中介和证券营业厅为主的店面,如果以两条横马路为界,东西两头原来都是“王中王”饮食店,生意一直不错。后来,东头的“王中王”生意差了,审时度势关门开了家美发厅,西头的“王中王”至今还在,生意红火。
由东依次过来是五六家房产中介和一家“百姓装潢”门市部,门面很少艺术性,不是蓝底白字就是红底白字,房产中介很神气过一阵子,低迷时则门可罗雀,有的就关门大吉。如今房势又大好,但也就剩下三家,其余门面已换成老牌的杏花楼分店、买爱森肉的爱森优先和一家出售针织品的针织真丝。
相邻原来是家“杰杰食坊”,开张近三年,—直没有变化,生意稳定,倒是它边上后盖的偏屋变化多多,先是开了个巴西烤肉店,还是足球球迷活动场所,据说祁宏等球星也曾来过。只是人们现在不大敢多吃肉,烤肉店生意自然也难做,经过重新装修,又开了家火锅店,食客好像仍然不多。后来,“杰杰食坊”,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围了起来,等拆去脚手架已成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欧式建筑,嵌在门橱上的招牌更让人瞠目结舌,居然是“阿波罗男子医院”,再一想,又不得不佩服投资者的眼光,因为名闻遐迩专看女子不育症的“红房子医院”就在附近,这男子医院借光配套,生意肯定不错。
再往西原来是家旅游公司,没有贴过花花绿绿的海报,像个很文气的机关,如今已被一家“可的便利店”取代。它隔壁是一度人气最旺的申银万国证券营业厅,有四开间门面,大概是钱赚多了,为显示气派,在门前人行道上安放了两只很大的石狮子,弄得有点不伦不类。尔后,股市长久低迷,人心焕散,连石狮子看上去也有点垂头丧气。申银万国证券为压缩成本,租出了四分之三门面,石狮子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今年以来,少掉了四分之三门面的审银万国证券显得非常局促,而那四分之三门面已先后开出了一家鳄鱼专卖店和一家丽婴房,风头很健,但人头总还是不及申银万国。
申银万国证券往西是两家单开间的豆制品店和面包店,装潢得很简陋,长期没见变动,可见生存得还可以,前不久也变了,开出一家金矿咖啡烘培坊,据说是台湾名牌,卖的还是面包蛋糕之类,价钱贵点,还有几只咖啡座而已。它们的隔壁是折腾最多的一家饮食店,开始时是家普通餐馆,后来改成“顿鸡馆”,也许是附近餐馆多,食客选择余地大,生意一直清淡。后来大兴土木,重新装修,变成了“新食间”,名字很时尚,可内容却不妙,价高花色少,问津者寥寥。无奈之下,只能把临街店面隔出一部分,租给“比巴馒头”和“桂林米粉”,居然生意兴隆,尤其是“比巴馒头”,门前经常有人排队,原因很简单,隔壁“王中王”馒头要1元一只,“比巴”只要8角一只,每只可省2角钱,何乐而不为?所以上班族和附近居民都来光顾“此巴”是自然而然的事,“王中王”输给“比巴”也无话可说。其实众多食客吃了亏还不知道,据知情者告知,全上海“比巴馒头”都是6角一只,只有“巴比馒头”才卖8角一只,看来这里是把“比巴馒头”当“巴比馒头”卖了,每只馒头多赚2角钱,一天、一月、一年是多少?难怪笑意始终挂在这几个外地小青年脸上。后来又“变脸”,成了“土渣烧饼”的连锁店,生意依然兴隆,可见经营有道。然而,好景不长,终于又到了换主的时候,再掀开面纱变成了两家很时尚的饮食店,一家是永和大王,一家叫酷味乐,前者价略高,后者是排挡式的,都很大众化,估计能生存一段较长的时间。
有点同病相怜的是街角的那家“川香火锅城”,本来生意还可以,不料马路对面开出一家“小肥羊国际火锅连锁店”,唱起了对台戏,客人立马分流,而且越分越多,“小肥羊”门口每天停满轿车,后来者要排队拿牌子,下雨天都有人撑了伞坐在长凳上等,兴旺得有点莫名其妙。“川香”当然也不敢示弱,门前也出现撑伞排队的“壮观”场面,真真假假谁也弄不清。最终“川香”还是败下阵来,只能改换门庭,脱胎变成了一家茶餐厅,可生意依然不妙。不久前又彻底转型,开出一家冠中画廊,给这条街添上了一点斯文气。谁知开张没几天,就闹出很不斯文的一幕,两位新老画家,话不投机,竟然拳脚相加,在画廊演出全武行,令斯文扫地。不知是开了这个坏头还是什么道理,画廊始终一蹶不振,只能逐步缩小,让出地盘,出租开店,现在画廊已彻底消失,变成了四家不同的店铺,依次是福宁家纺、京世造型、钜昌典当和仙妮蕾德,前三家看了名字就能猜出是干什么营生的,最后那家仙妮蕾德就费猜疑了,告诉你,是卖保健品的。
也许,这样的楼前风景在日新月异的大上海真不算什么,如果留意一下,很多朋友的楼前,变化可能更大。但是,这些有声或无声的变化,似乎可以提供我们很多思考:市场经济的残酷、经营之道的驾驭……哲人说,一滴水可见太阳,一条街面的变化是否也能看出点什么?是否也能感受到时代律动的脉搏?
刚搬来时,远眺可看到人民广场上的市政府大厦、大剧院和规划展示厅;往东能看到东方明珠和金贸大厦;往西能看到南北高架上蠕动的汽车。遇到放焰火的日子,天宇五彩缤粉,更是赏心悦目。十年过去了,现在是什么也看不到了,从东到西都被不断涌现的高层建筑挡住,看来看去都是钢筋水泥构成的“森林”。
上面风景看不到了,只好往下看,居然也看出点意思。
街对面是一排以餐饮、房产中介和证券营业厅为主的店面,如果以两条横马路为界,东西两头原来都是“王中王”饮食店,生意一直不错。后来,东头的“王中王”生意差了,审时度势关门开了家美发厅,西头的“王中王”至今还在,生意红火。
由东依次过来是五六家房产中介和一家“百姓装潢”门市部,门面很少艺术性,不是蓝底白字就是红底白字,房产中介很神气过一阵子,低迷时则门可罗雀,有的就关门大吉。如今房势又大好,但也就剩下三家,其余门面已换成老牌的杏花楼分店、买爱森肉的爱森优先和一家出售针织品的针织真丝。
相邻原来是家“杰杰食坊”,开张近三年,—直没有变化,生意稳定,倒是它边上后盖的偏屋变化多多,先是开了个巴西烤肉店,还是足球球迷活动场所,据说祁宏等球星也曾来过。只是人们现在不大敢多吃肉,烤肉店生意自然也难做,经过重新装修,又开了家火锅店,食客好像仍然不多。后来,“杰杰食坊”,被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围了起来,等拆去脚手架已成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欧式建筑,嵌在门橱上的招牌更让人瞠目结舌,居然是“阿波罗男子医院”,再一想,又不得不佩服投资者的眼光,因为名闻遐迩专看女子不育症的“红房子医院”就在附近,这男子医院借光配套,生意肯定不错。
再往西原来是家旅游公司,没有贴过花花绿绿的海报,像个很文气的机关,如今已被一家“可的便利店”取代。它隔壁是一度人气最旺的申银万国证券营业厅,有四开间门面,大概是钱赚多了,为显示气派,在门前人行道上安放了两只很大的石狮子,弄得有点不伦不类。尔后,股市长久低迷,人心焕散,连石狮子看上去也有点垂头丧气。申银万国证券为压缩成本,租出了四分之三门面,石狮子也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今年以来,少掉了四分之三门面的审银万国证券显得非常局促,而那四分之三门面已先后开出了一家鳄鱼专卖店和一家丽婴房,风头很健,但人头总还是不及申银万国。
申银万国证券往西是两家单开间的豆制品店和面包店,装潢得很简陋,长期没见变动,可见生存得还可以,前不久也变了,开出一家金矿咖啡烘培坊,据说是台湾名牌,卖的还是面包蛋糕之类,价钱贵点,还有几只咖啡座而已。它们的隔壁是折腾最多的一家饮食店,开始时是家普通餐馆,后来改成“顿鸡馆”,也许是附近餐馆多,食客选择余地大,生意一直清淡。后来大兴土木,重新装修,变成了“新食间”,名字很时尚,可内容却不妙,价高花色少,问津者寥寥。无奈之下,只能把临街店面隔出一部分,租给“比巴馒头”和“桂林米粉”,居然生意兴隆,尤其是“比巴馒头”,门前经常有人排队,原因很简单,隔壁“王中王”馒头要1元一只,“比巴”只要8角一只,每只可省2角钱,何乐而不为?所以上班族和附近居民都来光顾“此巴”是自然而然的事,“王中王”输给“比巴”也无话可说。其实众多食客吃了亏还不知道,据知情者告知,全上海“比巴馒头”都是6角一只,只有“巴比馒头”才卖8角一只,看来这里是把“比巴馒头”当“巴比馒头”卖了,每只馒头多赚2角钱,一天、一月、一年是多少?难怪笑意始终挂在这几个外地小青年脸上。后来又“变脸”,成了“土渣烧饼”的连锁店,生意依然兴隆,可见经营有道。然而,好景不长,终于又到了换主的时候,再掀开面纱变成了两家很时尚的饮食店,一家是永和大王,一家叫酷味乐,前者价略高,后者是排挡式的,都很大众化,估计能生存一段较长的时间。
有点同病相怜的是街角的那家“川香火锅城”,本来生意还可以,不料马路对面开出一家“小肥羊国际火锅连锁店”,唱起了对台戏,客人立马分流,而且越分越多,“小肥羊”门口每天停满轿车,后来者要排队拿牌子,下雨天都有人撑了伞坐在长凳上等,兴旺得有点莫名其妙。“川香”当然也不敢示弱,门前也出现撑伞排队的“壮观”场面,真真假假谁也弄不清。最终“川香”还是败下阵来,只能改换门庭,脱胎变成了一家茶餐厅,可生意依然不妙。不久前又彻底转型,开出一家冠中画廊,给这条街添上了一点斯文气。谁知开张没几天,就闹出很不斯文的一幕,两位新老画家,话不投机,竟然拳脚相加,在画廊演出全武行,令斯文扫地。不知是开了这个坏头还是什么道理,画廊始终一蹶不振,只能逐步缩小,让出地盘,出租开店,现在画廊已彻底消失,变成了四家不同的店铺,依次是福宁家纺、京世造型、钜昌典当和仙妮蕾德,前三家看了名字就能猜出是干什么营生的,最后那家仙妮蕾德就费猜疑了,告诉你,是卖保健品的。
也许,这样的楼前风景在日新月异的大上海真不算什么,如果留意一下,很多朋友的楼前,变化可能更大。但是,这些有声或无声的变化,似乎可以提供我们很多思考:市场经济的残酷、经营之道的驾驭……哲人说,一滴水可见太阳,一条街面的变化是否也能看出点什么?是否也能感受到时代律动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