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方针政策的不断注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腾飞,国家整体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各行各业装备技术亟需升级换代,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习主席曾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中国经济要想由中国制造实现到中国智造质的改变,急需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职业教育作为技能操作人才培养的半边天,在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尤其是国家《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提出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及瓶颈破解问题日益被提上日程。在这之中,中专、普通高中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三者间的课程衔接及知识互通就变得格外重要。
目前,普通高中、中专与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与知识互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专课程内容与高职存在重复、断层现象
本处所指中专包括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自开设后,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中等专业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中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中专内容与对应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知识理论上应是承接、递进关系。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以广播影视专业为例,招收的中专学生在中专时期已先后学习过PS、AE、PR等软件,升入高职第一年后学校出于全面统筹的考虑,也会开设这三门专业课,因此课程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先期调查采访过一批学生,和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相比,他们总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眼高手低,升入大二后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下滑趋势。
第二种,课程内容断层现象:中专与高职课程内容衔接不畅,部分学生中专所学习的知识在高职教育中不一定能够衔接学习,出现断层。这种情况下,中职生毕业后升入高职院校,先前所学的知识通常会被搁置,然后重新学习新的内容,由于存在后摄抑制(在记忆过程中,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识记和回忆的干扰作用)的缘故,中专所学知识慢慢被遗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中专课程实用性不强
中专学生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入到中专院校学习,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中专学生本人及家长都有进一步升级进修计划,除去家庭很困难的,很少有中专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因此,受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家长需求等多方面限制,中专学校在开设课程时会综合考虑,制定的课程体系内容略显简单,学生所学知识及操作案例也基本只适用于简单的应用场景。待学生真正工作或升入高职院校后,同样的软件,应用场景稍显复杂,学生便感吃力,因此中专课程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
另外,在与高职课程的衔接上,由于中专教育毕竟是一种职业教育,会侧重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而淡化甚至忽视学生文化课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文化课始终维持在初中水平。而高职院校的文化课选择一般以高中教育为基准,因此中专学生在学习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的时候因为缺乏先期的学习基础,会感觉学习吃力。
三、普通高中教育模式相对比较独立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但出于高考的升学压力,各学校免不了在人力、时间、资源等分配上对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等文化课有所侧重,即使是体育、美术、音乐等特长生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高中三年内遵循了学生发展学习的过程,满足了学生的升学需求,但缺乏和后续高职课程的有效过渡与衔接,以至于部分高中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由于零基础,一切需要从头来学,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当身边出现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同伴时,这种学习压力会显得更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受挫。
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关于中专、普通高中与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与知识互通解决方案的几点拙见:
一、中专学校方面
(一)建立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中专学生的技能操作需求情况和高职院校开设课程体系情况,理清不同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多需求背景下的教育方针、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教学。
(二)加强中高职院校间的交流沟通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专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及时高效的密切联系,这种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于学生的发展相当不利。因此,中高职院校之间应破除壁垒,加强沟通联系。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组织中专教师到高职院校学习培训,高职院校到中专学校开设培训讲座,高职院校在中专院校、高中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举行联谊会、友谊比赛、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加强双方间的交流沟通。
(三)提高衔接课程的实用性
结合学生学习基础情况、中高职院校间合作交流情况、企事业单位实际调研情况等,通过对衔接课程的深入剖析与改革,提升衔接课程的实用性,切实实现不同学段课程间的承接、递进。
(四)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提出过教育目标的系统分类理论。他将人的认知水平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层次。人的认知水平都有一个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学生亦是如此。文化基础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总体认知水平的提升。因此,中专学校在抓好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抓好学生文化基础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普通高中院校方面
结合不同学生学生实际,对走学术方向和应用方向的学生区分对待,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内容侧重点。对于走应用方向的学生,加强同高职院校的沟通,了解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提前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
三、高职院校方面
(一)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
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操作案例等)的选择上,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加强同中专院校、普通高中的交流联系,提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储备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不断动态调整丰富。
(二)加强校企合作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无论是中专院校升上来的学生还是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高职院校都应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己任,一视同仁,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能力换取学生的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以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反过来强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训体系,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被社会所认可,才能真正的助力国家经济腾飞。
总之,中专院校、普通高中作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地,其先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知識基础及技能储备是相当重要的;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的最终供应单位,其对人才的进一步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三者间要通过开展衔接课程内容及知识互通机制研究,加强交流沟通,助力大国工匠培养方案落地。
目前,普通高中、中专与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与知识互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专课程内容与高职存在重复、断层现象
本处所指中专包括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自开设后,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中等专业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中等专业知识,同时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中专内容与对应专业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知识理论上应是承接、递进关系。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以广播影视专业为例,招收的中专学生在中专时期已先后学习过PS、AE、PR等软件,升入高职第一年后学校出于全面统筹的考虑,也会开设这三门专业课,因此课程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先期调查采访过一批学生,和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相比,他们总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眼高手低,升入大二后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下滑趋势。
第二种,课程内容断层现象:中专与高职课程内容衔接不畅,部分学生中专所学习的知识在高职教育中不一定能够衔接学习,出现断层。这种情况下,中职生毕业后升入高职院校,先前所学的知识通常会被搁置,然后重新学习新的内容,由于存在后摄抑制(在记忆过程中,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识记和回忆的干扰作用)的缘故,中专所学知识慢慢被遗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中专课程实用性不强
中专学生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入到中专院校学习,年龄一般在14-16岁之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中专学生本人及家长都有进一步升级进修计划,除去家庭很困难的,很少有中专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因此,受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家长需求等多方面限制,中专学校在开设课程时会综合考虑,制定的课程体系内容略显简单,学生所学知识及操作案例也基本只适用于简单的应用场景。待学生真正工作或升入高职院校后,同样的软件,应用场景稍显复杂,学生便感吃力,因此中专课程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
另外,在与高职课程的衔接上,由于中专教育毕竟是一种职业教育,会侧重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而淡化甚至忽视学生文化课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文化课始终维持在初中水平。而高职院校的文化课选择一般以高中教育为基准,因此中专学生在学习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的时候因为缺乏先期的学习基础,会感觉学习吃力。
三、普通高中教育模式相对比较独立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但出于高考的升学压力,各学校免不了在人力、时间、资源等分配上对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等文化课有所侧重,即使是体育、美术、音乐等特长生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高中三年内遵循了学生发展学习的过程,满足了学生的升学需求,但缺乏和后续高职课程的有效过渡与衔接,以至于部分高中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由于零基础,一切需要从头来学,学习压力很大,尤其是当身边出现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同伴时,这种学习压力会显得更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受挫。
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关于中专、普通高中与高职院校课程衔接与知识互通解决方案的几点拙见:
一、中专学校方面
(一)建立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中专学生的技能操作需求情况和高职院校开设课程体系情况,理清不同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多需求背景下的教育方针、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教学。
(二)加强中高职院校间的交流沟通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专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及时高效的密切联系,这种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于学生的发展相当不利。因此,中高职院校之间应破除壁垒,加强沟通联系。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开展组织中专教师到高职院校学习培训,高职院校到中专学校开设培训讲座,高职院校在中专院校、高中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举行联谊会、友谊比赛、产学研合作等活动加强双方间的交流沟通。
(三)提高衔接课程的实用性
结合学生学习基础情况、中高职院校间合作交流情况、企事业单位实际调研情况等,通过对衔接课程的深入剖析与改革,提升衔接课程的实用性,切实实现不同学段课程间的承接、递进。
(四)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提出过教育目标的系统分类理论。他将人的认知水平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层次。人的认知水平都有一个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学生亦是如此。文化基础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总体认知水平的提升。因此,中专学校在抓好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要抓好学生文化基础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普通高中院校方面
结合不同学生学生实际,对走学术方向和应用方向的学生区分对待,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内容侧重点。对于走应用方向的学生,加强同高职院校的沟通,了解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提前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
三、高职院校方面
(一)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
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操作案例等)的选择上,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加强同中专院校、普通高中的交流联系,提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储备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不断动态调整丰富。
(二)加强校企合作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无论是中专院校升上来的学生还是普通高中升上来的学生,高职院校都应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己任,一视同仁,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能力换取学生的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以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反过来强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实训体系,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被社会所认可,才能真正的助力国家经济腾飞。
总之,中专院校、普通高中作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地,其先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知識基础及技能储备是相当重要的;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的最终供应单位,其对人才的进一步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三者间要通过开展衔接课程内容及知识互通机制研究,加强交流沟通,助力大国工匠培养方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