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英、美、日等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并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其对我国的两点启示:一是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侧重发展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定位; 核心版权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价值约为2.7兆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1%。②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许多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却逆市而上。2008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约4.6%,GDP增长同比回落1.6%,但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游戏,三季度出口比二季度增长21%。
由于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迎接新挑战的战略部署。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③,尚未形成系统的战略规划。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拟研究英、美、日等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国家的产业战略,以期为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依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一是其发展以创意而非能源为核心,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产业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度。二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生产成本的有限性与销售收入的无限性。
二、英美日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一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较早的国家已经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英国是以官方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英国工党竞选人布莱尔当选首相后,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任小组主席。这个工作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提交研究报告,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
英国创意产业战略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政府推动,政策支持,重点突出,注重宣传。第一,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工业路经文件》要求政府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给与重点政策支持。“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第二,政府逐步推动创意工业的财务支持系统,包括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财务论坛等。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给与税收优惠。注重人才培养。第三,突出战略核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3年2月,伦敦市长提出伦敦市文化战略的目标是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第四,对外注重宣传“创意英国”形象。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重于艺术和传媒。第一,就艺术方面:伦敦是英国的创意产业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艺术中心。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邦德街一带是世界上艺术品拍卖行和销售商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索思和克里斯蒂拍卖行。商业画廊及其相关行业形成市场网络。伦敦西区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是伦敦的文化娱乐中心,也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音乐产业是英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全球6大音乐制作公司④,英国就有2个。英国的利物浦大学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音乐产业课程。就出口而言,英国音乐产业的地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英国是欧洲第四大音像载体销售市场。第二传媒方面:英国传媒产业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享有国际声誉,BBC广播电台拥有全球性的覆盖面。
(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国,但是至今没有正式的官方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对其一系列相关措施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基本战略是对内“无为而治”(non-activity,non-regulation),对外推行扩张。
美国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无为而治”的实质是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护。第一,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崇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产业经营模式。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例如,美国文化艺术团体的主要资助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 第二,法律保护方面: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指出: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此后,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明文规定对非赢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从1934年颁布的《通讯法》到1996年的《电信法》的一系列修改使得对商业广播电视的限制逐步放宽。1965年美国通过《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此外美国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这为美国创意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范围最广、最详尽的法律保障系统。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外推行扩张战略。政府充分利用其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对外贸易。美国于199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为版权提供双边贸易保护。此外,美国积极借助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机会,最终形成了TRIPS协议。中国加入WTO中美双边谈判中,美国坚决要求中国开放文化市场,要求中国允许设立外资企业从事视听产品的制作和发行,并要求中国取消进口配额限制。
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电影产业、广播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动画产业与出版产业等版权领域全面开花。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⑤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好莱坞影视产品的出口创收占据美国出口业的第二位。
(三)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日本是亚洲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最早的国家。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日本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喊出“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存亡”口号。
日本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三大类:内容制造产业、休闲产业和时尚产业。且将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日本的重点战略。为鼓励该产业发展日本政府给与一系列优惠措施。第一,支持业界的近代化及合理化。其核心内容鼓励多种经营方式,以增强竞争。第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多种途径的资金投入。第三,对于数字内容产业的制作及投资给予税收优惠。第四,强化人才培育。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对企划制作人等人才的培育。第五,支持并加强普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这表现在:支持以计算机视觉设计(CG ComputerGraphic)技术为首的先端影像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发;促进电影制作、流通,及上演等过程之数字化;支持宽屏幕技术之研究开发;支持数字内容流通技术的研究开发。
资料来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领导决策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国政务信息网:www.ccgov.org.cn,原载科技信息参考2005SSTII研究报告
纵观上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有两点可供借鉴:第一,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美、英、日政府皆对创意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第二,注重区域分工和打造品牌。如美国是版权交易,英国则注重艺术和传媒,日本定位于数字内容产业。
三、英美日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基础方面:(1)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确定要促进和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2)在全国范围来看,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⑥。(3)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贸易中,我国的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电子游戏业的出口占到中国视听媒体产品类出口的99%,年均增长38.6%,占世界市场28.2%。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1)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完善。(2)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为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借鉴英美日等国的经验。
(一)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社会实体的倡导和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探索,允许张扬个性,促成世人尊重创新、期盼创新的理念。在这里尤其要做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08年10月22日创意经济与设计振兴暨ICEDD2008展示设计艺术国际大赛在京召开。大赛名誉主席,被誉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的创意经济一定要从产权突破,加强产权制度的建设。为此,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涉及多机构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知识产权的事务性工作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转让;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此外,多层次的司法诉讼体系、行政程序和仲裁制度保护知识产权。
2.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一是加大创意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政府可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金,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构提供资金。例如,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在未来的3年之内对音乐学校投资3.32亿英镑。同时,着重创造多种条件以支持和鼓励年轻人从事创意方面的事业。二是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大投入。例如,成立于1946年的英国艺术委员会2003-2006年的年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项目。1997-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注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因此受惠。此外,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三是注重人才培训,树立“终身培训第一”的理念。可以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培育和发展有资质的培训机,保证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急需掌握本领的需求。此外,可以借鉴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将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作为产业发展侧重点
电子游戏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等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此外,近几年视觉艺术方面,例如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的抗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此,我们应促进和加强这一优势。这可以借鉴上述日本给与数字内容产业相关战略措施。
注释:
①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8SJD7900020阶段性成果之一。
②约翰•霍金斯著 《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第1版 P129页
③2006年被称之为我国的“创意元年”。
④加拿大宝丽金(POLYGRAM)、日本的索尼(SONY)、英国的百代(EMI)和维珍(VIRGIN)、美国的华纳(WARNER)和贝特斯曼(BMG)。
⑤美国核心类的版权产业,其特征是创造有版权的作品或者受版权保护的物质产品,主要指对象有版权的作品的再创作、复制、生产和传播,如报刊、书籍出版业、电台和电视台广播业、录音节目制作及影视磁带出版业、电影制作、戏剧创作演出、广告业,还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等信息产业。
⑥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等行业发展;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广州、深圳是我国创意产业基地的聚集区,广告、影视、印刷、动漫、等行业走在国内前列,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昆明、丽江、三亚,在影视、服装等行业比较有特色;川陕创意产业集群的重庆、成都、西安的创意产业主要是网络动漫游戏产业等;中部创意产业集群以湖南长沙为代表,其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2)
[2]王丽明,王双: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未来与发展》2005(6)
[3]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电影艺术》2006(3)
[4]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5]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6(6)
[7]汤莉萍、殷瑜、殷俊编著《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作者通讯地址: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14; 江苏省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战略定位; 核心版权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价值约为2.7兆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1%。②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许多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却逆市而上。2008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约4.6%,GDP增长同比回落1.6%,但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网络游戏,三季度出口比二季度增长21%。
由于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迎接新挑战的战略部署。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③,尚未形成系统的战略规划。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拟研究英、美、日等文化创意产业较发达国家的产业战略,以期为我国该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依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一是其发展以创意而非能源为核心,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产业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度。二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生产成本的有限性与销售收入的无限性。
二、英美日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一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较早的国家已经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英国是以官方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英国工党竞选人布莱尔当选首相后,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任小组主席。这个工作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别提交研究报告,提出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
英国创意产业战略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政府推动,政策支持,重点突出,注重宣传。第一,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工业路经文件》要求政府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给与重点政策支持。“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出口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第二,政府逐步推动创意工业的财务支持系统,包括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财务论坛等。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给与税收优惠。注重人才培养。第三,突出战略核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3年2月,伦敦市长提出伦敦市文化战略的目标是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第四,对外注重宣传“创意英国”形象。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重于艺术和传媒。第一,就艺术方面:伦敦是英国的创意产业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艺术中心。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邦德街一带是世界上艺术品拍卖行和销售商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索思和克里斯蒂拍卖行。商业画廊及其相关行业形成市场网络。伦敦西区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是伦敦的文化娱乐中心,也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音乐产业是英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全球6大音乐制作公司④,英国就有2个。英国的利物浦大学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音乐产业课程。就出口而言,英国音乐产业的地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英国是欧洲第四大音像载体销售市场。第二传媒方面:英国传媒产业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享有国际声誉,BBC广播电台拥有全球性的覆盖面。
(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国,但是至今没有正式的官方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对其一系列相关措施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基本战略是对内“无为而治”(non-activity,non-regulation),对外推行扩张。
美国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无为而治”的实质是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护。第一,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崇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产业经营模式。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例如,美国文化艺术团体的主要资助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 第二,法律保护方面: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指出: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此后,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明文规定对非赢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从1934年颁布的《通讯法》到1996年的《电信法》的一系列修改使得对商业广播电视的限制逐步放宽。1965年美国通过《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此外美国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这为美国创意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范围最广、最详尽的法律保障系统。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外推行扩张战略。政府充分利用其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创意产品的对外贸易。美国于199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为版权提供双边贸易保护。此外,美国积极借助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机会,最终形成了TRIPS协议。中国加入WTO中美双边谈判中,美国坚决要求中国开放文化市场,要求中国允许设立外资企业从事视听产品的制作和发行,并要求中国取消进口配额限制。
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电影产业、广播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动画产业与出版产业等版权领域全面开花。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⑤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好莱坞影视产品的出口创收占据美国出口业的第二位。
(三)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日本是亚洲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最早的国家。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日本高度重视创意产业,喊出“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存亡”口号。
日本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三大类:内容制造产业、休闲产业和时尚产业。且将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日本的重点战略。为鼓励该产业发展日本政府给与一系列优惠措施。第一,支持业界的近代化及合理化。其核心内容鼓励多种经营方式,以增强竞争。第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多种途径的资金投入。第三,对于数字内容产业的制作及投资给予税收优惠。第四,强化人才培育。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对企划制作人等人才的培育。第五,支持并加强普及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这表现在:支持以计算机视觉设计(CG ComputerGraphic)技术为首的先端影像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发;促进电影制作、流通,及上演等过程之数字化;支持宽屏幕技术之研究开发;支持数字内容流通技术的研究开发。
资料来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领导决策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国政务信息网:www.ccgov.org.cn,原载科技信息参考2005SSTII研究报告
纵观上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有两点可供借鉴:第一,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美、英、日政府皆对创意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第二,注重区域分工和打造品牌。如美国是版权交易,英国则注重艺术和传媒,日本定位于数字内容产业。
三、英美日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基础方面:(1)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确定要促进和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2)在全国范围来看,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⑥。(3)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贸易中,我国的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电子游戏业的出口占到中国视听媒体产品类出口的99%,年均增长38.6%,占世界市场28.2%。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1)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完善。(2)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为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借鉴英美日等国的经验。
(一)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社会实体的倡导和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探索,允许张扬个性,促成世人尊重创新、期盼创新的理念。在这里尤其要做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08年10月22日创意经济与设计振兴暨ICEDD2008展示设计艺术国际大赛在京召开。大赛名誉主席,被誉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先生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的创意经济一定要从产权突破,加强产权制度的建设。为此,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涉及多机构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知识产权的事务性工作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转让;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此外,多层次的司法诉讼体系、行政程序和仲裁制度保护知识产权。
2.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一是加大创意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政府可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金,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构提供资金。例如,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在未来的3年之内对音乐学校投资3.32亿英镑。同时,着重创造多种条件以支持和鼓励年轻人从事创意方面的事业。二是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大投入。例如,成立于1946年的英国艺术委员会2003-2006年的年经费预算超过10亿英镑,其中8.35亿英镑用于1000多个长期资助项目。1997-2005年间,英国培育了12万多家创意企业,注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因此受惠。此外,英国还通过发行国家彩票等形式,为创意产业发展筹集了大量经费。三是注重人才培训,树立“终身培训第一”的理念。可以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培育和发展有资质的培训机,保证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急需掌握本领的需求。此外,可以借鉴英国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将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作为产业发展侧重点
电子游戏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等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此外,近几年视觉艺术方面,例如国产片与好莱坞大片的抗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此,我们应促进和加强这一优势。这可以借鉴上述日本给与数字内容产业相关战略措施。
注释:
①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8SJD7900020阶段性成果之一。
②约翰•霍金斯著 《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第1版 P129页
③2006年被称之为我国的“创意元年”。
④加拿大宝丽金(POLYGRAM)、日本的索尼(SONY)、英国的百代(EMI)和维珍(VIRGIN)、美国的华纳(WARNER)和贝特斯曼(BMG)。
⑤美国核心类的版权产业,其特征是创造有版权的作品或者受版权保护的物质产品,主要指对象有版权的作品的再创作、复制、生产和传播,如报刊、书籍出版业、电台和电视台广播业、录音节目制作及影视磁带出版业、电影制作、戏剧创作演出、广告业,还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等信息产业。
⑥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等行业发展;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广州、深圳是我国创意产业基地的聚集区,广告、影视、印刷、动漫、等行业走在国内前列,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昆明、丽江、三亚,在影视、服装等行业比较有特色;川陕创意产业集群的重庆、成都、西安的创意产业主要是网络动漫游戏产业等;中部创意产业集群以湖南长沙为代表,其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2)
[2]王丽明,王双: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未来与发展》2005(6)
[3]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电影艺术》2006(3)
[4]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5]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6(6)
[7]汤莉萍、殷瑜、殷俊编著《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作者通讯地址:南京人口干部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14; 江苏省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