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计新探以企业年金为例探讨基金会计假设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认为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其会计假设也与会计基本假设一致,但企年金基金会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会计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有了质的突破,体现出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假设的一些新的特征。会计主体假设,扩展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延;持续经营假设,深化了传统持续经营的内涵;会计分期假设,细划了传统会计期间的界限;货币计量假设,兼容币值稳定与否的可能性;权责发生制假设,突破了传统会计确认的原则。
  关键词: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
  
  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属于会计基本理论范畴,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会计研究者一般将最早探讨会计基本假设的殊荣赋予
  佩顿(Paton)。自佩顿开始,佩顿和利特尔顿(Littlton)、穆尼茨(Moonitz)、钱伯斯(R . J. Chambers)、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会计研究小组和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对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在60年代前后,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达到了顶峰,而其中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会计基本假设的会计文献应该首推ARS No.1 “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Moonitz,1961)。
  必须注意到,会计基本假设是从客观经济环境中抽象而得,其本质上应该是客观的。但是对客观环境进行抽象却必须依赖于会计研究者。会计研究者的主观性(个人偏好与价值判断、认识局限乃至特定历史阶段的局限)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关于会计基本假设所形成的结论。一方面,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是由客观的经济环境所决定,这个特点决定了会计基本假设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下具备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质;另一方面会计基本假设也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对客观经济环境进行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因此不可避免地具备一定的主观性①。
  会计基本假设是一种对会计活动进行时、空、量限定的理论,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亦称会计的前提,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毋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条件。目前为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可的基本假设有五个,即会计主体(Entity)假设、持续经营
  (GoingConcern)假设、会计分期(AccountingPeriod)假设和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将会计基本假设确定为以上五个,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假设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假设也与会计基本假设一致,但企年金基金会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会计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会计理论束缚,实现了质的突破。体现出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假设的特征。
  1. 会计主体假设,扩展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延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它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主体,如公司、工厂、车间等核算主体,都是具有一定机构和人员的实体性组织。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则是以其本身为会计主体,其特殊性在于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而无具体的组织机构和空间范围,即不具有实体性。基金的各项功能都由受托人、管理人和托管人等代为行使,基金的会计核算与其会计主体是相互分离的,即基金虽然是会计主体,但并不承担会计责任,而是由其管理人进行核算,提供会计信息。
  将基金界定为单独的会计主体,其意在于:一是将基金的管理主体——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活动与企业年金基金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二是将基金公司管理的不同基金之间的经营活动区别来开,
  从而真实、公允地反映基金的投资增值情况。随着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的出现,会计主体的“虚化”现象将会越来越多,但到目前这还只留在理论探时阶段。而基金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则已经走到了前面,将具有独立资金来源和经济利益的虚拟实体纳入会计系统,这无疑大大扩展了会计主体的内涵和外延。
  2. 持续经营假设,深化了传统持续经营的内涵
  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是: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历史成本而非清算价格来确认。持续经营确保了会计能够提供管理人员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为决策总是在研究历史资料、立足今天的会计主体现实情况、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展望和预测,因而只有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提供的连续的会计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信息,才能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
  而企业年金基金的持续经营有其特殊的含义:一方面由于企业年金基金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导致其会计主体与核算主体的分离,使得其持续经营受制于更多经营主体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兼有企业会计的盈利特征与基金会计资产受约束的双重会计特征,使得其持续经营的含义不仅是指企业年金基金要能够实现保值增值,不至于在可预见的将来资不抵债,而且是指企业能够持续缴费,年金经营机构能构持续经营,不至于因企业缴费和年金经营机构的破产而使年金基金不能持续。这一持续经营假设,深化了传统持续经营仅包含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内涵。
  3. 会计分期假设,细划了传统会计期间的界限
  传统的会计分期一般以年度、半年、季度和月份为单位,分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对于一般行业来说,无论是从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还是从管理者、投资者的需求角度,这种期间的划分都是可接受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即时财务报告的概念已成为理论热点。而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分期的细化则从会计实务上打破了原有的会计分期框架,对于进一步推广即时财务报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由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主要投向是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等高流动性、高风险性的证券投资,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和环境变化常常导致基金价格与其净值发生偏离。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会计分期对基金进行核算与披露的话,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早已事过境迁,毫无意义。因此,从及时性原则出发,基金会计期间划分必然更加细化,即以周甚至是日为核算披露期间。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在每日沪、深两市收盘时,估算和公告基金净值和基金单位净值,以增强信息的及时性,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
  4. 货币计量假设,兼容币值稳定与否的可能性
  由于最终生成的财务报表上体现的数字具有概括性的特征,而货币则是惟一的、统一的计量尺度,所以货币计量假设必须存在。但是,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的子假设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则成为财务会计和会计计量乃至财务报表改革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币值稳定不变假设是历史成本计量的坚实根基,而与公允价值则是不相称的。
  币值稳定不变假设体现了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的依存和互动的关系。币值稳定不变假设将会计目标限制在“受托责任观”的层次上,但是会计环境的变化(逐渐成熟的证券市场、资本的高度流通性、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目标产生影响,使之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尽管历史成本会计信息也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决策有用决不仅意味着简单地由过去推知未来,要真正对决策有用,及时的现在信息和具备合理预测能力的未来会计信息必不可少,必然要求采纳公允价值。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中公允价值得到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货币计量假设兼容币值稳定与否的可能性。
  5. 权责发生制假设,突破了传统会计确认的原则
  权责发生制假设。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一明确规定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假设之一,将权责发生制放到假设的层次突出了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判定、安排经济业务是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后的位置,它高于其他的会计确认原则。传统的会计确认理论以实现原则为指导,即会计只对“已实现”或“已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对于在形式上不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事项,即使其在经济实质上已导致经济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也不得进入会计系统。以稳健性为指导的实现原则,是造成衍生金融工具等许多“表外项目”无法进行确认的主要障碍。
  按照我国有关基金管理规定,所有基金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必须进行估值,并根据估值结果调整基金净值。这样就产生了基金的投资估值增值,而该增值部分并未实现,按照实现原则是不能进行会计确认的,可见,对传统确认原则的突破是不可避免的。《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中首次提出“未实现利得”的概念,规定在估值日对股票投资和配股权证进行估值产生的增值或减值,确认为未实现利得。而“投资估值增值”也为与之对应资产方会计要素同时进行确认。“投资估值增值”和“未来现利得”的确认虽然有着特殊的行业背景特征,不可能全面应用于其他会计领域,但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与证券投资基金会计大同小异,权责发生制假设应是其基本假设之一。
  
  注释:
  ①杜兴强 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再认识 决策借鉴 199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2] 杜兴强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再认识,决策借鉴,1999年第3期
  [3] 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基本会计准则,会计研究,1997第12期
  [4] 持续经营会计假设面临问题的探讨,禹红丽,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第21期
  [5] 试论网络经济时代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会计假设创新任海英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年第6期
  (作者通讯地址: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财务科 重庆 万州404020)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深化,税收犯罪愈来愈多。据国家税务总局权威人士最保守的估计,我国国税一年流失1000亿元以上,涉税犯罪是造成国税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涉税犯罪的直接目的就是逃避税收征管或攫取税收收入。我国存款中的80%是由人数不足20%的高收入阶层拥有,但其交纳的个人收入调节税仅占总量的不到10%。由于涉税犯罪造成国家巨额税款的流失,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削减,财政的调节功能难以发挥,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呈现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天才。中国现代设计事业唯有立根于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有更大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图案;继承;创新    一、传统图案    中国的传统图案蕴涵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传统图案起源于距今六七千年的原始彩陶图案,历经夏商
期刊
摘要:比较我国新旧两部邮政法关于损失赔偿的规定,我们会发现,新邮政法在邮件损失赔偿的责任范围、赔偿标准、免责条款上有许多不同,新邮政法更加注重现实社会的需求和对消费者的保护。  关键词:新旧邮政法;损失赔偿;比较研究    邮政损失赔偿是指邮政企业在邮政业务处理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而导致邮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或者时限延误等情形,依据法律的规定向用户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从1986年的《中华人民
期刊
摘要:本文讲述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概念形成过程,归纳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学术发展的三个方向,即理论方向、实务方向以及方法创新方向。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综述    一、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概念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和战争实践发展,人们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才逐步认识。古代对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战争对物资和财力的耗费上。《汉书.吴王濞传》记载,吴国“节衣食国,积余钱,修兵,聚粮草
期刊
摘 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出台的又一项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的民生工程。但是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贵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低。据此,笔者提出了分层级的贵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设想。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实施主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缴费;层级;思考    中共党的“十七大”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
期刊
摘要:构建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对于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以构建大学为中心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构建原则,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模式创新    随着农村社会化、信息化的不断加快,“三农”问题的突出“瓶颈”体现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配送中心在库存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不高、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缺乏合作与协调性、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几个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配送中心;库存控制问题;对策    一、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的相关概念    配送中心库存控制就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它是对配送中心的库存(包括原材料、零部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经济主体出现了分化;利益分配出现要素禀赋带来的差异。所以,利益的分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这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分析利益协调的基础后,本文提出了协调利益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利益分化;挑战;协调;和谐社会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分化当中必然有利益的冲突,并
期刊
摘要: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只有准确认识产业集群的特征,才能从产业集群自身的规律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是弹性专精、地理集中、中小企业为主、根植性强和相关组织与机构密集。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征;分析    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中化并存的时代,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
期刊
摘要:透明玻璃钢采光板,系树系基复合材料,它是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毡、强化聚酯树脂和进口高性能防老化薄膜(或凝胶)及添加剂等材料,经机械化连续成型的一种采光产品。本文对其与传统采光材料——玻璃采光板进行比较分析,从生产流程、性能、技术经济比较着手,论证了透明玻璃钢采光板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取代玻璃采光板将是一个趋势,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重点克服的地方。  关键词:透明玻璃钢;玻璃;采光板;技术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