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本院校在办学资金、师资结构、学生来源等方面都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在资源融通、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从校企合作中的合作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教学培养计划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2-0049-03
一、三本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意义与现状
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征,是符合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国内外高等院校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1]
校企合作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通过资源融通、校企合作,确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培训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普通本科院校侧重于综合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学术性,对校企合作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动力,国内本科学历教育少有校企合作办学的传统。[2]
2010年国家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一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3]“卓越工程师计划”对普通本科院校提出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卓越工程师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同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研发与生产过程。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限制。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等学校按标准培养人才 。[4]显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国本科院校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三类。生源按照高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有很大不同,如果各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基本相同,这显然是不尽合理的。目前全国有三百多所三本院校,招生人数占到本科招生人数的近30%,三本学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三本院校在办学资金、师资结构、学生来源方面都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学院的办学质量、所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业等直接影响学院的生源与生存。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项目不同,三本院校对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更为关注,其对办学模式的探索、改革和创新是内在的。
二、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是一所以通信与信息工程为主要专业特色的三本独立院校。从成立伊始,它就开展了院校与企业的资源融通、合作办学方面的实践,探索本科阶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学院立足于校企合作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特色,尝试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专家教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制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市场和行业需求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受过通信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系统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时,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从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结构出发,设置相应的课程;特别是在实习实训课程中,把企业培训理念和课程纳入学院的培养计划中。学院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师,承担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同时,学院的专职教师也要接受企业培训。学院制订了严格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制度,将校企合作相关课程纳入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监控中,确保教学质量。
通过合作办学,不仅能引进企业的资金和先进设备,更重要的是能够确切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能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培养人才。以下是几个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例子。[5]
1.在全球通信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成立“3G学院”。中兴通讯公司提供主要通信设备,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和辅助设备,共同组建了程控交换、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工程实训五个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学院专家教授与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将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分成程控交换、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四个课程群。每一课程群又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训设备密切结合。教材由中兴通讯公司与学院教师共同编写。公司派出8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习实训教学,他们把企业的培训理念和方法融入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在真实的通信工程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3G学院”采用“2+2”教学模式,即前两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教学以学院为主;从第三年开始引入中兴通讯公司的企业实训课程,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后可获得中兴NC认证;在第四年,中兴通讯公司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平台,并结合企业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设计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院与中国通信学会网络运行与维护专业委员会合作,联合成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培训中心,进行通信网络的工程测试与优化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学生可直接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在工作中接受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3.学院与亿阳信通公司合作建立网络管理实验室,为公司培养订单式人才。亿阳信通公司在学院设立奖学金,奖励在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国际、国内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学院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4.学院与北京电信等公司合作。这些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中心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北京电信公司在学院分期建设物联网(一卡通)和业务体验厅,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与中国通信企业家协会运行维护分会、北京电信、大兴移动等电信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为实践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关键节点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在资源融通、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一)资源融通模式
国内外高校教育在资源融通、合作办学方面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实现模式。如企业与学院共同投入资金建设学院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这些资源融通模式是否有效合理,是否能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关乎参与合作各方的合作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关乎合作的持续性。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采用的模式是学院提供基础设施,中兴通讯出资提供实训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升级,实训设备的所有权归公司,学院每年向公司缴纳设备租用费。另外,学院支付参与实训教学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务费。学院与其他公司的合作相对松散,有企业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学生、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为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发放劳务费等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中,采用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2+2”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院为主,后两年参加企业培训和实习;“3+1”模式,即学生前三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院为主,第四年参加企业培训和实习;订单式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全程或部分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三) 合作制订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共同备课制度
学院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了合作制订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共同备课的制度,使学院教学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产品和技术前沿。
(四) 师资队伍的建设
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学院教师进入企业实习,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的优势之一。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知识结构、研发能力、授课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
(五)质量跟踪与评估
从2009年“3G”实训中心正式启用开始,共有数百名学生参与培训,其中98%的学生获得中兴NC认证。学生通过培训,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进入通信领域就业的机会。从这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对就业市场和技术市场有较好的跟踪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近几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学生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计划制订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结校企合作中的融资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方案,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对三本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韩强,郭宝龙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2] 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14-16.
[3] 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8-140.
[4] 平子良,程韧,王燕.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建设一流工程教育训练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20-22.
[5] 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58-62.
[6] 戴革林.构建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100.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教学培养计划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2-0049-03
一、三本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意义与现状
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征,是符合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国内外高等院校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1]
校企合作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通过资源融通、校企合作,确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培训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普通本科院校侧重于综合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学术性,对校企合作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动力,国内本科学历教育少有校企合作办学的传统。[2]
2010年国家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一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3]“卓越工程师计划”对普通本科院校提出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卓越工程师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同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研发与生产过程。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限制。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等学校按标准培养人才 。[4]显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国本科院校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三类。生源按照高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有很大不同,如果各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基本相同,这显然是不尽合理的。目前全国有三百多所三本院校,招生人数占到本科招生人数的近30%,三本学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三本院校在办学资金、师资结构、学生来源方面都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学院的办学质量、所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业等直接影响学院的生源与生存。与“卓越工程师计划”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项目不同,三本院校对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更为关注,其对办学模式的探索、改革和创新是内在的。
二、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是一所以通信与信息工程为主要专业特色的三本独立院校。从成立伊始,它就开展了院校与企业的资源融通、合作办学方面的实践,探索本科阶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学院立足于校企合作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特色,尝试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专家教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制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市场和行业需求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受过通信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系统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时,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从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结构出发,设置相应的课程;特别是在实习实训课程中,把企业培训理念和课程纳入学院的培养计划中。学院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师,承担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同时,学院的专职教师也要接受企业培训。学院制订了严格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制度,将校企合作相关课程纳入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监控中,确保教学质量。
通过合作办学,不仅能引进企业的资金和先进设备,更重要的是能够确切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能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培养人才。以下是几个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例子。[5]
1.在全球通信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成立“3G学院”。中兴通讯公司提供主要通信设备,学院提供实训场地和辅助设备,共同组建了程控交换、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工程实训五个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学院专家教授与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将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分成程控交换、数据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四个课程群。每一课程群又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课程中的实训设备密切结合。教材由中兴通讯公司与学院教师共同编写。公司派出8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习实训教学,他们把企业的培训理念和方法融入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在真实的通信工程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3G学院”采用“2+2”教学模式,即前两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教学以学院为主;从第三年开始引入中兴通讯公司的企业实训课程,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后可获得中兴NC认证;在第四年,中兴通讯公司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平台,并结合企业科研项目进行毕业设计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院与中国通信学会网络运行与维护专业委员会合作,联合成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培训中心,进行通信网络的工程测试与优化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学生可直接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在工作中接受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3.学院与亿阳信通公司合作建立网络管理实验室,为公司培养订单式人才。亿阳信通公司在学院设立奖学金,奖励在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国际、国内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学院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4.学院与北京电信等公司合作。这些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中心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北京电信公司在学院分期建设物联网(一卡通)和业务体验厅,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与中国通信企业家协会运行维护分会、北京电信、大兴移动等电信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为实践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校企合作办学中的关键节点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在资源融通、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一)资源融通模式
国内外高校教育在资源融通、合作办学方面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实现模式。如企业与学院共同投入资金建设学院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这些资源融通模式是否有效合理,是否能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关乎参与合作各方的合作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关乎合作的持续性。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采用的模式是学院提供基础设施,中兴通讯出资提供实训设备并保证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升级,实训设备的所有权归公司,学院每年向公司缴纳设备租用费。另外,学院支付参与实训教学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务费。学院与其他公司的合作相对松散,有企业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学生、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为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发放劳务费等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中,采用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2+2”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院为主,后两年参加企业培训和实习;“3+1”模式,即学生前三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院为主,第四年参加企业培训和实习;订单式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全程或部分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三) 合作制订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共同备课制度
学院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了合作制订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共同备课的制度,使学院教学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产品和技术前沿。
(四) 师资队伍的建设
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学院教师进入企业实习,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的优势之一。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在知识结构、研发能力、授课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
(五)质量跟踪与评估
从2009年“3G”实训中心正式启用开始,共有数百名学生参与培训,其中98%的学生获得中兴NC认证。学生通过培训,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更多进入通信领域就业的机会。从这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对就业市场和技术市场有较好的跟踪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近几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作模式、学生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计划制订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总结校企合作中的融资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估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方案,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对三本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韩强,郭宝龙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2] 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14-16.
[3] 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8-140.
[4] 平子良,程韧,王燕.探索校企结合模式,建设一流工程教育训练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20-22.
[5] 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58-62.
[6] 戴革林.构建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100.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