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在国际化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外语教学的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外语教学跟普通的使用母语作为工具的教学也存在着共同点,它们都要求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包括态度、动机,还涉及到情感状况以及自信心。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一种引导作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指引语言,给学生以影响,看来外语教学中心理情感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外语学习 心理情感 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249-02
一、态度
态度就是指情感评价,在外语学习中的态度指的是学生对外语学习情况的评价。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学习一种语言的动机,有的学生是受兴趣的驱使,学习热情比较高;有些人的外语学习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是其他强制性的因素,并不是从自身出发的,这样的出发点就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外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教学成败与否,或者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直接受到态度的影响。
(一)对所学语言及其文化的态度
学习者学习外语是出于不同的动机的,他们学习的出发点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会出现差别。如果是学习者自身对所学的语言及其文化感兴趣,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学习者有极大的热情就有利于外语学习。例如,有文字工作者母语是日语,但是他对中国的汉语以及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那么受到这种热情的驱使就会让他愿意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去收集资料,去学习整理,因为他喜欢中国文化并愿意融入中国生活,那么高涨的积极性也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对外语教师的态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做好两者的配合工作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愿意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如果学生对外语老师的教学不满意,就会厌倦课堂,不愿意与老师配合互动,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例如,小学生遇到喜欢的英语老师,就愿意跟老师交流,老师讲的每个口语化或者是书面语的表达他都愿意去理解接受,就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摄入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语言环境
外语学习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实践练习。如果外语学习者是在外语国家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不断练习口语,还能了解生活背景,便于更好地融入外语语境。如果外语学习者在母语环境中学习,缺乏应有的实践,就会造成蹩脚的外语表达,不利于外语学习。例如,韩语学习在中国开展和在韩国开展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学习者在中国国内学习,也许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连最简单的称呼都分不清。但是同样的称呼学习,如果是在母语国家开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二、动机
动机就是外语学习中在学习语言时的态度和愿望。动机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外语学习情况把动机大体分为工具型和结合型两种。
(一)工具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外语,把外语当成一种工具,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很多外语学习者是出于工作需要,跟外语国际逐渐存在着业务往来,比需要掌握基本的外语才能满足日常交际。还有的学习者是为了短期出行或者是旅游,必须学习相应国家的外语,才能保证日常生活的开展。工具型动机不能长久地保持语言学习的热情,可能只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学习并不长久。
(二)结合型动机
结合型动机是指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是渴望融入外语环境,对外语国家感兴趣。他们学习外语并不是受外界驱使,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比较乐于接受,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实践证明,很多外语学习的成功者也大多是结合型动机的。
三、情感状况
情感态度在外语学习中体现为对学习的紧张程度,大致分为焦虑和放松两种。有些人处事比较稳重,应对难题临危不惧,能够保证在放松状态下完成。有些人天生是急性子,遇到难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焦虑
焦虑是每个语言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好达到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外语学习中常常表现为语无伦次、高度紧张、有心理负担。例如,小学生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可能在家已经做好了单词的预习工作,但面对老师时难以克服焦虑情绪的影响就会造成识记律低的现象产生。学生由于承受心理负担,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放松
这是一个与“焦虑”相对的概念,当外语学习者在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肯定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克拉申在情感过滤教学中强调了“放松”的重要性,如果是在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比较轻松愉悦,会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牢固地掌握外语知识。很多心理学研究也都表明,在放松情境下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自信心
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信心在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态度和肯定程度。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习属于语言类的学习,它不同于理科学习,看中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语言学习的培养目的和重点在于运用。外语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使用。具有自信心的学生,敢于参与表达训练,就方便学习者锻炼语言能力。例如,大学中外语角的设置,很多比较自信的学生乐于参加这种互助活动,敢说敢讲,不知不觉中表达能力就得到了加强。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讲,越不表达越不能学好,不敢发声练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一)自信心强学生的学习
外语教学非常看重学生的自信程度,因为这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现代大学教学大都采用流动教室教学,很多学生的座位都是不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课位置。自信心较强的学生一般都喜欢选择前排的位置,靠近教师和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信心强的学生有愿意积极主动回答,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信心强的学生也都善于动脑,并敢于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与老师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加强了对外语的掌握。
(二)缺乏自信心学生的学习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大都会有自卑心理,都是比较内向的学生,性格比较腼腆,不善于表达。这类学生爱面子,害怕出错,在课堂上不敢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大都是在老师的提问下才敢发言,他们具有心理负担,害怕错误,不敢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时间长了,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还有可能丧失对课堂的兴趣,不愿意再积极主动地学习,更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会影响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在外语学习中,心理情感因素对学习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态度、自信心、动机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感有利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保证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展开课堂学习,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每个外语学习者必须自觉主动树立主体意识,强化自己对语言的兴趣。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放松心情,实现外语学习的最大收效。
【参考文献】
[1]郭婕.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J].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2013(01).
[2]黄律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研究[D].鸡西大学学报.2010(06).
[3]顾艳.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体差异因素综述[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责任编辑:董豐
[关键词]外语学习 心理情感 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249-02
一、态度
态度就是指情感评价,在外语学习中的态度指的是学生对外语学习情况的评价。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学习一种语言的动机,有的学生是受兴趣的驱使,学习热情比较高;有些人的外语学习是出于工作需要或者是其他强制性的因素,并不是从自身出发的,这样的出发点就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外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教学成败与否,或者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直接受到态度的影响。
(一)对所学语言及其文化的态度
学习者学习外语是出于不同的动机的,他们学习的出发点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会出现差别。如果是学习者自身对所学的语言及其文化感兴趣,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学习者有极大的热情就有利于外语学习。例如,有文字工作者母语是日语,但是他对中国的汉语以及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那么受到这种热情的驱使就会让他愿意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去收集资料,去学习整理,因为他喜欢中国文化并愿意融入中国生活,那么高涨的积极性也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对外语教师的态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做好两者的配合工作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就愿意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交流;如果学生对外语老师的教学不满意,就会厌倦课堂,不愿意与老师配合互动,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例如,小学生遇到喜欢的英语老师,就愿意跟老师交流,老师讲的每个口语化或者是书面语的表达他都愿意去理解接受,就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摄入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语言环境
外语学习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实践练习。如果外语学习者是在外语国家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不断练习口语,还能了解生活背景,便于更好地融入外语语境。如果外语学习者在母语环境中学习,缺乏应有的实践,就会造成蹩脚的外语表达,不利于外语学习。例如,韩语学习在中国开展和在韩国开展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学习者在中国国内学习,也许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连最简单的称呼都分不清。但是同样的称呼学习,如果是在母语国家开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二、动机
动机就是外语学习中在学习语言时的态度和愿望。动机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外语学习情况把动机大体分为工具型和结合型两种。
(一)工具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外语,把外语当成一种工具,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很多外语学习者是出于工作需要,跟外语国际逐渐存在着业务往来,比需要掌握基本的外语才能满足日常交际。还有的学习者是为了短期出行或者是旅游,必须学习相应国家的外语,才能保证日常生活的开展。工具型动机不能长久地保持语言学习的热情,可能只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学习并不长久。
(二)结合型动机
结合型动机是指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是渴望融入外语环境,对外语国家感兴趣。他们学习外语并不是受外界驱使,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比较乐于接受,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实践证明,很多外语学习的成功者也大多是结合型动机的。
三、情感状况
情感态度在外语学习中体现为对学习的紧张程度,大致分为焦虑和放松两种。有些人处事比较稳重,应对难题临危不惧,能够保证在放松状态下完成。有些人天生是急性子,遇到难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焦虑
焦虑是每个语言学习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不好达到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外语学习中常常表现为语无伦次、高度紧张、有心理负担。例如,小学生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可能在家已经做好了单词的预习工作,但面对老师时难以克服焦虑情绪的影响就会造成识记律低的现象产生。学生由于承受心理负担,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放松
这是一个与“焦虑”相对的概念,当外语学习者在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肯定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克拉申在情感过滤教学中强调了“放松”的重要性,如果是在放松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比较轻松愉悦,会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牢固地掌握外语知识。很多心理学研究也都表明,在放松情境下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自信心
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信心在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态度和肯定程度。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习属于语言类的学习,它不同于理科学习,看中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语言学习的培养目的和重点在于运用。外语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使用。具有自信心的学生,敢于参与表达训练,就方便学习者锻炼语言能力。例如,大学中外语角的设置,很多比较自信的学生乐于参加这种互助活动,敢说敢讲,不知不觉中表达能力就得到了加强。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讲,越不表达越不能学好,不敢发声练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一)自信心强学生的学习
外语教学非常看重学生的自信程度,因为这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现代大学教学大都采用流动教室教学,很多学生的座位都是不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课位置。自信心较强的学生一般都喜欢选择前排的位置,靠近教师和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信心强的学生有愿意积极主动回答,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信心强的学生也都善于动脑,并敢于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与老师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加强了对外语的掌握。
(二)缺乏自信心学生的学习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大都会有自卑心理,都是比较内向的学生,性格比较腼腆,不善于表达。这类学生爱面子,害怕出错,在课堂上不敢表现自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大都是在老师的提问下才敢发言,他们具有心理负担,害怕错误,不敢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意见。时间长了,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还有可能丧失对课堂的兴趣,不愿意再积极主动地学习,更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会影响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在外语学习中,心理情感因素对学习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态度、自信心、动机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感有利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保证学习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展开课堂学习,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每个外语学习者必须自觉主动树立主体意识,强化自己对语言的兴趣。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放松心情,实现外语学习的最大收效。
【参考文献】
[1]郭婕.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J].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2013(01).
[2]黄律环.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研究[D].鸡西大学学报.2010(06).
[3]顾艳.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体差异因素综述[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责任编辑: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