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3-01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上课前先备课,通过查阅大量的的资料,对教材的精心构思、设计后写成教案。在课堂上,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做到教者心中有数,学生学有所得。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某一个教学环节时,也许会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要是这样设计教学效果会更好吧!如果我们课后把它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不仅会改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韩愈的一篇短文,作者采取了委婉含蓄的语言劝勉董邵南留下来为朝廷效力。全文不过一百余字。我设计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作简单的讲解。但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却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理解文意,大多数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前几天班里有一个学生转到了外校,这位学生学习刻苦努力,人缘很好,很多同学还在想念他。所以临时我设计了下面一个练习:假设班里有一位同学在家长的干涉下要转到外校(因为我教两个班,另外一个班没有学生转出,所以用假设),他刻苦努力,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同学,此时此刻,你既想挽留他,又明白他的苦衷,不能直截了当的表述自己的看法,该如何向他说呢?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思路竟与韩愈在文中的思路是吻合的,甚至有一部分刚才没读懂文章的同学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委婉含蓄的劝勉语言。这时再读课文,学生都仿佛初入桃花源的渔夫“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体会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深厚的文学素养及其良苦用心,同时也对自己的水平佩服起来。结果利用剩下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把课文背下来了。
下课以后我把它记在了教学笔记上,后来在翻阅资料时又看到了宁鸿彬老师在教授《七根火柴》做了如下设计:假如你是红军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一件展品只是六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口吻,向观众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火柴为什么少了一根呢?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情境,也叫做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情境的假设,把学生引领到和课文相关的内容中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迅速进入文本开始阅读,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本人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广泛的查阅资料,又总结出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1、音乐情境设置。一篇语言优美、旨趣隽永的文章再配上一段旋律优美的乐曲是再合适不过了。教《春》,可以为学生配上动听的钢琴曲……
2、图画情境设置。通过画面把诗文内容展现出来,即理解了诗文内容,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教授《天净沙 秋思》时,就要求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把图中的九种景物表现出来。3、换位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文中特定情境,或再现文中场面。讲《核舟记》,学生对于舟上人物的位置不清楚,我就找学生按照位置摆出人物的位置、姿态,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讲《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进行表演等等。 ……
创设情境只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其它还有导读法、质疑法等。不同类型的课文相应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增加文本内容的背景资料。讲《范进中举》可以介绍关于我国古代有关科举的一些知识;可以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讲《孔已己》,可以直接分析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人物的“笑”切入;利用文章特点质疑。讲《我的叔叔于勒》,思考于勒是不是文章的主人公;變换文章的体裁。把《公输》把它改编为剧本……。
这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有时,我却发现不用方法比用的效果要好。有的课文本身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就没有必要去采取一些所谓的手段。有时候这些在教师看来很不错的手段反倒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思路,拉大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不如让学生直接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和文本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
例如,在讲《小橘灯》时,教师拿出一个橘子或者用橘皮作的灯来,效果反倒不好;为了讲《中国石拱桥》,就专门做出一个模型,不仅费时费力,也不见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受到语文教师的欢迎。这固然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但有的教师却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大量使用,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却被极大压缩了。学生眼中只有色彩斑斓的图画和大量的文字资料。这样做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这些手段、这些教学法在一堂语文课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再深入思考一步,教师在一堂语文课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
李海林老师和任玲老师说: “真正的好课,教师先要做‘红娘’,制造一个机会,一个情境,一些悬念,让学生与文本双方自己去接触,去交流,去相爱”“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和语文接触、对话,促使学生与语文深刻的交流,在学生发生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如此而已”
这不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吗?
经过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提炼、探索,作为教师能从一个高度自上而下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是一种提高和进步。也许这种改变是细微的,但我相信,以教促教,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精彩。
教师在上课前先备课,通过查阅大量的的资料,对教材的精心构思、设计后写成教案。在课堂上,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做到教者心中有数,学生学有所得。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某一个教学环节时,也许会突然蹦出一个想法,要是这样设计教学效果会更好吧!如果我们课后把它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并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不仅会改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韩愈的一篇短文,作者采取了委婉含蓄的语言劝勉董邵南留下来为朝廷效力。全文不过一百余字。我设计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作简单的讲解。但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却发现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理解文意,大多数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前几天班里有一个学生转到了外校,这位学生学习刻苦努力,人缘很好,很多同学还在想念他。所以临时我设计了下面一个练习:假设班里有一位同学在家长的干涉下要转到外校(因为我教两个班,另外一个班没有学生转出,所以用假设),他刻苦努力,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同学,此时此刻,你既想挽留他,又明白他的苦衷,不能直截了当的表述自己的看法,该如何向他说呢?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思路竟与韩愈在文中的思路是吻合的,甚至有一部分刚才没读懂文章的同学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委婉含蓄的劝勉语言。这时再读课文,学生都仿佛初入桃花源的渔夫“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体会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深厚的文学素养及其良苦用心,同时也对自己的水平佩服起来。结果利用剩下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把课文背下来了。
下课以后我把它记在了教学笔记上,后来在翻阅资料时又看到了宁鸿彬老师在教授《七根火柴》做了如下设计:假如你是红军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有一件展品只是六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口吻,向观众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火柴为什么少了一根呢?这种方法就是假设情境,也叫做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情境的假设,把学生引领到和课文相关的内容中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迅速进入文本开始阅读,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本人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广泛的查阅资料,又总结出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1、音乐情境设置。一篇语言优美、旨趣隽永的文章再配上一段旋律优美的乐曲是再合适不过了。教《春》,可以为学生配上动听的钢琴曲……
2、图画情境设置。通过画面把诗文内容展现出来,即理解了诗文内容,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教授《天净沙 秋思》时,就要求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把图中的九种景物表现出来。3、换位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文中特定情境,或再现文中场面。讲《核舟记》,学生对于舟上人物的位置不清楚,我就找学生按照位置摆出人物的位置、姿态,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讲《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进行表演等等。 ……
创设情境只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其它还有导读法、质疑法等。不同类型的课文相应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增加文本内容的背景资料。讲《范进中举》可以介绍关于我国古代有关科举的一些知识;可以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讲《孔已己》,可以直接分析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人物的“笑”切入;利用文章特点质疑。讲《我的叔叔于勒》,思考于勒是不是文章的主人公;變换文章的体裁。把《公输》把它改编为剧本……。
这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有时,我却发现不用方法比用的效果要好。有的课文本身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就没有必要去采取一些所谓的手段。有时候这些在教师看来很不错的手段反倒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思路,拉大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不如让学生直接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和文本来个第一次亲密接触。
例如,在讲《小橘灯》时,教师拿出一个橘子或者用橘皮作的灯来,效果反倒不好;为了讲《中国石拱桥》,就专门做出一个模型,不仅费时费力,也不见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受到语文教师的欢迎。这固然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但有的教师却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大量使用,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却被极大压缩了。学生眼中只有色彩斑斓的图画和大量的文字资料。这样做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这些手段、这些教学法在一堂语文课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再深入思考一步,教师在一堂语文课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
李海林老师和任玲老师说: “真正的好课,教师先要做‘红娘’,制造一个机会,一个情境,一些悬念,让学生与文本双方自己去接触,去交流,去相爱”“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和语文接触、对话,促使学生与语文深刻的交流,在学生发生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如此而已”
这不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吗?
经过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提炼、探索,作为教师能从一个高度自上而下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是一种提高和进步。也许这种改变是细微的,但我相信,以教促教,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