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亮点,研究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依据民营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的经济环境,指出企业要相应地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民营企业 管理模式 变革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稳健上升,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的民营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创伤。许多民营企业在倒闭的浪潮中被淹没,众多员工下岗待业。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外,我国民营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其中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是民营企业夭折和竞争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够再一沉不变,否则,其将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和背景的复杂性,民营企业家的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民营企业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没有明确的定位与目标,只要认为某种管理模式有效果,无论适合与否,都立即引进,一旦出现不适应的状况,由于缺乏对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的了解以及对企业的自身状态认识的不足,也不知道及时去调整,最终事与愿违,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2.忽视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更加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和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企业家对管理模式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不足,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够驾驭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忽视了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作用。企业家们往往在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后,更加认为他们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是十分正确的,听不进任何形式的意见,最终致使企业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民营企业的发展大部分是走着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十分成功的管理道路值得大家借鉴。企业家们的管理模式十分单一,往往采取一种管理模式贯穿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家族化管理模式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优先选择,虽然家族化管理模式的确具有灵活性和抗风险等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不一样,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影响能力就显得格外无力,家族化管理模式不再适合企业的管理,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三、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1.企业初创期——业主制管理模式
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经济实力上,处于薄弱环节,企业没有自己的主打业务或长线产品。此时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战略目标十分不明确,企业最适合的管理模式为业主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不仅仅具有推动力而且也具有高效性。与此同时,必须控制企业的规模,不宜盲目扩张;另外应该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2.企业成长期——产品标准化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经历初创期的发展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所增强。企业会吸引大量新员工进入加入,企业主营业务的选取和生产成为企业在此变革过程中的重点,无论是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安排,还是外部经营环境的营造,都会围绕这种产品的标准化活动而展开。处于成长期的营企业随着企业的成长,一些管理问题也会浮出水面。在此阶段,企业家应该注重权利的分化,逐渐明晰产权,明确分配制度,使企业尽快走向标准化的管理轨道。
3.企业成熟期——职业化管理模式
处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定位、长远战略以及主营业务的选择方面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阶段,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企业规模,融通资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进入资本化、职业化运作阶段,职业化管理模式成为最优的管理模式。在选择职业化管理模式要注意调整公司的治理结构,确保科学化管理;另外,要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优劣势,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和战略目标。
4.企业衰退(再发展)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进入再发展阶段,单靠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是很难改变企业步入衰退期的命运的。在企业进入再发展阶段后,应该重新发挥企业家的才干与创造精神,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才能找到新的发展机会。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要进行的是创新,不仅仅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而且要充分发挥人才的首创精神,吸引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加入。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进行组织变革,采用较为灵活的网络型组织,将组织规模和经营规模进行分离,寻找企业再次腾飞的机会。
四、结论
民营企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企业因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差异,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差别。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的传导机制的演进,这种演进路径的非跳跃性特征决定了民营企业在变革中要更多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而非盲目地实施向高级管理模式的激进。民营企业只有依据所具有的企业共性和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确定内部基础管理的同时,依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以及经济环境,正确地衡量自身的优劣势,选择适合企业特定阶段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长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曹玉峰.經济模式转型下民营企业管理体制问题及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1,(6).
[2]艾丽,贺伟.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传导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2010,(2).
[3]尹作亮.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4]刘岩.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J].财会研究,2010,(7).
[5]陈赞群.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8,(3).
[关键词]民营企业 管理模式 变革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稳健上升,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的民营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创伤。许多民营企业在倒闭的浪潮中被淹没,众多员工下岗待业。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外,我国民营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其中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是民营企业夭折和竞争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够再一沉不变,否则,其将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和背景的复杂性,民营企业家的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民营企业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没有明确的定位与目标,只要认为某种管理模式有效果,无论适合与否,都立即引进,一旦出现不适应的状况,由于缺乏对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的了解以及对企业的自身状态认识的不足,也不知道及时去调整,最终事与愿违,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创伤。
2.忽视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更加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和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企业家对管理模式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不足,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足够驾驭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忽视了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作用。企业家们往往在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后,更加认为他们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是十分正确的,听不进任何形式的意见,最终致使企业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民营企业的发展大部分是走着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条十分成功的管理道路值得大家借鉴。企业家们的管理模式十分单一,往往采取一种管理模式贯穿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家族化管理模式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优先选择,虽然家族化管理模式的确具有灵活性和抗风险等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不一样,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影响能力就显得格外无力,家族化管理模式不再适合企业的管理,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三、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1.企业初创期——业主制管理模式
处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经济实力上,处于薄弱环节,企业没有自己的主打业务或长线产品。此时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战略目标十分不明确,企业最适合的管理模式为业主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初创期的民营企业不仅仅具有推动力而且也具有高效性。与此同时,必须控制企业的规模,不宜盲目扩张;另外应该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2.企业成长期——产品标准化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经历初创期的发展后,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所增强。企业会吸引大量新员工进入加入,企业主营业务的选取和生产成为企业在此变革过程中的重点,无论是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安排,还是外部经营环境的营造,都会围绕这种产品的标准化活动而展开。处于成长期的营企业随着企业的成长,一些管理问题也会浮出水面。在此阶段,企业家应该注重权利的分化,逐渐明晰产权,明确分配制度,使企业尽快走向标准化的管理轨道。
3.企业成熟期——职业化管理模式
处于成熟期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定位、长远战略以及主营业务的选择方面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阶段,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企业规模,融通资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进入资本化、职业化运作阶段,职业化管理模式成为最优的管理模式。在选择职业化管理模式要注意调整公司的治理结构,确保科学化管理;另外,要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优劣势,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和战略目标。
4.企业衰退(再发展)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进入再发展阶段,单靠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是很难改变企业步入衰退期的命运的。在企业进入再发展阶段后,应该重新发挥企业家的才干与创造精神,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才能找到新的发展机会。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要进行的是创新,不仅仅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而且要充分发挥人才的首创精神,吸引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加入。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进行组织变革,采用较为灵活的网络型组织,将组织规模和经营规模进行分离,寻找企业再次腾飞的机会。
四、结论
民营企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企业因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差异,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差别。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的传导机制的演进,这种演进路径的非跳跃性特征决定了民营企业在变革中要更多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而非盲目地实施向高级管理模式的激进。民营企业只有依据所具有的企业共性和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确定内部基础管理的同时,依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以及经济环境,正确地衡量自身的优劣势,选择适合企业特定阶段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长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曹玉峰.經济模式转型下民营企业管理体制问题及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1,(6).
[2]艾丽,贺伟.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传导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2010,(2).
[3]尹作亮.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4]刘岩.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J].财会研究,2010,(7).
[5]陈赞群.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