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闷的冬天,城市的空气满是灰霾,使人身体与心情同步走着下坡路,如果再不出去走走,我怕自己会像个受热的气球一样随时炸开。胡乱打开一个旅游网站,胡乱点击,一张如诗如画的照片在我眼前——就这里吧!这里有一片梦幻般的梯田,还有一家名叫“阿蒙家”的壮族吊脚楼家庭客栈。
马上买票,坐大巴到桂林,好在广州去桂林总是那么方便。从桂林转车到龙胜县城,中途在一个叫和平乡的地方转中巴,一路颠簸,终于在一个没车的停车坪停下。那里孤零零有个人,径自朝我走来伸出手:“我是阿蒙的老公阿明,来接你的。”——他不会认错人,因为车上下来的,只有我一个不是他们村里的人。
阿蒙的家在平安村深处,曲曲折折地绕过一栋一栋长得差不多的吊脚楼,远远看见蓝底白色三个大字“阿蒙家”,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走得远点,怕找不到回家路,我就找个高点的地方找这三个字,找到了,就放心了。看看,才来没两天,就已经把回旅店的事当成是回家了。
阿蒙很年轻,曾经到广东打了几年工,最大的收获便是把四川男人阿明带回家做了上门女婿。村里开客栈的不少,阿蒙两口子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只是他俩待人诚恳,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回到城市里,又到网上到处宣传,名气就慢慢大起来了。
放下包,先吃一顿最正宗的阿蒙牌农家菜,青菜特别甜,腊肉特别香,还有香浓可口的自酿米酒。酒足饭饱,喝完一杯热热的当地龙脊茶,再上楼休息。宽宽的木梯,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我正有点怕,阿蒙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别怕,结实着呢。”阿蒙就是这样,话不多,总能说到你心坎里去。
十几间客房,只有我一个客人,一间一间看,找间风景最好的,把自己像个包袱一样扔到床上——我不是来旅游,是来小住,阿蒙家就是我的家,这间房就是我的卧室——正如后来我每天在外面走,遇到的人都会笑着和我打招呼:“你是阿蒙家的客人吧?”
在阿蒙家的日子就是如此惬意,想出去,就背着相机,在沟沟壑壑间独自走来走去看风景,从各个角度拍梯田,拍草上的露珠、夕阳下的老牛、洗头发的壮族小姑娘、空无一人却敞着大门的木楼……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打盹,被午后温暖的太阳烤得活像刚出炉的龙虾。不想出去,就靠在阳台上看风景,或是在过道的竹躺椅里看过往的人们,看他们出街去,看他们从田里回来。
这里的夜,寂寞得能听见星星的呼吸,除了看星星,还最喜欢和阿蒙两口子聊天。他们的日子安稳而宁静,晨起耕田,耕完田,有客时回来照顾客人,没客时四处去玩,他们也有烦恼,客人少有客人少的烦恼,客人多又有客人多的烦恼。而她那为了爱情远赴此乡的老公偶尔也会叹气:“以为这里是旅游区,日子会好过些,哪想到一样要种田?比我们四川的田更难种。”虽然说着这样的话,表情却仍是平和憨厚的。
他们要种田,却还是抽时间轮流带我出去玩——不另外收费的。“七星伴月”是阿明带我去的,古壮寨是阿蒙带我去的,那里好多人也认识她。她本来还想带我去大寨,我一听要走六七个小时的山路先就打了退堂鼓,倒叫她奇怪了:“咦,你们来旅游的人不是都要去这几个地方吗?”
似乎是为了弥补我的遗憾,阿蒙说要做竹筒饭给我吃。他们家的竹筒饭不比别处,真是把米放在竹筒里在炭火上慢慢烤熟的,那个耗时耗工啊。我开始还雀跃地打着下手,后来饿得摊在躺椅里动弹不得,饭熟了,我也快睡着了——不过竹子一劈开,又被那香味激得一骨碌跳起来——太香了,竹香炭香米香肉香,吃这样原汁原味的竹筒饭,等再久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神仙日子却不长久。有一天一起床,突然发现一切都不同了,阿蒙跑上跑下忙得没空搭理我,堂屋里坐了四五桌客人。原来,旅游局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要在梯田举行一个大型活动,游客、记者,上千人涌进来。静悄悄的平安村,一天之内恍若隔世。看过那热闹但虚假的梯田篝火,我开始收拾行囊回家了。我不是观光客,我是个度假者。仿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我受不住这样的喧闹。
远离网络、手机辐射和无尽繁扰的略略寂寞的阿蒙家,便成了我记忆中一个永远的念想,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想象我也有一天可以过上和阿蒙一樣的简单生活。
马上买票,坐大巴到桂林,好在广州去桂林总是那么方便。从桂林转车到龙胜县城,中途在一个叫和平乡的地方转中巴,一路颠簸,终于在一个没车的停车坪停下。那里孤零零有个人,径自朝我走来伸出手:“我是阿蒙的老公阿明,来接你的。”——他不会认错人,因为车上下来的,只有我一个不是他们村里的人。
阿蒙的家在平安村深处,曲曲折折地绕过一栋一栋长得差不多的吊脚楼,远远看见蓝底白色三个大字“阿蒙家”,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走得远点,怕找不到回家路,我就找个高点的地方找这三个字,找到了,就放心了。看看,才来没两天,就已经把回旅店的事当成是回家了。
阿蒙很年轻,曾经到广东打了几年工,最大的收获便是把四川男人阿明带回家做了上门女婿。村里开客栈的不少,阿蒙两口子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只是他俩待人诚恳,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回到城市里,又到网上到处宣传,名气就慢慢大起来了。
放下包,先吃一顿最正宗的阿蒙牌农家菜,青菜特别甜,腊肉特别香,还有香浓可口的自酿米酒。酒足饭饱,喝完一杯热热的当地龙脊茶,再上楼休息。宽宽的木梯,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我正有点怕,阿蒙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别怕,结实着呢。”阿蒙就是这样,话不多,总能说到你心坎里去。
十几间客房,只有我一个客人,一间一间看,找间风景最好的,把自己像个包袱一样扔到床上——我不是来旅游,是来小住,阿蒙家就是我的家,这间房就是我的卧室——正如后来我每天在外面走,遇到的人都会笑着和我打招呼:“你是阿蒙家的客人吧?”
在阿蒙家的日子就是如此惬意,想出去,就背着相机,在沟沟壑壑间独自走来走去看风景,从各个角度拍梯田,拍草上的露珠、夕阳下的老牛、洗头发的壮族小姑娘、空无一人却敞着大门的木楼……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打盹,被午后温暖的太阳烤得活像刚出炉的龙虾。不想出去,就靠在阳台上看风景,或是在过道的竹躺椅里看过往的人们,看他们出街去,看他们从田里回来。
这里的夜,寂寞得能听见星星的呼吸,除了看星星,还最喜欢和阿蒙两口子聊天。他们的日子安稳而宁静,晨起耕田,耕完田,有客时回来照顾客人,没客时四处去玩,他们也有烦恼,客人少有客人少的烦恼,客人多又有客人多的烦恼。而她那为了爱情远赴此乡的老公偶尔也会叹气:“以为这里是旅游区,日子会好过些,哪想到一样要种田?比我们四川的田更难种。”虽然说着这样的话,表情却仍是平和憨厚的。
他们要种田,却还是抽时间轮流带我出去玩——不另外收费的。“七星伴月”是阿明带我去的,古壮寨是阿蒙带我去的,那里好多人也认识她。她本来还想带我去大寨,我一听要走六七个小时的山路先就打了退堂鼓,倒叫她奇怪了:“咦,你们来旅游的人不是都要去这几个地方吗?”
似乎是为了弥补我的遗憾,阿蒙说要做竹筒饭给我吃。他们家的竹筒饭不比别处,真是把米放在竹筒里在炭火上慢慢烤熟的,那个耗时耗工啊。我开始还雀跃地打着下手,后来饿得摊在躺椅里动弹不得,饭熟了,我也快睡着了——不过竹子一劈开,又被那香味激得一骨碌跳起来——太香了,竹香炭香米香肉香,吃这样原汁原味的竹筒饭,等再久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神仙日子却不长久。有一天一起床,突然发现一切都不同了,阿蒙跑上跑下忙得没空搭理我,堂屋里坐了四五桌客人。原来,旅游局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要在梯田举行一个大型活动,游客、记者,上千人涌进来。静悄悄的平安村,一天之内恍若隔世。看过那热闹但虚假的梯田篝火,我开始收拾行囊回家了。我不是观光客,我是个度假者。仿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我受不住这样的喧闹。
远离网络、手机辐射和无尽繁扰的略略寂寞的阿蒙家,便成了我记忆中一个永远的念想,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想象我也有一天可以过上和阿蒙一樣的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