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搭建科研平台,使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优化课程结构,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合理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解决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科研、课程设置、学生素质方面所存在的相悖问题。
[关键词]科研 课程 实践智慧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教育并没有做好为基础服务的工作,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运行,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状态。这严重阻碍了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方面:理論性过强,对基础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较弱。高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一般是以专业和学科教师为主,教育院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重心在理论研究,忽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证研究。他们很难在有限的教育类课程中,深入浅出地结合各专业学科的特点培养高师生的“师范性”。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也很难做到由教育专家带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探索。因而,造成高等师院校的教育科研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脱离。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
科研定位不清。在教育科研方面,部分科研工作者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做科研工作以功利为先,以取得成果奖励为其最大的目标追求。在基础教育科研方面,各学校忙于申请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等其他行为,其结果造成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科研管理较弱。在基础教育方面,“十五”规划以来,基层学校对教育科研高度重视,学校纷纷成立了专职的教育科研室,配备了专职的科研负责人,出台了各种有关科研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但目前仍然存在课题研究“重立项,轻过程,重结题,轻应用”的现象。
科研成果转化较少。高师院校每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不少,但真正上档次、上水平的成果较少。理论研究成果存在重复性、落后性和低水准等问题,应用研究成果存在无效性和无操作性等问题,这种成果当然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
课程内容方面:内容滞后,不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看,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文化观念提出了新要求,而实际上大多数现有教师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一毕业就遇到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需要立即进入新课程培训,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不仅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无法实现,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现象也将进一步加大,这会严重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甚至会使这样的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导致相关新课程改革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比例过大,且设置单一,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不能很好的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充足的知识储备。
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的设置。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一直围绕学科专业展开,忽略了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在已开课程中又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比例失调,缺乏必要的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和理论的融合,教师掌握基础知识的不均衡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重传统课程轻前瞻性课程的设置。高等师范部分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国际性和最新的教育思想与学术信息,许多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的更新不能与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同步进行。这种延迟的现象不是科学发展滞后造成的,而是高师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及时调查,缺乏对课程设计的研究、缺乏对教学内容前瞻性的了解等因素形成的。
学生素质方面:综合能力欠缺,与基础教育对教师技能要求不对称。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讲授教材教法的教师大多没有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以教育实践理论和策略为主,师范教育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脱离,使师范生对课堂含义及学生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所学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实践类课程门类较少,整体性差;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将课程改革标准和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自己所教的课程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是和新课程理念非同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知识。
解决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中相悖问题的策略
搭建科研平台,使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第一,明确科研目标,增强科研意识。作为基础教育研究,一定要考虑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科研任务,主要的并不是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参与建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不是要求教育实际工作者也像专门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开展研究,而是把育人的任务与科研统一起来。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要注意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转化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形成后,研究者仍然要思考后续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形成的可能。第二,加强科研管理。高师院校应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研活动的管理,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师范生教育科研活动的相关制度,为学生的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避免将学生的科研活动流于形式化。第三,促进科研转化。教育科研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从事教育科研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应把教育教学中最感烦恼棘手的问题作为课题。
优化课程结构,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第一,调整课程结构,保证课程结构均衡设置。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立足专业化教师所需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比例,纵向拓宽专业知识。通过分解课程、拓展新的课程、开设选修课程等途径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专业和通识教育的整合。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保证课程结构均衡设置。第二,加强实践课程,注重课内课外互动。延长教育教学实践时间,增加实践课程的训练是师范生成长的保证。师范教育应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实践操练的机会。在真实的教育生活情境中的实践操练,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自我解构的过程,也是实践智慧的培育过程。
合理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怀特海教授说,“教育与从整体上说不过是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直接经历,用有关的思想和恰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出现的情况”。⑤师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合格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必须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增加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增强他们应对中小学具体教学情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转换实习形式。英国学者特拉弗斯说:“教师角色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教育实践为师范生创设的是一个真实的教育情景,提供的是一个理论与千变万化的教育对象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对接,从教育实践中培养对教育的感情;能够锻造教师的个性品格,培养高尚的专业情意。实践智慧不只是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依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出将“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研究试行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与支教、培训相结合”的要求,对师范生采取的顶岗支教实习的形式,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顶岗实习时间长,顶岗实习走出了传统实习的困境。实习生可以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可以满足师范生完全处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实现教育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改造,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实践智慧的理解和生成。
[关键词]科研 课程 实践智慧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教育并没有做好为基础服务的工作,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运行,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状态。这严重阻碍了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方面:理論性过强,对基础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较弱。高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一般是以专业和学科教师为主,教育院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且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重心在理论研究,忽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证研究。他们很难在有限的教育类课程中,深入浅出地结合各专业学科的特点培养高师生的“师范性”。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也很难做到由教育专家带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探索。因而,造成高等师院校的教育科研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脱离。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
科研定位不清。在教育科研方面,部分科研工作者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做科研工作以功利为先,以取得成果奖励为其最大的目标追求。在基础教育科研方面,各学校忙于申请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等其他行为,其结果造成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科研管理较弱。在基础教育方面,“十五”规划以来,基层学校对教育科研高度重视,学校纷纷成立了专职的教育科研室,配备了专职的科研负责人,出台了各种有关科研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但目前仍然存在课题研究“重立项,轻过程,重结题,轻应用”的现象。
科研成果转化较少。高师院校每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书不少,但真正上档次、上水平的成果较少。理论研究成果存在重复性、落后性和低水准等问题,应用研究成果存在无效性和无操作性等问题,这种成果当然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
课程内容方面:内容滞后,不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看,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文化观念提出了新要求,而实际上大多数现有教师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一毕业就遇到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需要立即进入新课程培训,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不仅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无法实现,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现象也将进一步加大,这会严重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甚至会使这样的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导致相关新课程改革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比例过大,且设置单一,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不能很好的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充足的知识储备。
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的设置。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一直围绕学科专业展开,忽略了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而且在已开课程中又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比例失调,缺乏必要的通识知识和教育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和理论的融合,教师掌握基础知识的不均衡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重传统课程轻前瞻性课程的设置。高等师范部分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国际性和最新的教育思想与学术信息,许多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的更新不能与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同步进行。这种延迟的现象不是科学发展滞后造成的,而是高师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及时调查,缺乏对课程设计的研究、缺乏对教学内容前瞻性的了解等因素形成的。
学生素质方面:综合能力欠缺,与基础教育对教师技能要求不对称。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讲授教材教法的教师大多没有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以教育实践理论和策略为主,师范教育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脱离,使师范生对课堂含义及学生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学生所学教育类课程和教学实践类课程门类较少,整体性差;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将课程改革标准和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自己所教的课程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是和新课程理念非同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知识。
解决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中相悖问题的策略
搭建科研平台,使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第一,明确科研目标,增强科研意识。作为基础教育研究,一定要考虑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科研任务,主要的并不是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参与建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不是要求教育实际工作者也像专门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开展研究,而是把育人的任务与科研统一起来。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要注意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转化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形成后,研究者仍然要思考后续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形成的可能。第二,加强科研管理。高师院校应加强对师范生教育科研活动的管理,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师范生教育科研活动的相关制度,为学生的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避免将学生的科研活动流于形式化。第三,促进科研转化。教育科研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从事教育科研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应把教育教学中最感烦恼棘手的问题作为课题。
优化课程结构,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第一,调整课程结构,保证课程结构均衡设置。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立足专业化教师所需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比例,纵向拓宽专业知识。通过分解课程、拓展新的课程、开设选修课程等途径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专业和通识教育的整合。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保证课程结构均衡设置。第二,加强实践课程,注重课内课外互动。延长教育教学实践时间,增加实践课程的训练是师范生成长的保证。师范教育应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实践操练的机会。在真实的教育生活情境中的实践操练,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自我解构的过程,也是实践智慧的培育过程。
合理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怀特海教授说,“教育与从整体上说不过是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直接经历,用有关的思想和恰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出现的情况”。⑤师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合格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必须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增加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增强他们应对中小学具体教学情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转换实习形式。英国学者特拉弗斯说:“教师角色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教育实践为师范生创设的是一个真实的教育情景,提供的是一个理论与千变万化的教育对象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对接,从教育实践中培养对教育的感情;能够锻造教师的个性品格,培养高尚的专业情意。实践智慧不只是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依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出将“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研究试行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与支教、培训相结合”的要求,对师范生采取的顶岗支教实习的形式,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顶岗实习时间长,顶岗实习走出了传统实习的困境。实习生可以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可以满足师范生完全处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实现教育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改造,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实践智慧的理解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