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黄粱一场梦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17年5月,两个明星在南京开了家火锅店,取名“黄粱一孟”。
  开业当天,宾客盈门,精致的铜锅内,牛油都被雕成Hello Kitty或玫瑰花的形状。
  然而沸油未冷,已黄粱梦醒。2018年12月初,火锅店关闭,官方说法是租赁到期。
  食客们的吐槽更接近真相:一盘毛肚198元,人均消费300元以上,吃不起。
  在中国,商业故事成败背后,其实都是大众情绪的起伏。
  亢奋时,举目都是传奇;冷静后,处处可见泡沫。
  大众情绪第一次亢奋,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商品大潮如决堤般到来,全民裹挟其中,兴奋难安。
  雀巢咖啡打出广告“味道好极了”,结果上海人一年喝掉500吨速溶咖啡。肯德基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雪夜中长队堵断了前门大街的交通。
  开业数月后,有人兴奋地包下这家肯德基店,举办婚礼。
  北京王府井百货,每日开门时,冲入的人群如脱缰野马,任何新上商品都会被买空。最后,商场给所有柜台安了钢管围栏。
  在广州,中国第一批超市已学会使用透明包装。
  此前开业时,好奇的人们撕掉人头马、万宝路甚至进口洗衣粉的包装,只为看看这些传说中的商品是什么模样。
  浪潮之中,一款名为章光101的生发水,被捧为时代爆款。
  90年代初坊间传言,去北京有三件事,“爬长城、吃烤鸭、治秃子”。
  这款药水,最后漂洋过海卖到日本,引发全民排队购买,甚至烧坏了大量收银机。
  两名旅日年轻人看到商机,从中国向日本倒卖生发水。
  一人叫周正毅,日后成为上海首富。一人叫李晓华,成为90年代的北京富豪。
  20世紀90年代初,发明生发水的赵章光身家过亿,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行第八。而卖生发水的李晓华,排名第二。
  1992年,北京亚运村举办车展,第一次向国人展示法拉利跑车。厂商原计划只是展示,认为没人买得起。
  李晓华赶到后以13.88万美元买入,并申请了外商专用的“京A00001”牌照。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拍下照片,介绍新时代的中国,世界哗然。外媒称李晓华为“法拉利先生”。
  李晓华买跑车那年,长沙举办了大哥大吉祥号码拍卖会。
  “吉祥”号码“9000001”和“9008888”最终落锤价为21万和30万元。
  当年一部大哥大25000元,入网费6000元,足够在长沙购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
  参加拍卖会的老板,嫌弃到手的大哥大不如港片中气派,特意又加上3块又黑又厚的电池。
  他的名片上,用烫金字印上大哥大号码,比姓名还大一圈。
  那是一个崇尚8的时代,也是一个狂放的时代。所有的买卖,都带着欲望的影子。

2


  1999年,杭州大厦总经理童民强坐在香港某奢侈品店门外,苦等两个小时,邀请对方入驻。
  得知要与内地品牌同处,对方冷淡回答:老板出差,不知归期。
  然而到了2003年,LV、Dior、Celine、Fendi等10多个大品牌主动登门,恳请入驻杭州大厦。LV还创下了全球最快开店纪录。
  日后成为风波主角的D&G,也在同期抢滩中国。它曾颇受东北富豪青睐,因为牌子看起来像“大哥”的拼音缩写,穿在身上格外引人注目。
  在上海,年轻的郭敬明用文字堆砌浮华的生活。他的读者们幻想身着阿玛尼与普拉达,穿梭于香奈儿和迪奥的香气中。
  截至2013年,《小时代》系列一共卖出670万册。
  社科院的报告说,中国所有传统文学类刊物的发行量加在一起,只抵得上郭敬明旗下的5本杂志。
  浮华之下,优劣的判断标准,只剩下名气和价格。
  一瓶1982年的拉菲,3年间售价从600元飙至10万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后,拉菲酒庄为迎合中国土豪,在标签中加上了象征吉利的8。
  他们坚信,中国顾客的风格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其实大部分人对拉菲的了解,仅来自《赌神》中周润发那句“来瓶82年的拉菲”。
  品酒大师嘲讽,拉菲口感很干,与酸甜辛辣的中餐搭配,如同一场酷刑。
  华丽的包装,裹着变形的诱惑。
  2012年,一个安徽男孩为买苹果平板电脑,在网上发帖卖肾,经黑中介非法手术后,成为三级伤残。
  韩国媒体称,不正确的消费观正在中国盛行。同样的浪潮,他们也曾经历。

3


  幻梦总会清醒,当狂热消退,消费开始回归理性。那些看似浮华的东西,不再等同于高级。
  编织幻梦的郭敬明,在2018年夏天悄然延迟了电影《爵迹2》的档期。
  人们松开紧踩的油门,停下狂奔的脚步。
  2013年,瑞士钟表在中国的销量下滑15%。2014年,东北第一家LV专卖店悄然关闭。
  两年前,华北最大的葡萄酒商城走掉了半数店铺。留下的商户在门口贴上“128元两瓶”的折扣广告。
  1982年的拉菲,售价早已从10万元一路狂跌。
  三里屯与王府井奢侈品店,罕见地推出打折专区,曾经面孔高冷的店员殷勤揽客,但驻足者屈指可数。
  年轻人依然热衷赴日本旅游,却不再争抢电饭锅与马桶盖,而是在商店里精挑细选,对着手机比价。



  他们在本子上定下节流计划,攒钱数月,只为一睹京都的樱花。
  人们不再只买30多元一杯的星巴克,转而用手机订下优惠更多的外卖咖啡。
  人们不再迷信时尚杂志的推荐,而是全网搜索实用的化妆品,口碑爆棚的经常一夜脱销。
  人们不再追求国际大牌的豪奢,而更看重网购衣物的面料。优衣库店内,人流如潮。
  2018年12月,唯品会与腾讯新闻“原子智库”联合发布《中国家庭精明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正在集体回归理性,一、二线城市追求“买得精、买得少、但买得好”,三、四线城市则开始享受“好货不贵”。
  2018年,苹果和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出现负增长。
  人们不再单纯地迷恋国际大牌。
  所有受访者对网购的关注因素中,都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75%的受访者强调,特别注重性价比。
  在经历了时代的轮回后,大众情绪已从亢奋重回理性。
  黄粱梦再好也终归是虚幻,那碗填满的黄粱饭,才是过冬的保证。
  (刘 振摘自知乎网,喻 梁图)
其他文献
在疾病和哀愁丛生的群山之上,  一只不受羁束的鸟儿永远展翅悬停着,停着,  高高地处在更纯净、更快乐的风中。  从最浓黑的缺憾之云那里,  永远会放射一道完美的光,  闪现天堂的荣耀。  對着潮流的、习俗的争吵,  对着巴别塔般的喧嚣、震耳欲聋的狂欢,  一缕清音,依稀可辨,安抚着每一个间歇,  那是最终的合唱,来自某个遥远的海岸。  啊,蒙福的眼睛、幸运的心,  能看见、能认识宏伟的迷宫中  一
期刊
惯于“自省”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笔记中写道:“有一天,蒙田在巴勒杜克看到一幅勒内的自画像,便自问:‘既然他可以用蜡笔为自己画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鹅毛笔来写写自己呢?’”当然,这只是伍尔夫想象的蒙田写随笔前的情景。  多年前,我的床头也放着一本《蒙田随笔》,节选本,不厚。后来才知道,全套的《蒙田随笔》有3卷,80来万字。印象中,16世纪的法国人文味很浓,所以,蒙田干了一件忒朴实的事儿:写自己的生活
期刊
卖葵花时,我们会留下一部分,送到榨油厂榨油。榨出来的油一部分在店里出售,一部分自己吃,够吃一年的。榨油剩下的油渣也是好东西,哪怕已经被碾尽精华,鸡和兔子仍然像强盗一样挤头猛抢。  如此贫瘠的土地,却生出如此香美的食物。这么一想,就觉得必须赞美土地的力量。  虽然其中也有化肥的力量。但化肥只能依从土地的意志而作用于植物。  人类甚至可以研究出无土栽培技术,却仍然不能更改生命成长的规则。这种规则也是大
期刊
为历任总统画像是美国的一项传统,但不是所有总统都喜欢自己的肖像。这些虚实结合、内涵丰富的画作,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乃至外部世界对白宫主人的职业生涯及个人品行的观感,和总统们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存在着微妙的出入。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气”  为杰出人物画像的传统起源于欧洲。欧洲移民在北美独立建国后,这一传统也在美国得到发扬。自从1789年乔治·华盛顿入主白宫,总统成了最受美国人关注的公众人物。由此,在摄
期刊
真是的,何苦回来!  他能死里逃生,该是一个统计学上的奇迹,纯属意外。他的家人们都被龙卷风卷走了。幸亏有远方的亲戚把他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抚养他长大。他们告诉他一些双亲的故事,拿一些古怪的照片给他看。其中有几张只照屋子。这栋房子居然是唯一存留下來的,真像是个大讽刺。为什么要回到这个满是灰尘的地方?  不过他终于还是回到了这里。走进空无一物的房间,轻轻地踮起脚尖,自己的呼吸声使他心虚。在这个房间里,
期刊
我父亲经常说:“倘若剽窃一本书,人们会谴责你为文抄公;然而倘若你剽窃十本书,人们会认为你是学者;倘若你剽窃三十本书,则是位杰出的学者。”  人们来来往往,生生死死,但书是不朽的。我小时候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本书,而不是成为作家。人可以像蚂蚁那样被杀死,作家也不难被杀死,但是书呢,不管你怎样试图对其进行系统的灭绝,也总会有一两本书伺机生存下来,继续在雷克雅内斯半岛、巴利亚多利德或者温哥华等地,在某个
期刊
“海拉”是一种生命力超强,在体外还能存活并不断繁衍的不死细胞。科学家利用这种细胞的超强生命力,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大批繁殖,广泛传播。大部分实验室里的离体细胞都来自“海拉”的繁殖。它参与了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研究与制备、众多抗癌药物的研发,还寄托着人类长生不老的终极幻想——既然细胞在体外的培养基环境中都能够不断繁衍,长生不死,那么人类只要找到其中的原因,不也可以像细胞一样长生不死吗?  因为在医学研究史
期刊
在今天的大城市生活,变成了一种在冒犯中穿行的艺术。作为一个在北京的外省青年,我在与同胞相处时经常发觉,尽管我们有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外表甚至是同样的童年,但更多时候,我们之间的不同远远超过那些和谐的时刻。如果要在酒桌上不闹翻脸,就得时常忍受彼此的冒犯,无论是针对你的出身、家乡还是性别。  3年前,上海地铁出了个“凤爪女”。一个下了班的女人,在上海的地铁里若无其事地啃着凤爪并吐出骨头,遭到指责之后,大
期刊
这些年,“网红”泛滥,这个词不仅指一张张审美趋同的美女脸,还有网红咖啡店、网红食物、网红打卡地点。最近有个新闻,短视频软件带红了杭州的粉黛乱子草,阿姨辛辛苦苦种了3年,3天就被赶来拍照的“网红”踩得七倒八歪,彻底毁了。  这乌泱乌泱赶来举着相机的人,比蝗虫还吓人。人们喜欢管这种行为叫“无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赶一波热点再说。  比“网红”更可怕的,是背后那些“无脑”的追随者。这种从众的习惯直接带
期刊
20岁出头的张爱玲肯定特别羡慕空巢青年。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围困,中断学业的张爱玲回到上海。父亲的家,她是回不去了,于是只好和姑姑一起,住到爱林登公寓的6楼65室。  张爱玲和姑姑一起住,一切都是AA制。  写信的时候,一面写,一面喝茶,信上滴了一滴茶,墨水洇开来成为一个大圆点。姑姑看见了,就笑话她,说要是被妈妈看见了,“还当是一滴眼泪”。张爱玲想要再抄一遍,姑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