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培養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责无旁贷。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呢? 本文提出可以从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造能力、体验创新乐趣、拓展音乐视野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创新 探索
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多变的表现手法、强烈的情感意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忽视音乐在学生的身心成长及创造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呢?
一、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要大胆改革。但我们不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不是说要创新,就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创新的音乐课被错误地理解为“玩”一样的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
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有所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加强音乐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独立教授基础知识,或者是训练音乐的基本技能,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音乐失去热情和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创新发展,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互动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能发挥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歌曲二声部演唱时,在熟练演唱第一声部和原有的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成十人一组,五人演唱一声部,另五人演唱二声部,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自己重新设计演唱形式。
三、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体验创新乐趣
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忽视。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会在歌词的改变上进行创新,二年级就可以在节奏上进行创新,三年级就能在音乐作品的旋律上进行改变,甚至是创新,四至六年级就可以创出独立新意的作品。这种创新的能力,要不间断地实践,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创作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以专业音乐的标准去要求与衡量其音乐作品,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评价学生的作品:既要横向参照其他同学的作品,又要纵向参照本人先前的作品,鼓励学生深入即兴创作学习与实践,或更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作出富有新意的成果。我认为,在音乐课堂的创作教育中,创新成果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稍微突破的。指的是在音乐曲调、歌词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同原型相比,有一定突破的创新成果;有一定程度的新意。曲调、内容、风格等某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有较为显著的创造。主要指音乐曲调、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或者扩展原曲的结构,或者通过简化,压缩结构。
五、拓宽音乐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是活力、是激情、是创造、是不断地追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研究,在音乐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开拓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远.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2011(06).
[2]陈小平.改革音乐课堂培养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1(03).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创新 探索
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多变的表现手法、强烈的情感意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忽视音乐在学生的身心成长及创造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呢?
一、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要大胆改革。但我们不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不是说要创新,就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创新的音乐课被错误地理解为“玩”一样的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
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有所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加强音乐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独立教授基础知识,或者是训练音乐的基本技能,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音乐失去热情和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创新发展,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互动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能发挥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歌曲二声部演唱时,在熟练演唱第一声部和原有的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成十人一组,五人演唱一声部,另五人演唱二声部,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自己重新设计演唱形式。
三、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体验创新乐趣
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忽视。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会在歌词的改变上进行创新,二年级就可以在节奏上进行创新,三年级就能在音乐作品的旋律上进行改变,甚至是创新,四至六年级就可以创出独立新意的作品。这种创新的能力,要不间断地实践,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创作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以专业音乐的标准去要求与衡量其音乐作品,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评价学生的作品:既要横向参照其他同学的作品,又要纵向参照本人先前的作品,鼓励学生深入即兴创作学习与实践,或更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作出富有新意的成果。我认为,在音乐课堂的创作教育中,创新成果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稍微突破的。指的是在音乐曲调、歌词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同原型相比,有一定突破的创新成果;有一定程度的新意。曲调、内容、风格等某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有较为显著的创造。主要指音乐曲调、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或者扩展原曲的结构,或者通过简化,压缩结构。
五、拓宽音乐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是活力、是激情、是创造、是不断地追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研究,在音乐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开拓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远.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2011(06).
[2]陈小平.改革音乐课堂培养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