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西电科大的学生们来了,快进来坐!”在陕西省蒲城县闫家村,78岁的皇玉林老人热情地招呼着同学们。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在“双百工程”帮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当地建起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闫家村的金银花示范基地便是其中一个,皇玉林一家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脱贫的。
  3000余支实践团队、3.8万名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连续走进三秦大地的乡村,面向“双百工程”对口支援县区的各个村镇,展开一系列扶贫攻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火热青春。
  “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也能为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让受帮扶的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在2019年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社会实践脱贫攻坚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向全省大学生发出号召。
  据了解,利用寒暑假举行的“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已在陕西大学生中举办3期。两年多来,这一被称为“创新性工程”的“双百工程”发动陕西103所高校利用特长和优势,“一对一”结对帮扶省内有脱贫攻坚任务的近百个县(区、市),使陕西省的百所高校始终站在扶贫攻坚的最前沿。
  依托各高校在“双百工程”中建立的帮扶渠道,“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围绕“人才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和城乡手拉手”5条主线,再次“开创性”地将在校大学生引向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今年,西电科大“打开扶贫长镜头,唱响扶贫正能量”影像扶贫实践团的大学生们来到闫家村,对金银花示范基地展开实地调研。他们拍摄下大量扶贫工作素材,记录扶贫的工作成果,还学习到了“接地气”的扶贫经验。
  大学生走进城乡基层、边远地区,在脱贫攻坚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真正感受到了责任、担当中的“青春之我”。为提升脱贫攻坚在大学生中的关注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频频亮相。
  以今年4月推出的“我为脱贫出创意”设计大赛为例:针对帮扶地区的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各校学生展开从平面到视频宣传片的创意设计,以及特色产品的销售竞赛。不到两个月,就有69所高校、1.1万余名学生累计提交作品2133件,其中269件创意作品被贫困地区采用,产品销售额达到64万余元。
  在咸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看来,下乡之行“最难忘的不是美丽的乡村风光,而是与一群孩子的相遇”。
  实践活动中,该校的成长阳光教育关爱团、乡约筑梦队来到淳化县的秦庄村。刚到这里,实践团成员就发现,村里的街道空荡荡的。村支书告诉他们,年轻的劳动力都去外面打工了,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出现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决定,将实践重点放在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提供教学、辅导作业等服务,“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排解他们的孤独”。
  组织晨读、辅导作业、课外锻炼、开故事会……几天相处下来,孩子们很快就没有了最初的羞涩。大学生们还根据孩子们学习上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补习。一个暑假下来,一声声亲切的“哥哥、姐姐”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在“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中,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各显神通”:涉农高校学子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村办企业展开农技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推广等扶持指导;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助貧困地区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师范类学子为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医学类高校学生开展医卫知识普及、流行疾病防治、健康检查;艺术院校学生带来“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节目巡回展演……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让贫困地区群众得到了切实帮扶。在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方寨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点负责人王宏武和当地群众就是直接受益者——“多所高校的实践团队为我们的樱桃设计了包装,让我们的‘方寨红’品牌樱桃越来越有模有样”。大学生们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接单发货,如何做售后服务,并助其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和运营。短短20多天,他们拿到300多个订单,销售额达两万多元。
其他文献
地处秦巴腹地,位于陕西南部的汉阴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是享誉世界的“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故里,享有油菜花乡、富硒之乡、陕菜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该县采取“强化双线推动、落实三项保障、实施三大举措”的“233”模式,从2016年秋季起在全市率先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把国学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中小学生汲取国学经典中的营养,已成为新
期刊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设立重点班、实验班,不得随意要求学校增加专题教育内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方案》要求,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培训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陕西师生通过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文艺汇演、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观影等活动向祖国告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青春朝气和拳拳之心,礼赞亲爱的祖国,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宝鸡市渭滨区职教中心举行了庆国庆文艺汇演,宝鸡市长岭中学举行以“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悦动青春、逐梦前行”为主题的庆祝国庆
期刊
9月16日至22日,陕西省教育系统开展2019年陕西省第六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9月17日,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全省各中小学校和高校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陆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  陕西理工大学在线上和线下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学校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网络安全宣传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从如何预防电脑病毒、国家网络安全法宣讲、
期刊
寸烛微光短,匠心师意长;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我的职业和我的学生是太阳最灿烂的一束光辉,我用心血呵护守望。”这是石泉县熨斗镇茨林教学点教师贾仕辅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诠释。贾老师三十六年如一日,执着而痴情地守望着他心中的那一束阳光,谱写了一曲乡村教师扎根山区促脱贫的动人之歌。  贾仕辅,1964年出生在石泉县熨斗镇板长村。该村地处石泉县最偏远的地区,土地贫瘠、闭塞偏僻、贫穷落后。为彻底改变童年苦涩
期刊
2019年7月,安康市汉滨区汉滨高级中学的张乐收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给整个家庭带来了阻断贫困的希望,张乐梦圆高考的背后是汉滨高级中学精准帮扶政策的成果体现,也是陕西省教育系统精准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把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建立精准化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机制为突破口,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落实“一
期刊
本刊讯 2019年9月20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校、委厅直属单位和中等职业学校157名党支部书记,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陈乃霞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同师生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各种矛盾问题更复杂,师生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工作任务更细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
期刊
一、“国师”黎锦熙  “国师”是一个古旧的称谓,这里姑且用之。黎锦熙早年在长沙第一师范担任历史教员时,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毛泽东后来成为国家主席,不忘旧缘,仍尊黎锦熙为“我的老师”。因此,我们称黎锦熙为“国师”。  黎锦熙,字邵西,湖南湘潭人,1890年2月出生,仅比毛泽东年长三岁多。他毕业于清末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一生从事文史教育和国语统一事业,著述甚丰。1931年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抗战爆发
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1年1月20日在京揭晓。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7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著名的教育家,1981年,他的著作一经引入,便在全国迅速掀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热”。38年后,重读他的经典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依然心潮澎湃,既为其深厚的教育情怀所感染,又感佩其扎实而丰富的教育实践。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苏霍姆林斯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把无私的爱播撒在儿童的心间,陪伴他们自由、快乐、幸福地成长。静心读读《给教师的建议》,追随着苏霍姆林斯基的脚步,我才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