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学生因不能控制情绪,给其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一些恶性事故:轻则手脚相向,同学关系紧张;重则打架、斗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在这些不良事件中,学生的情绪控制是一个重要因素。结合个人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加强学生的情绪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情绪;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对策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往往与个人的情绪控制有着重要的关系。学生情绪产生的两大途径既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学生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一)自身的原因——自我的焦虑
学生在学校学习,可能会有多方面的因素诱发学生焦虑,调节不当就会情绪失控。
诱发学生焦虑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性格因素:当个体内心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时,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是导致焦虑症的常见诱因。
2、躯体疾病: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
3、应激事件:既然焦虑是积极应激的本能,那么应激行为,包括应激准备是焦虑成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到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情绪低落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二)自身的原因——敏感神经
有的学生是属于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于所感知到的生活细节异于常人的高度敏感。他们通常能够察觉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细节。
这种敏感学生,还意味着他们能够意识到,人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哪怕是十分细微的意义和后果。因此,敏感的学生会在做出行动的时候考虑多种可能的后果和选择,表现的较为谨慎,有时他们也因此显得犹豫不决,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同时,高敏感的人对自己的情绪也十分敏感,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内在情绪状态,在面对痛苦,难过以及一些生理上的一些反应时,高敏感的人通常会有更明显的情绪反应。
二、学生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外在的因素——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情绪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別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然后,将这种心境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染与父母同样的心境,而且彼此相互强化。形成家庭心理氛围的反馈和网络结构。如果父母两人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有些学生情绪失控,这与家庭成员的不和睦,与生长在经常吵架、赌气、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外在的因素——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因素:高中生经常会面临班级的调整:高一下半学期的尖子班和普通班分班;高二年级的文理科分班;高三每次联考后的培优对象调整,随着班级调整,宿舍也不断地调整,周围的同学老师也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人们遭遇外界环境的变化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从而引发了焦虑症。
三、学生情绪的管理对策
(一)自我想象控制法
自我想象控制法。在班级生活中,同学之间往往由于言语不和引起心理冲突,甚至造成愤怒情形的出现。在班级工作中,教育学生当他对另一同学感到失望、愤怒甚至恼恨时,应该放松自己,多想同学的优点及对自己的帮助,或者想象一下冲突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理智地采取行为。防止一时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二)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即当同学之间发生误解和言语冲突时,提醒自己:“没关系,他是误解我了。”“一定不要发脾气”“沉住气,我不和他计较”等等。长期这样坚持,能克服一时冲动,避免恶性冲突的发生,增强同学间感情。
(三)自控与他控相结合的方法。
控制消极激情,对于某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光靠上述两种方法还不足以奏效。这就需要外界的提醒和帮助。助控即“听人劝”。当学生爆发消极激情时,旁边同学对他进行劝导或将其转移环境,转移注意力,从而控制消极激情的发生。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快乐有趣,宽松自主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家庭主要成员在这个群体中共同交流,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良好的家庭氛围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相互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五)寓教于乐的学校环境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述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兴趣------快乐情绪来进行学习。不能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样的学生才自信,不敏感,能够很好的适应周围复杂变化的环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并影响他们的心态和情绪。好情绪是一副良药,它可以让学生用理智的思维去面对眼前出现的。面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境遇,学生如何控制情绪,已成为一门值得学习和修炼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江可达.益智情绪学.[M].人民出版社,2008:101—102。
[2] 卢红.重建情绪和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64-74。
[3] 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17_19。
关键词:学生情绪;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对策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往往与个人的情绪控制有着重要的关系。学生情绪产生的两大途径既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学生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一)自身的原因——自我的焦虑
学生在学校学习,可能会有多方面的因素诱发学生焦虑,调节不当就会情绪失控。
诱发学生焦虑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性格因素:当个体内心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时,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是导致焦虑症的常见诱因。
2、躯体疾病: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
3、应激事件:既然焦虑是积极应激的本能,那么应激行为,包括应激准备是焦虑成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应激行为的强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刺激到反应的错误联结,或者程度的控制不当,使应激准备过程中积累或调用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持续紧张、心慌、情绪低落等,影响到后续行为,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二)自身的原因——敏感神经
有的学生是属于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于所感知到的生活细节异于常人的高度敏感。他们通常能够察觉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细节。
这种敏感学生,还意味着他们能够意识到,人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哪怕是十分细微的意义和后果。因此,敏感的学生会在做出行动的时候考虑多种可能的后果和选择,表现的较为谨慎,有时他们也因此显得犹豫不决,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同时,高敏感的人对自己的情绪也十分敏感,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内在情绪状态,在面对痛苦,难过以及一些生理上的一些反应时,高敏感的人通常会有更明显的情绪反应。
二、学生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
(一)外在的因素——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情绪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別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然后,将这种心境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染与父母同样的心境,而且彼此相互强化。形成家庭心理氛围的反馈和网络结构。如果父母两人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有些学生情绪失控,这与家庭成员的不和睦,与生长在经常吵架、赌气、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外在的因素——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因素:高中生经常会面临班级的调整:高一下半学期的尖子班和普通班分班;高二年级的文理科分班;高三每次联考后的培优对象调整,随着班级调整,宿舍也不断地调整,周围的同学老师也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人们遭遇外界环境的变化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从而引发了焦虑症。
三、学生情绪的管理对策
(一)自我想象控制法
自我想象控制法。在班级生活中,同学之间往往由于言语不和引起心理冲突,甚至造成愤怒情形的出现。在班级工作中,教育学生当他对另一同学感到失望、愤怒甚至恼恨时,应该放松自己,多想同学的优点及对自己的帮助,或者想象一下冲突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理智地采取行为。防止一时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二)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即当同学之间发生误解和言语冲突时,提醒自己:“没关系,他是误解我了。”“一定不要发脾气”“沉住气,我不和他计较”等等。长期这样坚持,能克服一时冲动,避免恶性冲突的发生,增强同学间感情。
(三)自控与他控相结合的方法。
控制消极激情,对于某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光靠上述两种方法还不足以奏效。这就需要外界的提醒和帮助。助控即“听人劝”。当学生爆发消极激情时,旁边同学对他进行劝导或将其转移环境,转移注意力,从而控制消极激情的发生。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快乐有趣,宽松自主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家庭主要成员在这个群体中共同交流,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良好的家庭氛围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相互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五)寓教于乐的学校环境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述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兴趣------快乐情绪来进行学习。不能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时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寓教于乐”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样的学生才自信,不敏感,能够很好的适应周围复杂变化的环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并影响他们的心态和情绪。好情绪是一副良药,它可以让学生用理智的思维去面对眼前出现的。面对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境遇,学生如何控制情绪,已成为一门值得学习和修炼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江可达.益智情绪学.[M].人民出版社,2008:101—102。
[2] 卢红.重建情绪和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64-74。
[3] 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17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