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酒店员工流动过大,流失率高是酒店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造成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很多,如何减少酒店员工流失成为困扰酒店管理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南充万泰大酒店为例分析其在减少酒店员工流失的具体方法,探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减少酒店员工流失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 酒店业 员工流失 南充
酒店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也就是促进人在企业中的健康发展问题。据统计,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等地区的员工流动率在30%左右,有的饭店甚至达到45%。由于员工流动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并加重了员工的危机感,由于员工很难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对外形象,最终加大了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1 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
1.1 酒店的管理体制不科学。酒店员工最关心的三要素即职业发展机会、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以及良好的工资报酬。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面对长期繁重的服务会产生厌倦,如果加上没有发展机会以及晋升无望的时候,员工就会力求更好的发展而另谋高就。此外,酒店与员工之间的不协调和不统一最终拉开了员工与酒店之间的距离,使得很多员工有机会就离开酒店。
1.2 社会观念存在的误区。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酒店行业是“伺候人”、“吃青春饭”的,过了35岁,特别是女性,就必须面临转岗、转行的问题;这使许多年轻的酒店核心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当时机成熟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所以许多员工缺乏一种对酒店行业工作的兴趣,只是为了生存而选择这份工作,自然难以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也是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很多酒店,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酒店并没有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劳动保障。很多酒店的员工构成中,正式员工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是临时工,一旦酒店的效益不好,就要大批裁员,保障更无从谈起。尽管有的酒店给员工提供了三险保障,但当员工离开酒店,在新工作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保险金的续交也成了难题。
1.4 酒店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世界知名品牌的饭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国内酒店业市场,中外酒店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剧。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如四季、假日、香格里拉、万豪等集团实行本土化人才策略,酒店业中有丰富實践经验的员工是他们挖掘的对象;但同时也出现了酒店员工浪费的现象,有的员工为了追逐高薪,不惜在外资酒店“高职低就”。
1.5 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原来的沟通往往是上级将意见传达下来让员工去执行,员工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和抱怨通过政策的沟通渠道传达上去。在很多时间里,即便通过其他方式传达上去也会受到批评和指责,加上酒店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进员工的继续学习和深造,当流失一些核心员工时,酒店就会措手不及并陷入恶性循环。
2 以南充万泰大酒店为例探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减少酒店业员工流失的作用
南充万泰大酒店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系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定的四星级豪华商务酒店,也是南充市建立最早的高星级酒店之一,现有员工384人,建有党支部1个,党员25人,其中中层干部党员14人,普通员工党员11人。党员分布在酒店的9个部门,在酒店工作的时间平均为7.45年,员工流失率控制在年平均10%以内。笔者通过口头调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酒店包括全部党员在内的246人进行调查。在征得酒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在酒店内部选取一定数量的人员,共发放21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8份,收回有效问卷202份,得出如下统计结果(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职位、政治面貌的分析
■
2.1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结合酒店实际,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万泰大酒店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中国梦、万泰梦、我的梦”活动,树立“酒店有效益、员工得实惠”的利益观。由于党员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比较高的思想觉悟,因此,万泰大酒店党支部书记和总经理表示在招聘中偏向于招聘党员。酒店党员中层干部分别在酒店现有的9个部门,党员员工在一线也均是业务骨干,党员的带头作用在企业员工中得到普遍认同,大多数员工认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很重要(表2),使员工有温馨的家庭感觉,员工流动自然减少。调查结果显示,有36.6%的人表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非常重要,有33.7%的人表示比较重要,还有29.7%的人认为不重要。表明了有近70%的人认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重要的,其中普通员工的数量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0%。这一结果反映了员工对于酒店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较为深刻。
2.2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参与管理,健全管理机制 万泰大酒店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加强了党建基础设施和规范化建设。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并合理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体现在制度的不断完善,酒店自成立党支部起就不断完善制度化管理,党员活动日、党组织生活、党员定期学习,是酒店每个党员都要参加的活动。在组织活动中酒店采用了多种形式结合的手段,不仅使党员受到了教育,同时邀请非党员员工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既稳定党员队伍,又扩大党员队伍(见表3)。酒店为了保障党组织建设统筹和兼顾,还建立了党组织、工会和团组织。另外,酒店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培训并给予获胜者奖励,从而形成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机制。酒店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采用物质激励的手段,而且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精神激励。努力在酒店员工中培育“只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在工作中投入满腔热忱,就会在酒店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效实现自身的价值”的理念。 表3 您所知或参加过的党员学习活动
■
2.3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引入酒店管理工作过程以后,酒店对企业文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探析,认为在研究对象、工作核心、工作内容上都有相似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万泰大酒店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培育中,成为酒店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让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无形中发挥作用,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万泰大酒店采用在党支部的指导下的“过三关、受五训”的用人制度,将酒店的价值观念、酒店的企业精神等渗透到员工心中,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設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酒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并树立酒店良好的形象,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针对重在服务的本质特征要求党员干部和员工做到“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并树立“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细心周到”的服务宗旨。为了激发员工为公司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应当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落实岗位工作职责。在党支部和总经理带领下形成独特的短信文化以强化企业文化的感染力。
酒店中有49%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各级面试中遇到有关党的知识的提问,在81.2%的员工及管理岗位上设立了党员示范岗,65.8%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知晓廉洁文化进入酒店并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情况,57.4%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相信服务顾客就是为人民服务,83.7%的员工及管理人员认为班组文化应与学习型党小组的建立相融合,近90%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相信党组织建设对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结果反映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助于不断提升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工作能力。(见表4)
表4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情况
■
2.4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因此员工除了需要理论知识外,更多时候倾向于活动实际利益和获得短期收效的教育内容。员工不仅要为企业效力,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在工作中学习必要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获得成就感而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才。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纯粹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制度、设施、活动场地、经费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党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带动万泰大酒店加强对员工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对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同时优化企业工作环境,创造员工自我实现的良好条件。在酒店组建的党建工作“学习工程”中成立万泰大讲堂,开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酒店在员工中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发明创造、岗位练兵等群众性生产技术竞技活动,着力营造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见表5)。
表5 您所在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内容
■
2.5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增进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拓展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从表6可以看出,酒店员工更倾向于随时互动,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因而短信平台与互联网成为他们的首选沟通方式,而充满温情的聚餐也是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彼此了解、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激励方式中物质奖励依然是最有效的方式,带有精神激励的性质的带薪休假和上光荣榜也是员工得到奖励和群体认同的主要方式。万泰大酒店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以及择优的原则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为了能更好的为酒店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应当积极培养和鼓励员工成才。对于酒店发展和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分配原则、晋级加薪、岗位安排等问题全员公开以加强酒店的民主管理,从而使得员工进行广泛的参与和监督。由于此举动表达了对员工主人翁地位的尊重从而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酒店广泛开辟了反映员工心声、意见的渠道,动员并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酒店发展的讨论、制定和修改,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并将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酒店相信只有在公开、公正、公平的体制机制下才能有效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酒店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也才能顺利开展。
万泰大酒店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建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酒店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加强酒店内部沟通,形成了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和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从而减少了员工的不正常流失。几年来万泰大酒店的员工流失率仅为10%左右,实践证明:加强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减少员工流失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并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把这一工作方法推广到其他非公经济组织中去,也一定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军.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关系探讨[J].人民论坛,2010(305):252-253.
[2]王思平.探讨我国酒店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9(2).
[3]董鸿安.酒店员工职业倦怠及其双向调节[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
课题项目:南充市社科联课题,编号:NC2012B004。
作者简介:刘志祥(1963-),男,四川南充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理论研究。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 酒店业 员工流失 南充
酒店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也就是促进人在企业中的健康发展问题。据统计,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等地区的员工流动率在30%左右,有的饭店甚至达到45%。由于员工流动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并加重了员工的危机感,由于员工很难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而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对外形象,最终加大了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1 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
1.1 酒店的管理体制不科学。酒店员工最关心的三要素即职业发展机会、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以及良好的工资报酬。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面对长期繁重的服务会产生厌倦,如果加上没有发展机会以及晋升无望的时候,员工就会力求更好的发展而另谋高就。此外,酒店与员工之间的不协调和不统一最终拉开了员工与酒店之间的距离,使得很多员工有机会就离开酒店。
1.2 社会观念存在的误区。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酒店行业是“伺候人”、“吃青春饭”的,过了35岁,特别是女性,就必须面临转岗、转行的问题;这使许多年轻的酒店核心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当时机成熟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所以许多员工缺乏一种对酒店行业工作的兴趣,只是为了生存而选择这份工作,自然难以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也是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很多酒店,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酒店并没有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劳动保障。很多酒店的员工构成中,正式员工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是临时工,一旦酒店的效益不好,就要大批裁员,保障更无从谈起。尽管有的酒店给员工提供了三险保障,但当员工离开酒店,在新工作没有落实的情况下,保险金的续交也成了难题。
1.4 酒店之间的竞争加剧。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世界知名品牌的饭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国内酒店业市场,中外酒店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剧。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如四季、假日、香格里拉、万豪等集团实行本土化人才策略,酒店业中有丰富實践经验的员工是他们挖掘的对象;但同时也出现了酒店员工浪费的现象,有的员工为了追逐高薪,不惜在外资酒店“高职低就”。
1.5 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原来的沟通往往是上级将意见传达下来让员工去执行,员工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和抱怨通过政策的沟通渠道传达上去。在很多时间里,即便通过其他方式传达上去也会受到批评和指责,加上酒店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进员工的继续学习和深造,当流失一些核心员工时,酒店就会措手不及并陷入恶性循环。
2 以南充万泰大酒店为例探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减少酒店业员工流失的作用
南充万泰大酒店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系四川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定的四星级豪华商务酒店,也是南充市建立最早的高星级酒店之一,现有员工384人,建有党支部1个,党员25人,其中中层干部党员14人,普通员工党员11人。党员分布在酒店的9个部门,在酒店工作的时间平均为7.45年,员工流失率控制在年平均10%以内。笔者通过口头调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酒店包括全部党员在内的246人进行调查。在征得酒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在酒店内部选取一定数量的人员,共发放21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8份,收回有效问卷202份,得出如下统计结果(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职位、政治面貌的分析
■
2.1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结合酒店实际,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万泰大酒店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中国梦、万泰梦、我的梦”活动,树立“酒店有效益、员工得实惠”的利益观。由于党员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比较高的思想觉悟,因此,万泰大酒店党支部书记和总经理表示在招聘中偏向于招聘党员。酒店党员中层干部分别在酒店现有的9个部门,党员员工在一线也均是业务骨干,党员的带头作用在企业员工中得到普遍认同,大多数员工认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很重要(表2),使员工有温馨的家庭感觉,员工流动自然减少。调查结果显示,有36.6%的人表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非常重要,有33.7%的人表示比较重要,还有29.7%的人认为不重要。表明了有近70%的人认为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重要的,其中普通员工的数量占所有调查对象的80%。这一结果反映了员工对于酒店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较为深刻。
2.2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参与管理,健全管理机制 万泰大酒店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加强了党建基础设施和规范化建设。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并合理利用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体现在制度的不断完善,酒店自成立党支部起就不断完善制度化管理,党员活动日、党组织生活、党员定期学习,是酒店每个党员都要参加的活动。在组织活动中酒店采用了多种形式结合的手段,不仅使党员受到了教育,同时邀请非党员员工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既稳定党员队伍,又扩大党员队伍(见表3)。酒店为了保障党组织建设统筹和兼顾,还建立了党组织、工会和团组织。另外,酒店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培训并给予获胜者奖励,从而形成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机制。酒店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采用物质激励的手段,而且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精神激励。努力在酒店员工中培育“只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在工作中投入满腔热忱,就会在酒店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效实现自身的价值”的理念。 表3 您所知或参加过的党员学习活动
■
2.3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引入酒店管理工作过程以后,酒店对企业文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探析,认为在研究对象、工作核心、工作内容上都有相似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万泰大酒店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培育中,成为酒店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让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无形中发挥作用,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万泰大酒店采用在党支部的指导下的“过三关、受五训”的用人制度,将酒店的价值观念、酒店的企业精神等渗透到员工心中,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設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酒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并树立酒店良好的形象,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针对重在服务的本质特征要求党员干部和员工做到“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并树立“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细心周到”的服务宗旨。为了激发员工为公司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应当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落实岗位工作职责。在党支部和总经理带领下形成独特的短信文化以强化企业文化的感染力。
酒店中有49%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在各级面试中遇到有关党的知识的提问,在81.2%的员工及管理岗位上设立了党员示范岗,65.8%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知晓廉洁文化进入酒店并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情况,57.4%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相信服务顾客就是为人民服务,83.7%的员工及管理人员认为班组文化应与学习型党小组的建立相融合,近90%的员工及管理人员相信党组织建设对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结果反映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助于不断提升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工作能力。(见表4)
表4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情况
■
2.4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因此员工除了需要理论知识外,更多时候倾向于活动实际利益和获得短期收效的教育内容。员工不仅要为企业效力,同时也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在工作中学习必要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获得成就感而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才。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纯粹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制度、设施、活动场地、经费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党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带动万泰大酒店加强对员工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对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同时优化企业工作环境,创造员工自我实现的良好条件。在酒店组建的党建工作“学习工程”中成立万泰大讲堂,开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酒店在员工中经常开展劳动竞赛、发明创造、岗位练兵等群众性生产技术竞技活动,着力营造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见表5)。
表5 您所在酒店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内容
■
2.5 酒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体现于增进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拓展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从表6可以看出,酒店员工更倾向于随时互动,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因而短信平台与互联网成为他们的首选沟通方式,而充满温情的聚餐也是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彼此了解、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激励方式中物质奖励依然是最有效的方式,带有精神激励的性质的带薪休假和上光荣榜也是员工得到奖励和群体认同的主要方式。万泰大酒店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以及择优的原则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为了能更好的为酒店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应当积极培养和鼓励员工成才。对于酒店发展和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分配原则、晋级加薪、岗位安排等问题全员公开以加强酒店的民主管理,从而使得员工进行广泛的参与和监督。由于此举动表达了对员工主人翁地位的尊重从而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酒店广泛开辟了反映员工心声、意见的渠道,动员并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酒店发展的讨论、制定和修改,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并将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酒店相信只有在公开、公正、公平的体制机制下才能有效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酒店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也才能顺利开展。
万泰大酒店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建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酒店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加强酒店内部沟通,形成了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和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从而减少了员工的不正常流失。几年来万泰大酒店的员工流失率仅为10%左右,实践证明:加强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减少员工流失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并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把这一工作方法推广到其他非公经济组织中去,也一定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军.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关系探讨[J].人民论坛,2010(305):252-253.
[2]王思平.探讨我国酒店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9(2).
[3]董鸿安.酒店员工职业倦怠及其双向调节[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
课题项目:南充市社科联课题,编号:NC2012B004。
作者简介:刘志祥(1963-),男,四川南充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