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为患者解除痛苦。方法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术前护理:主要是生命征、饮食、心理的护理。注意产征的观察。环境一定要安静,避光、测腰围,了解腹水的情况。术后护理:基础护理是主要,血压、尿量的观察更重要。产后还必须观察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精心的观察及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经过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心电监护、记出入量、抗感染、降压、扩容利尿、吸氧等有效的抢救护理,血压从210/100 mm Hg降至150/90 mm Hg、尿量正常,无头晕、眼花,四肢及眼睑水肿明显消退,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肾病综合征;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是产科引起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一般轻中度妊高征对患者的影响较易为控制,但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的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2014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1例孕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主诉:孕34周,因头晕眼花、胸闷气急、四肢及眼睑水肿于2014年2月14日入院,查体:神清,血压210/100 mm Hg,尿蛋白(+++),四肢水肿(+++),HR 118次/min,律齐,腹部闻及移动性浊音;B超提示:腹腔积液;孕妇单胎头位,孕周为34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律不齐。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3.1g/L,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均升高,少尿。以“孕1产0孕34周重度子痫前期”收人我院产科。给予高频吸氧,心电监护,24 h出入量监测,解痉降压、扩容、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因血压过高,肾功能损害(24 h有尿200 ml)必须立即终止妊娠。术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记出入量,抗感染、降压、扩容利尿、吸氧,配合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12天后病情平稳好转出院。
2 护理观察
2.1 术前护理 派专人守护,提供整体护理措施。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因腹水)室内置深色窗帘遮光,保持安静、空气流通。一切操作集中,避免过多扰动及一切外来刺激以防诱发抽搐。注意胎心音变化,每1 h听一次。
2.1.1 饮食护理 选择多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高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蛋、奶、等;保证充足的铁和钙剂,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
2.1.2 心理护理 由于妊娠和疾病可能引起身体出现严重症状,且胎儿不足月,感到恐惧、悲观失望,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使其对我们的治疗有信心,同时要患者接受提早结束妊娠的重要性,并告之有可能危及胎儿生命的可能性,并积极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紧张、恐惧、疲劳等不良刺激易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2.1.3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认真听取和观察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悸等症状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的变化,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注意先兆早产的症状(如:宫缩、见红及胎膜早破等),一旦有临产征象,做好及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同时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每日测尿蛋白,测腹围、体重,了解腹水的增长情况和肾功能代偿情况。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12 h后可改半卧位,腹部压沙袋6 h,麻醉未清醒前禁食,6 h后可进流质,半流质(排气后),软食(通便后),由于术后子宫收缩痛及切口的疼痛,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要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或给患者戴墨镜,医务人员动作轻柔,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相对集中,清除诱发抽搐的刺激因素,并且注意保暖和少动。
2.2.2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病人可出现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使病人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多给予关心,视病人为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并向家属及病人解释重度妊高征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及转归,以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2.2.3 药物护理 术后应用降压药、利尿剂、西地兰等,我们应掌握药物的用法,按医嘱准确给药,一些降压药降压速度过快,故开始剂量要小(如硝普钠)以免引起低血压,并严密观察血压,应用利尿药后,应记录24 h尿量,尿量过多应及时报告医生,西地兰静脉推注时要慢,至少5 min以上,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2.2.4 吸氧护理 氧流量4~6 L/min,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注意患者吸氧的有效指标,有无改善,保持呼吸道通畅。
2.2.5 必要时的有创监测 患者因妊高征和肾脏疾病,大量的胸腹腔积液,而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应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下,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的总量和滴速,持续监测心率,每小时测尿量,如发现心率>120次/min或<40次/min,胸闷气促CVP>12 cmH2O,尿量<30 ml/h应及时报告医生。
2.2.6 各种指标的密切观察 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太大,舒张压控制在95~100 mm Hg较为理想,下降过快,可能促使发生子痫及脑血管意外,患者产后仍有可能发生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危险,故护理人员仍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因合并肾病综合征,故产后仍应定时测尿蛋白,做蛋白定量,记录24 h尿量,并按医嘱定时送检尿常规,由于扩容、利尿剂的应用应注意电解质是否异常,及时抽取血电解质,根据报告及时补充电解质。
2.2.7 胸腹水护理 患者因有严重的胸腹水,要定期测体重、腰围,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每天测尿蛋白,了解腹水情况和肾功能情况。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受压,定时翻身,同时保持舒适和耐受的体位,放腹水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速度要慢,一次放腹水要<3000 ml,放腹水后腹部要放置沙袋,以免腹压骤降引起的低血压。
2.2.8 产后护理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的量、性质、色泽等均应使用聚血盆来进行准确测量和观察。在产后2小时,要每30分钟按摩1次子宫,注意子宫的高度和硬度,如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以防产后出血。
2.2.9 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早晚两次的基础生活护理,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使患者拥有一个舒适的感觉,同时又预防感染,避免引起并发症。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以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2.2.10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要营养、合理,要做运动,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疲劳。指导患者观察恶露量、颜色和气味等情况做好新生儿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子宫复旧情况禁止同房一个月,做好避孕措施,定期复诊。从这例妊高征合并腎病综合征的病例可见,护士面对这种重症患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观察技术,能够及早、及时的发现异常病情,通过加强手术护理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佩琦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2]李春梅 重度妊高征护理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24(12B):441329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肾病综合征;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是产科引起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一般轻中度妊高征对患者的影响较易为控制,但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的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2014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1例孕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主诉:孕34周,因头晕眼花、胸闷气急、四肢及眼睑水肿于2014年2月14日入院,查体:神清,血压210/100 mm Hg,尿蛋白(+++),四肢水肿(+++),HR 118次/min,律齐,腹部闻及移动性浊音;B超提示:腹腔积液;孕妇单胎头位,孕周为34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律不齐。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3.1g/L,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均升高,少尿。以“孕1产0孕34周重度子痫前期”收人我院产科。给予高频吸氧,心电监护,24 h出入量监测,解痉降压、扩容、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因血压过高,肾功能损害(24 h有尿200 ml)必须立即终止妊娠。术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记出入量,抗感染、降压、扩容利尿、吸氧,配合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12天后病情平稳好转出院。
2 护理观察
2.1 术前护理 派专人守护,提供整体护理措施。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因腹水)室内置深色窗帘遮光,保持安静、空气流通。一切操作集中,避免过多扰动及一切外来刺激以防诱发抽搐。注意胎心音变化,每1 h听一次。
2.1.1 饮食护理 选择多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高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蛋、奶、等;保证充足的铁和钙剂,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
2.1.2 心理护理 由于妊娠和疾病可能引起身体出现严重症状,且胎儿不足月,感到恐惧、悲观失望,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使其对我们的治疗有信心,同时要患者接受提早结束妊娠的重要性,并告之有可能危及胎儿生命的可能性,并积极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紧张、恐惧、疲劳等不良刺激易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2.1.3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认真听取和观察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悸等症状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的变化,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注意先兆早产的症状(如:宫缩、见红及胎膜早破等),一旦有临产征象,做好及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同时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每日测尿蛋白,测腹围、体重,了解腹水的增长情况和肾功能代偿情况。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12 h后可改半卧位,腹部压沙袋6 h,麻醉未清醒前禁食,6 h后可进流质,半流质(排气后),软食(通便后),由于术后子宫收缩痛及切口的疼痛,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要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或给患者戴墨镜,医务人员动作轻柔,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相对集中,清除诱发抽搐的刺激因素,并且注意保暖和少动。
2.2.2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病人可出现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使病人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多给予关心,视病人为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并向家属及病人解释重度妊高征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及转归,以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2.2.3 药物护理 术后应用降压药、利尿剂、西地兰等,我们应掌握药物的用法,按医嘱准确给药,一些降压药降压速度过快,故开始剂量要小(如硝普钠)以免引起低血压,并严密观察血压,应用利尿药后,应记录24 h尿量,尿量过多应及时报告医生,西地兰静脉推注时要慢,至少5 min以上,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2.2.4 吸氧护理 氧流量4~6 L/min,使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注意患者吸氧的有效指标,有无改善,保持呼吸道通畅。
2.2.5 必要时的有创监测 患者因妊高征和肾脏疾病,大量的胸腹腔积液,而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应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下,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的总量和滴速,持续监测心率,每小时测尿量,如发现心率>120次/min或<40次/min,胸闷气促CVP>12 cmH2O,尿量<30 ml/h应及时报告医生。
2.2.6 各种指标的密切观察 对血压的控制波动不能太大,舒张压控制在95~100 mm Hg较为理想,下降过快,可能促使发生子痫及脑血管意外,患者产后仍有可能发生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危险,故护理人员仍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因合并肾病综合征,故产后仍应定时测尿蛋白,做蛋白定量,记录24 h尿量,并按医嘱定时送检尿常规,由于扩容、利尿剂的应用应注意电解质是否异常,及时抽取血电解质,根据报告及时补充电解质。
2.2.7 胸腹水护理 患者因有严重的胸腹水,要定期测体重、腰围,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每天测尿蛋白,了解腹水情况和肾功能情况。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受压,定时翻身,同时保持舒适和耐受的体位,放腹水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速度要慢,一次放腹水要<3000 ml,放腹水后腹部要放置沙袋,以免腹压骤降引起的低血压。
2.2.8 产后护理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的量、性质、色泽等均应使用聚血盆来进行准确测量和观察。在产后2小时,要每30分钟按摩1次子宫,注意子宫的高度和硬度,如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以防产后出血。
2.2.9 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早晚两次的基础生活护理,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使患者拥有一个舒适的感觉,同时又预防感染,避免引起并发症。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以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2.2.10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要营养、合理,要做运动,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疲劳。指导患者观察恶露量、颜色和气味等情况做好新生儿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子宫复旧情况禁止同房一个月,做好避孕措施,定期复诊。从这例妊高征合并腎病综合征的病例可见,护士面对这种重症患者,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观察技术,能够及早、及时的发现异常病情,通过加强手术护理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佩琦主编《妇产科护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2]李春梅 重度妊高征护理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24(12B):44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