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谈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知识,首先从四个方面谈了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其次讲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三个主要渠道;最后讲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需要注意它的策略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渠道;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数学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好更持久。
1.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体系与发展途径。它持续不断、成就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远古以至宋、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光是历代的数学著作就有2000种以上,无论是汉代的《九章算术》,北周甄鸾的《五曹算经》,还是明代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清代梅文晁的《勿庵历算全书》等,这些辉煌的数学成果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重要表征。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可以简单介绍我国数学史以及近代数学家光辉业绩的内容,例如:刘徽、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华罗庚的优选法,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事件的讲授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是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题材。
(2)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主张: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
(3)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陶冶情操。数学中处处体现着美,它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有数学表示中的符号美,有数学概念的抽象、统一美,有结构系统的简单、协调美,有数学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还有数学中的奇异美、神秘美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4)培养学生的意志与毅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数学是一门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学科,初高中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碍。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遇到阻碍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过程,不放弃、不抛弃、不投降,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树立学生意志、拼搏、进取等优秀心理品质的过程。通过数学教学,磨炼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自觉地确定奋斗目标,不断推动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
(1)课堂讲授中渗透。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例如在讲到二项式定理时,可以介绍“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的数学研究成果之一,它的发现远早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成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课外活动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比如开展分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竞争、协作能力。
(3)作业、试题中渗透。数学习题中经常会出现材料最省、费用最低、成本最少等一类节能减耗问题,这类最值问题是渗透节约思想的好素材。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3.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要讲究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地有机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教育局)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渠道;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并试图回答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较之其他学科,数学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其效果更好更持久。
1.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体系与发展途径。它持续不断、成就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远古以至宋、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光是历代的数学著作就有2000种以上,无论是汉代的《九章算术》,北周甄鸾的《五曹算经》,还是明代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清代梅文晁的《勿庵历算全书》等,这些辉煌的数学成果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重要表征。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可以简单介绍我国数学史以及近代数学家光辉业绩的内容,例如:刘徽、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华罗庚的优选法,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事件的讲授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是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题材。
(2)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主张:来源于实践并回到实践。
(3)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陶冶情操。数学中处处体现着美,它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有数学表示中的符号美,有数学概念的抽象、统一美,有结构系统的简单、协调美,有数学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还有数学中的奇异美、神秘美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4)培养学生的意志与毅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数学是一门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学科,初高中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碍。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遇到阻碍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过程,不放弃、不抛弃、不投降,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树立学生意志、拼搏、进取等优秀心理品质的过程。通过数学教学,磨炼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自觉地确定奋斗目标,不断推动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
(1)课堂讲授中渗透。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例如在讲到二项式定理时,可以介绍“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的数学研究成果之一,它的发现远早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成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课外活动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比如开展分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竞争、协作能力。
(3)作业、试题中渗透。数学习题中经常会出现材料最省、费用最低、成本最少等一类节能减耗问题,这类最值问题是渗透节约思想的好素材。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3.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要讲究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地有机渗透,使数学教学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技巧所构成的智力因素系统内,而应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