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经》作为中国古典哲学典籍之最,外译量浩如烟海,仅此于《圣经》。“道”字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中外译者在“道”的英译问题上角度不同,策略各异。本文旨在对一定历史时期《道德经》多译本中“道”字的英译进行定量分析,探究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深刻社会历史根源
【关键词】:《道德经》;“道”;定量分析;翻译策略
1.引言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共81章。前37章讲“道”,通篇共出现74回,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陈鼓应,1984)。 “道”乃万物之宗,天地万物由道而生;反者道之动,道是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无为之道强调顺其自然;道亦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张立文,1988)。中外译者在翻译“道”字时,采用了异化或归化不同额策略,或兼而有之。“道”字五花八门的译法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道德经》研究综述
纵观近十年中国知网所录《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的期刊论文,不难发现此类研究主要关注如下:
2.1 评价影响甚大的单译本
单译本的研究主要针对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从知网检索关键词发现近十年约有10篇具有代表性的这类论文研究。
2.2 运用某一翻译理论,对比分析多个译本
此类研究检索标题和关键词约有27 篇。例如,王越西(2012)运用生态翻译理论解读亚瑟·韦利的译本,认为其充分彰显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
2.3 多角度评析多个译本
马捷(2014)选取了 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作为语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模式,采取多维视角在机辅翻译和语料库技术广泛运用的基础上,以更直观的数据对多译本进行定量研究,极大丰富了典籍英译研究的视野。
2.4 “道”等文化负载词的研究
“道”字英译研究的论文超过半数。杨慧林(2009)在《怎一个道字了得》中探讨了“道”字的翻译历史及现象。崔大志(2010)在《老子〈道德经〉英译若干重要词汇辨析》中对 “道”等高频词的翻译在回归其最初本义的基础之上做了深入的研究。
3.研究方法与分析数据
3.1 AntConc数据检索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在对CNKI中《道德经》译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要确定相关文献选入标准。笔者的首次检索词是“《道德经》翻译”,匹配项为“精确”。在限定搜索时间方面,参考辛红娟等(2008)关于《道德经》翻译的三次高潮和统计出的各版本的翻译时间,二次搜索关键詞为“道德经英译研究”或“《道德经》中‘道’的英译研究”。对 “道”字英译进行数据统计时,借鉴了许文涛(2015)在《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中建立的62个版本英译《道德经》第一章的语料库,其时间跨度为122年,即从1884年至2006年。
3.2 相关数据统计
为了充分完善研究成果,笔者补充了1868年到1884年比较主流的9个《道德经》英译本第一章语料,利用AntConc检索软件对其余九个版本英译本第一章“道”字的翻译进行检索和统计,这样研究成果就是基于1868年到2006年主流的71个英译本中“道”字英译的研究数据了,结果如下:
“道”的英译 频率
Tao 82例
Way way 38例
Dao 14例
Path 3例
Principle Existence Reason God Providence Finite Infinity Tau Nature Direction Spirit Road Guiding The flow of the universe Ineffable 1例
此外,本文利用AntConc软件将许渊冲,辜正坤,林语堂,韦利等主流译者的译本导入AntConc组成一个小型自建语料库,检索“道”字英译结果如下:
许渊冲
The divine law(69次)The vale spirit(2次)The sage(3次)
辜正坤
Tao(56次)The great Tao The Tao of heaven(16次)The true way of heaven(2次)
林语堂
Tao(36次)The absolute Tao/The great Tao/The Tao of heaven(11次)Way/Heaven’s way/The way of Heaven(12次)The religious man/The mother/The Exclusive(15次)
Waley
Way(15次) way,修饰语+way(27次)Tao(17次)Great form Good birth/The art(20次)
Legge J.
Tao(44次)The great Tao/The invisible Tao(12次)The great way/The way of heaven(12次)The valley spirit/The great image(6次)
Lau D. C.
Way(44次)The constant/Great way/The way of heaven(27次) 其他(3次)
3.3 研究数据分析
综上可知,“道”英译最主流的译法是“Tao”和“way”。“Tao”及其修饰语在辜译中占96%,林译68%,中译者喜于音译法;国外译者译为“way”及其修饰语,在Lau D. C.的译文中占比为92%,Waley为56%,乐于直译法。两者都有灵活地依上下文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或者运用解释性的修饰语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对于许多“道”字的误译,如path,road,fixed path等,笔者认为主要由于《道德经》晦涩深奥,英汉语言差异巨大,毕竟《道德经》是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产物,“道”的词义在历史演进时会扩大,缩小或转移。且译者双语翻译能力不一,没有充分理解“道”的高深奥妙。比起国外译者 “way”的译法,笔者认为“Tao”的译法更合意,“way”的译法不仅含义局限,且易与西方宗教中“way”的概念相混淆,令人产生误解和错误联想。
4.结论
“道”字包罗万象,意义模糊。时代的发展会造成古文化与现代人之间的理解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使得译者和读者产生不同的“前理解”。《道德经》的翻译活動充满了生命力和开放性旨在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其深刻含义,推动中国传统典籍的传播,却不可避免语义内涵的偏移和歪曲。传神达意的翻译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刻苦钻研的基础上,从而使《道德经》的翻译活动充满了生命力和开放性。从而提高中国经典古籍的英译水平,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Lau D. C. (1963). trans. Lao Tzu: Tao Te Ching
Legge J. (1997). Tao Te Ching.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Waley A, Wilkinson R. (1997). Tao Te Ching.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马捷. 《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与展望[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许文涛. 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杨慧林. 怎一个“道”字了得:《道德经》之“道”的翻译个案[J].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张立文.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
【关键词】:《道德经》;“道”;定量分析;翻译策略
1.引言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共81章。前37章讲“道”,通篇共出现74回,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陈鼓应,1984)。 “道”乃万物之宗,天地万物由道而生;反者道之动,道是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无为之道强调顺其自然;道亦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张立文,1988)。中外译者在翻译“道”字时,采用了异化或归化不同额策略,或兼而有之。“道”字五花八门的译法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道德经》研究综述
纵观近十年中国知网所录《道德经》英译本研究的期刊论文,不难发现此类研究主要关注如下:
2.1 评价影响甚大的单译本
单译本的研究主要针对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从知网检索关键词发现近十年约有10篇具有代表性的这类论文研究。
2.2 运用某一翻译理论,对比分析多个译本
此类研究检索标题和关键词约有27 篇。例如,王越西(2012)运用生态翻译理论解读亚瑟·韦利的译本,认为其充分彰显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
2.3 多角度评析多个译本
马捷(2014)选取了 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作为语料,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模式,采取多维视角在机辅翻译和语料库技术广泛运用的基础上,以更直观的数据对多译本进行定量研究,极大丰富了典籍英译研究的视野。
2.4 “道”等文化负载词的研究
“道”字英译研究的论文超过半数。杨慧林(2009)在《怎一个道字了得》中探讨了“道”字的翻译历史及现象。崔大志(2010)在《老子〈道德经〉英译若干重要词汇辨析》中对 “道”等高频词的翻译在回归其最初本义的基础之上做了深入的研究。
3.研究方法与分析数据
3.1 AntConc数据检索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在对CNKI中《道德经》译本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要确定相关文献选入标准。笔者的首次检索词是“《道德经》翻译”,匹配项为“精确”。在限定搜索时间方面,参考辛红娟等(2008)关于《道德经》翻译的三次高潮和统计出的各版本的翻译时间,二次搜索关键詞为“道德经英译研究”或“《道德经》中‘道’的英译研究”。对 “道”字英译进行数据统计时,借鉴了许文涛(2015)在《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中建立的62个版本英译《道德经》第一章的语料库,其时间跨度为122年,即从1884年至2006年。
3.2 相关数据统计
为了充分完善研究成果,笔者补充了1868年到1884年比较主流的9个《道德经》英译本第一章语料,利用AntConc检索软件对其余九个版本英译本第一章“道”字的翻译进行检索和统计,这样研究成果就是基于1868年到2006年主流的71个英译本中“道”字英译的研究数据了,结果如下:
“道”的英译 频率
Tao 82例
Way way 38例
Dao 14例
Path 3例
Principle Existence Reason God Providence Finite Infinity Tau Nature Direction Spirit Road Guiding The flow of the universe Ineffable 1例
此外,本文利用AntConc软件将许渊冲,辜正坤,林语堂,韦利等主流译者的译本导入AntConc组成一个小型自建语料库,检索“道”字英译结果如下:
许渊冲
The divine law(69次)The vale spirit(2次)The sage(3次)
辜正坤
Tao(56次)The great Tao The Tao of heaven(16次)The true way of heaven(2次)
林语堂
Tao(36次)The absolute Tao/The great Tao/The Tao of heaven(11次)Way/Heaven’s way/The way of Heaven(12次)The religious man/The mother/The Exclusive(15次)
Waley
Way(15次) way,修饰语+way(27次)Tao(17次)Great form Good birth/The art(20次)
Legge J.
Tao(44次)The great Tao/The invisible Tao(12次)The great way/The way of heaven(12次)The valley spirit/The great image(6次)
Lau D. C.
Way(44次)The constant/Great way/The way of heaven(27次) 其他(3次)
3.3 研究数据分析
综上可知,“道”英译最主流的译法是“Tao”和“way”。“Tao”及其修饰语在辜译中占96%,林译68%,中译者喜于音译法;国外译者译为“way”及其修饰语,在Lau D. C.的译文中占比为92%,Waley为56%,乐于直译法。两者都有灵活地依上下文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或者运用解释性的修饰语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对于许多“道”字的误译,如path,road,fixed path等,笔者认为主要由于《道德经》晦涩深奥,英汉语言差异巨大,毕竟《道德经》是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产物,“道”的词义在历史演进时会扩大,缩小或转移。且译者双语翻译能力不一,没有充分理解“道”的高深奥妙。比起国外译者 “way”的译法,笔者认为“Tao”的译法更合意,“way”的译法不仅含义局限,且易与西方宗教中“way”的概念相混淆,令人产生误解和错误联想。
4.结论
“道”字包罗万象,意义模糊。时代的发展会造成古文化与现代人之间的理解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使得译者和读者产生不同的“前理解”。《道德经》的翻译活動充满了生命力和开放性旨在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其深刻含义,推动中国传统典籍的传播,却不可避免语义内涵的偏移和歪曲。传神达意的翻译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刻苦钻研的基础上,从而使《道德经》的翻译活动充满了生命力和开放性。从而提高中国经典古籍的英译水平,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Lau D. C. (1963). trans. Lao Tzu: Tao Te Ching
Legge J. (1997). Tao Te Ching.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Waley A, Wilkinson R. (1997). Tao Te Ching.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马捷. 《道德经》英译研究综述与展望[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许文涛. 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翻译历时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杨慧林. 怎一个“道”字了得:《道德经》之“道”的翻译个案[J].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张立文.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