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儿童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小说理论诞生以后,小说的观察角度成了学术界的流行术语,视角成了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焦点。申丹指出:“‘视角’或‘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视角问题在以往曹文轩小说研究中,可以说是不太受人注意的,但它在曹文轩艺术中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了解曹文轩小说的视角形式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曹文轩小说创作艺术的变化发展,使我们更能深刻领会曹文轩创作艺术上不成熟到成熟这一艺术变迁轨迹。
  一、第一人称叙事的“真实性”
  曹文轩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艺术上最大特征在于其“真实”,表明一种生活的真。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会因自身的切身经历而联想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拉近小说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因此让小说充满了感染力。
  曹文轩在他的《红瓦黑瓦》中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这样的视角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类型可以分為两种类型:一是“主人公”类型,一种是“目击者”类型。“主人公”类型的叙事主要表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目击者”类型是站在故事的边缘讲述故事,作为一个旁观者将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
  他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从小受到过贫穷、疾病的折磨,他十分渴望人间的温暖。在他的小说中不光有自己抒发内心苦闷的情节,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紧紧地拉扯着他。因此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自叙性特点,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叙事视角大都采用“主人公”类型视角,情感的表达带有宣泄的特征。不可把握的世界中,“我”因害臊的毛病,被别人取了个“公丫头”的外号,这让“我”很自卑,因家里的贫困,而无法在自己喜欢、家境富有的陶卉面前抬起头。在《马戏团》中,“我”只能以帮忙搬东西的状态来亲近秋这个女孩子。而在《快戽干了水的池塘》中,一次大串联中“我”对像陶卉这样的女生是爱而不得的苦闷。对于这样一个极美的女孩“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的胸脯看,在大家睡在同一个房间,因她均匀的呼吸声,几乎一宿没睡着,甚至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对方胸脯,是羞得满脸通红,产生一系列的臆想。
  在《红瓦房》中的“我”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别人,而唯有在学业上是值得骄傲的。而在即将走出红瓦房时,由于家庭原因,“我”似乎要结束在油麻地的读书生涯。“我”以逃避的方式躲开同学们,这里展现出对自己前途无望的一种焦虑和不安。《大队干部的通知》里,“我”因前途的彻底无望,有着要一辈子当农民的苦闷,于是整天躺在床上,甚至准备接受自己的命运,并开始着千篇一律的劳动。而这一切又因生产队长的一封通知书而重新给了“我”读书的希望。因为杜长明的下台,唐文甫夺了权,“我”才得以再次踏入学堂的大门。在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与“曹文轩”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抒发了“我”在童年时代的纯真情感,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并且以儿童第一人称的角度,也看到乡村的黑暗一面。在这里儿童的世界不仅仅只有美好,也有苦难。在《根鸟·菊坡》中,根鸟打猎时拾得一块布条得知紫烟的情况。她以自己叫什么名字向根鸟介绍自己,因采花掉到了山谷里,并且她自己还在白色鹰的脚上绑了一封信,她想让根鸟救救自己。小说由一块布条上的消息展开,从此根鸟踏上了寻找这个开满花的山谷之路。
  曹文轩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自己农村的生活经历,带有郁达夫小说的自叙性特征。小说的叙述基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抒发作者自身真挚的情感,因此在小说中处处透露着真实动人的情境。
  二、故事的“讲述”
  曹文轩在他创作的小说中,大多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故事的“讲述”是曹文轩叙事艺术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曹文轩强调小说的故事性,小说有明确的地点,有的时间也很清晰,人物也生动形象,这给小说营造了浓厚的故事氛围。
  曹文轩小说中故事的讲述主要有这样的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我出面向读者讲故事。如《红瓦黑瓦》中以“我”的视角出发,呈现了与“我”相关的一系列的事,学习生活、身边的朋友、大串连等都紧紧围绕着“我”而展开故事。从主人公的视角看到人情的冷暖,也看到生活的酸甜。还有一种以他在小说中设置一个故事框架,由小说中的人物向别的人物讲述故事。如《草房子·艾地》的秦大奶奶,主人公“我”讲秦大奶奶夫妻俩以前是如何辛苦才换到了这样一块土地的。读者的视角由近处拉往远方,最终又回到现在他们在土地中央盖了一幢草房。而《纸月》里的纸月的来历,由桑桑听到父母亲破碎的讲述,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纸月的母亲怀孕了,但不知孩子生父。有一天纸月母亲离家出走,几天后,人们在池塘里看到了她的尸体。最后纸月由外婆养活。《药寮》中温幼菊的屋子常年都飘着药香味。她讲述自己幼年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悲苦生活,并为桑桑煎药,还鼓励他勇敢地跟病魔做斗争。作者意在推动故事情节,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故事的情节。作者有意为之的小说情境,意在让少年体验成人世界中生活的无奈、不屈,同时也体现了曹文轩对儿童少年深切的人文关怀。而《根鸟》里通过板金之口,讲自己失去了做梦的能力,为了找清楚原因而踏上旅途,途中因饥饿偷红薯被主人家抓到后的释然,并继续着自己的找“梦”之旅。紫烟向根鸟讲自己的故事,让他踏上寻找的路途,以及根鸟回村后向身边人讲述自己路途中的见闻。作者是意在让少年人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勇于面对困难。曹文轩在小说中运用了故事套故事的方式,通过第一人称和小说人物讲故事的方法,让故事波澜起伏,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叙事主体的多重转变
  曹文轩的小说中除了第一人称叙事,还有全知叙事,而有时小说中叙述又会变成小说里的人物叙述。曹文轩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全知叙事与人物叙事一起组成小说的叙事,这就造成了小说中叙事主体的多种变化。
  《草房子》里讲“他”去看石磨时,发现石磨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他”抬起头看月亮时,发现四周很是寂静,也是什么也没有,所以很是失落。在这样的空寂环境中,他忍不住骂了几句脏话后再回家,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不满。在这里,作家使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此刻周遭的环境和人物的心情。这里的“他”即是桑桑。而从桑桑自己的叙事角度来看待周围一切的时候,也表现出了桑桑的心情。作者在这里是用了一种内在的聚焦视角,这让人看起来是桑桑但似乎又不是桑桑。其实作者意在借用桑桑的声音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让读者觉得更亲切、真实。用桑桑的眼光和声音感受着大自然周围的微妙变化,这不单是人物的体验,也是读者的体验。这是桑桑的视角与声音的重合所造成的叙述现象,但并非所有的都是重合的,也有分离的现象。在曹文轩的小说《红瓦》中便有大量存在,以第一人称结构全篇小说。“我”作为叙述者,让读书时的这个“我”既是主人公又是观察者和旁观者。小说的开头是1965年的秋天,“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油麻地中学。从过去切入,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呈现出忽远忽近的感觉。《草房子》一开头以1981年秋天的上午,桑桑坐在房顶上想着要告别和他相伴已久的草房子而伤心拉开故事的帷幕。这篇成长小说,是用全知角度,以平行分布的角度进行叙述。小说没有一个中心的人物或事件,小说一共九章,每一章节都刻画了一个人物,小说的全篇可以说是描绘了一幅儿童少年群像图。小说中看似涣散的结构,实际上却让小说变得很紧凑。作家以油麻地小学为小说的发生地,以桑桑的经历为小说的线索,把文中的人、事连结起来,使全篇结构圆满、严谨。
  全篇第一个人物是秃鹤。由于身体的缺陷他从小是个小秃子,当他年幼时,面对别人给他起的外号付之一笑。等他稍懂事,他懂得秃顶不是一件好事,用帽子遮挡,而桑桑摘去他的帽子,两人引发了大战。最终,他克服了自卑心理,饰演了秃顶连长,取得演出的成功。
  纸月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女孩子,纸月长得秀美,写得一手好字,成绩也很好。纸月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桑桑,他不由自主地向纸月看齐,他竭尽全力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终于有一天,纸月消失了,和她一起消失的还有慧思和尚。
  《草房子》从桑桑的视角以平行式且分布叙述的角度讲述少年的成长故事,小说以其特有的叙述结构,有序地刻画了油麻地小学中的各色人物。这样的叙述策略,让小说的视野开阔,里面的人物形象立体可感,同时又让人物具有不同空间维度的可感性,使得小说内涵变得绵远悠长,也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关注儿童的生存现状,关爱儿童的创作初衷。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SKY37。
其他文献
岁末总使人沉静吧,尤其是这有雪的岁末.而沉静,大抵是会让人滋生出一些回忆来的.rn这样的滋生又具体从何而来呢?细细作想,应是这一片白的雪,覆盖住这世间,任这世间在岁月里沧
期刊
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接近尾声.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所以在学期期末写下学习中的成长思考以及小小心得.rn柏拉图说:“人的灵魂包括理性、激情和欲望,教育
期刊
张爱玲小说多写家庭、婚恋、爱情,大多数女性形象塑造得色彩浓郁。现今学术界出现的“张爱玲热”现象,最普遍的就是对于其笔下女性形象、畸形心理和“无爱”世界的研究,相比之下,男性形象关注较少。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因其冷漠、自私、虚伪的特质,一贯被认为是造成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却很少有人对男性形象自身的悲剧性加以分析与研究,实则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受到社会、原生家庭以及自身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这些男性形
期刊
张洁的小说《一生太长了》通过书写一只狼的个体经验和内心思索,体现了作家晚年关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从女性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并引用作家的散文作品
期刊
空间叙述是《城堡》和《围城》共同的写作手法:事不关己、尔虞我诈的社会空间显现出现代人被悬置、被压迫的命运;麻木不仁、缺乏沟通的精神空间导致个体一度被排挤在生存边缘,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存在。主人公的空间困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外在反映,更是作家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探索反思。本文以《城堡》和《围城》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本空间符号的解读,探讨其指向的生存困境,从而探寻超越的可能。  《城堡》是卡夫卡的遗作,讲述
期刊
《人生》是出悲剧。这悲剧是个人追求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这悲剧也是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造成的。这悲剧同时又是贫穷和富裕、有权和无权之间的鸿沟造成的。高加林是个悲剧人物,值得同情,令人惋惜。  一、故事和主要人物关系  小说《人生》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小说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改革开放初期,陕北高原高家村,农民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三年后被同
期刊
从我国当代文坛的结构来看,莫言一直是翘楚,作为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他的作品中并没有过于华丽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里面都是他耕过田的汗渍,散发着高粱酒香气的农村小屋。莫言的笔更像是一个魔法棒,将高密北都乡的农村变成一个具有浓郁墨香的文学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他可以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真实又虚幻的故事。  一、莫言——一
期刊
副词是词性的一种,一般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范围、频率、语气等。吕叔湘曾把副词分为时间副词、程度副词、判断副词、否定副词等。张谊生从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的角度将副词分为评注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描摹性副词。李泉又将副词分为七类,即范围、程度、时间、否定、语气、关联、方式。虽然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副词的分类认识不一致,但总得说来,都被限定在了“时间、范围、语气、情态”等方面。显而易见,专家学
期刊
新感觉派强调作者直观或主观的感受,不太注重对客观性事物的描绘,力求将主观的感受和理解映射到客体当中,以创造一种属于作者个性化的新感觉。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的施蛰存融和了中西方文化,杂糅并融的创作风格被众多文学研究者从社会、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尤其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受容、小说形式与技巧上的探索等相关著述非常多。施蛰存十分重视文学创作的创新性,他的小说不论结构、情节、还
期刊
沈从文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尤其是反映湘西文化风俗精神的小说作品,如《边城》《长河》等,这些小说情节相对简单,其中蕴含丰富的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