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1990年11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的135例中重度急性CO中毒病例,均系有明确CO接触史的住院病人,急性期患者均有昏迷,最短1.5小时,最长4天,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随机将13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16~84岁,平均60.1岁;对照组69例,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16~81岁,平均59.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1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高压氧治疗,压力1.5kPa,每日1次,每次60分钟,共10~30次,胞二磷胆碱0.75g入液静滴,每日1次,共10~20次,50岁以上患者加肝素钠50mg入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天。治疗组66例患者,另外以氟美松10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7天。
结 果
治疗组66例中,治愈63例,迟发性脑病3例,死亡2例,对照组69例中,治愈54例,迟发性脑病11例,死亡4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X2=4.82(P<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脱髓鞘疾病早已得到肯定,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病理可见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1],然而,临床上有关以糖皮质激素预防CO中毒迟发脑病的报道不多。
CO中毒后脑白质脱髓鞘的机制,可能位于CO中毒后的“假愈期”内,微血管内皮细胞被活化,分泌类蛋白前体蛋白、炎性蛋白和神经毒性多肽[2],血管周围蛋白沉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依赖的舒张因子-乙酰胆碱的反应下降[3],出现血管舒缩反应障碍导致脑低灌注,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Ⅲ的表达减少,使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减少[3],代谢废物和毒素在细胞外间隙堆积,出现选择性的皮层细胞坏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调节功能下降,引起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最终出现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内膜纤维化,炎性反应,节段性中层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厚或减少,脑小动脉功能降低,继而引起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免疫球蛋白基因超级家族中的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小板细胞黏附分子(PCCAM-1)以及P选择素在不同血管均有表达,类淀粉蛋白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而糖皮质激素可以控制这些黏附分子的表达,利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降低脑水肿及免疫抑制作用,可阻断CO中毒后脑内的缺血性脱髓鞘和炎性脱髓鞘过程,从而降低了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本临床实验证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预防急性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忠渊,卢延荣,杨光华.病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38-542
2 VagnucciAH,LiWW.Alzheimer's disease and angiogenesis.lancet,2003,15:605-608
3 Price JM,Hellermann A,HellermannG,etal.Aging enhances vasculardysfunction induced by the.Alzheimer's peptide.betaa myloid.Neurol Res,2004,26(3):305-311
1990年11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的135例中重度急性CO中毒病例,均系有明确CO接触史的住院病人,急性期患者均有昏迷,最短1.5小时,最长4天,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随机将13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16~84岁,平均60.1岁;对照组69例,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16~81岁,平均59.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1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高压氧治疗,压力1.5kPa,每日1次,每次60分钟,共10~30次,胞二磷胆碱0.75g入液静滴,每日1次,共10~20次,50岁以上患者加肝素钠50mg入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天。治疗组66例患者,另外以氟美松10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7天。
结 果
治疗组66例中,治愈63例,迟发性脑病3例,死亡2例,对照组69例中,治愈54例,迟发性脑病11例,死亡4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X2=4.82(P<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脱髓鞘疾病早已得到肯定,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其病理可见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1],然而,临床上有关以糖皮质激素预防CO中毒迟发脑病的报道不多。
CO中毒后脑白质脱髓鞘的机制,可能位于CO中毒后的“假愈期”内,微血管内皮细胞被活化,分泌类蛋白前体蛋白、炎性蛋白和神经毒性多肽[2],血管周围蛋白沉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依赖的舒张因子-乙酰胆碱的反应下降[3],出现血管舒缩反应障碍导致脑低灌注,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Ⅲ的表达减少,使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减少[3],代谢废物和毒素在细胞外间隙堆积,出现选择性的皮层细胞坏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调节功能下降,引起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最终出现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内膜纤维化,炎性反应,节段性中层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厚或减少,脑小动脉功能降低,继而引起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免疫球蛋白基因超级家族中的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小板细胞黏附分子(PCCAM-1)以及P选择素在不同血管均有表达,类淀粉蛋白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而糖皮质激素可以控制这些黏附分子的表达,利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降低脑水肿及免疫抑制作用,可阻断CO中毒后脑内的缺血性脱髓鞘和炎性脱髓鞘过程,从而降低了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本临床实验证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预防急性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忠渊,卢延荣,杨光华.病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38-542
2 VagnucciAH,LiWW.Alzheimer's disease and angiogenesis.lancet,2003,15:605-608
3 Price JM,Hellermann A,HellermannG,etal.Aging enhances vasculardysfunction induced by the.Alzheimer's peptide.betaa myloid.Neurol Res,2004,26(3):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