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义同词”是指一个词的词义系统中包含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义位的现象。本文就学界对反义同词现象的研究状况,包括反义同词的界定、分类性质、认知语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概述,来反映其研究概貌,以推进反义同词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反义同词;现代汉语
作者简介:闫白静(1991.1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反义同词”现象是很多语言中,如英、汉、法、德、拉丁语等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在汉语中,不仅在古代汉语中存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反义同词,如上古“乱”可训“乱”、“治”,现代“借”可理解为借出、借入,等等。对反义同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提出“义相反而兼通”和“美恶不嫌同名”的观点。传统训诂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作“反训”,并对“反训”现象做出了全面而丰富的研究。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反义同词研究更为全面深入,提出了不少新见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义同词的界定
对于反义同词现象,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称。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学》中称之为用“一词兼有两反义”,孙德宣先生称之为“反训词”,王宁称其为“反义共词”。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有学者将其称为“反义同词”(王玉鼎,1993)、“同词反义”(师璐,2008)、“同形反义”(吴云,1999)、“反义同形”(张金泉,柴艳,2005 )、“反义同字词”(冯浩菲1986 )、“词内反义对立”(郑远汉,1997 )、“语义对立词”(陈娇,2011)、正反义同词(袁光,2011)、“反义共字”(商忠,2006)等。名称虽然各不相同,但学者们所探讨的现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指同一词形能表示两个固定的相反或相对的义项,只是因研究角度和范围而异采取了不同名称。
二、反义同词的分类性质
反义同词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别。学者们大多是从原因角度进行分类的,也有从词性、共时等其他角度划分的。
根据反义同词形成原因划分的如王玉鼎将“反义同词”分为五类,即因动作涉及双方、词义引申、上下位概念、语法作用、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反义同词。吴云也是根据成因分为“借字”和“词义在语用中的转变”两大类,“借字”分为两小类,“词义在语用中的转变”下则分出了十二小类。余雄杰就成因分为词义演变、词义引申、词类活用、假借及通假、感情色彩等七类。王春淑和杨大刚将反义同词从严分类为内含反义同词,互换反义同词,引申反义同词,省语反义同词等十七类;从宽分类为词义变迁反义同词,音转关系反义同词,假借关系反义同词等六类。
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反义同词进行分类。如李慧霞、胡文静按照其词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反义同形词等。袁光分为正反同词、施受同词、美恶同词、内含同词、引申同词、假借同词。
三、反义同词现象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研究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理论对反义同词进行研究。李红叶认为反义同词是在转喻、语境及对立联想多方面认知机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学者们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角度探讨反义同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1、从转喻方面
转喻是指涉及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学者们认为反义同形源于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转喻是反义同形语义构建的重要方式。吴淑琼认为反义同词的生成依托于概念转喻机制,侯冰洁指出反义同形的语义构建是借助基于意象图式的转喻识解得以完成的。陈丽平、岳好平也运用转喻相关理论,根据反义同词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转喻关系的类型分为表范畴与范畴成员关系、表范畴成员间关系、表施受关系、表正反关系的反义同词。
2、从语境方面
人们的言语交际离不开认知语境,由于反义同词的两个语义刚好相反,所以对这类词的解读特别需要依赖语境。张金泉、周丹认为反义同形现象是因为语言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语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以及人们对文字使用的习俗所定,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是词语的原型意义收缩、延伸、近似用法、喻式用法等,要求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要进行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意义选择与调整。
3、其他方面理论
除了以上理论,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其它角度对反义同词进行了研究。如余渭深、马永田从认知识解角度指出由于优越视点、指向和关系成分突显程度不同,以及详略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同词反义。姜淑珍从矛盾的统一性、反义词的同一性、事物的两面性、词义的反向引申等多维度地论证了反义同词现象产生和存在的语义基础和哲学理据。
综上所述,反义同词研究从古到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汉语中,对反义同形词的界定上各家的标准不一,研究者大多是通过例举描写,发表的多是单篇性的期刊文章,很少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这不能不说是反义同词研究中比较遗憾的地方,也更是今后反义同词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淑珍.反义同词现象探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师璐.同词反义的认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
[3]王玉鼎.反义同词的产生、发展和消亡[J].古汉语研究,1993(2).
关键词:反义同词;现代汉语
作者简介:闫白静(1991.1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反义同词”现象是很多语言中,如英、汉、法、德、拉丁语等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在汉语中,不仅在古代汉语中存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反义同词,如上古“乱”可训“乱”、“治”,现代“借”可理解为借出、借入,等等。对反义同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提出“义相反而兼通”和“美恶不嫌同名”的观点。传统训诂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作“反训”,并对“反训”现象做出了全面而丰富的研究。现代学者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反义同词研究更为全面深入,提出了不少新见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义同词的界定
对于反义同词现象,学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称。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学》中称之为用“一词兼有两反义”,孙德宣先生称之为“反训词”,王宁称其为“反义共词”。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有学者将其称为“反义同词”(王玉鼎,1993)、“同词反义”(师璐,2008)、“同形反义”(吴云,1999)、“反义同形”(张金泉,柴艳,2005 )、“反义同字词”(冯浩菲1986 )、“词内反义对立”(郑远汉,1997 )、“语义对立词”(陈娇,2011)、正反义同词(袁光,2011)、“反义共字”(商忠,2006)等。名称虽然各不相同,但学者们所探讨的现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指同一词形能表示两个固定的相反或相对的义项,只是因研究角度和范围而异采取了不同名称。
二、反义同词的分类性质
反义同词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别。学者们大多是从原因角度进行分类的,也有从词性、共时等其他角度划分的。
根据反义同词形成原因划分的如王玉鼎将“反义同词”分为五类,即因动作涉及双方、词义引申、上下位概念、语法作用、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反义同词。吴云也是根据成因分为“借字”和“词义在语用中的转变”两大类,“借字”分为两小类,“词义在语用中的转变”下则分出了十二小类。余雄杰就成因分为词义演变、词义引申、词类活用、假借及通假、感情色彩等七类。王春淑和杨大刚将反义同词从严分类为内含反义同词,互换反义同词,引申反义同词,省语反义同词等十七类;从宽分类为词义变迁反义同词,音转关系反义同词,假借关系反义同词等六类。
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反义同词进行分类。如李慧霞、胡文静按照其词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反义同形词等。袁光分为正反同词、施受同词、美恶同词、内含同词、引申同词、假借同词。
三、反义同词现象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研究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理论对反义同词进行研究。李红叶认为反义同词是在转喻、语境及对立联想多方面认知机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学者们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角度探讨反义同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1、从转喻方面
转喻是指涉及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学者们认为反义同形源于同一认知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转喻是反义同形语义构建的重要方式。吴淑琼认为反义同词的生成依托于概念转喻机制,侯冰洁指出反义同形的语义构建是借助基于意象图式的转喻识解得以完成的。陈丽平、岳好平也运用转喻相关理论,根据反义同词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转喻关系的类型分为表范畴与范畴成员关系、表范畴成员间关系、表施受关系、表正反关系的反义同词。
2、从语境方面
人们的言语交际离不开认知语境,由于反义同词的两个语义刚好相反,所以对这类词的解读特别需要依赖语境。张金泉、周丹认为反义同形现象是因为语言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语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以及人们对文字使用的习俗所定,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是词语的原型意义收缩、延伸、近似用法、喻式用法等,要求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要进行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意义选择与调整。
3、其他方面理论
除了以上理论,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其它角度对反义同词进行了研究。如余渭深、马永田从认知识解角度指出由于优越视点、指向和关系成分突显程度不同,以及详略程度的不同产生了同词反义。姜淑珍从矛盾的统一性、反义词的同一性、事物的两面性、词义的反向引申等多维度地论证了反义同词现象产生和存在的语义基础和哲学理据。
综上所述,反义同词研究从古到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汉语中,对反义同形词的界定上各家的标准不一,研究者大多是通过例举描写,发表的多是单篇性的期刊文章,很少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这不能不说是反义同词研究中比较遗憾的地方,也更是今后反义同词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淑珍.反义同词现象探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师璐.同词反义的认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
[3]王玉鼎.反义同词的产生、发展和消亡[J].古汉语研究,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