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完整的“人”的教育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是带着渴求知识的愿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总是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面对他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望;当孩子会说话时,总爱问这问那,表现出强烈的探求知识的兴趣。然而,等孩子入学以后,有许多孩子却变得怕学、厌学,这一强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众所周知,学生的主要时间在课堂,老师的主阵地也在课堂,其根本原因就出在课堂!叶澜教授极其精辟地指出:“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视为最主要的认识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的确,当我们把认识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我们在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课堂上完成知识目标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学生的学习程度,至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那是次要的问题。
  试想,把丰富多彩、变动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怎能不导致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这一最终结果?
  要改变这一状态就必须营造智慧课堂,提升课堂生命的质量。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不是认知学习的工具,他们是具有鲜活的生命、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孩子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到课堂生活中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差异。有差异,才有个性;有差异,我们的教育才充满魅力和挑战;有差异,我们才能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能够快跑的充满自信地跑起来,只能慢跑的也能满怀信心地走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没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会导致他们对学习的漠然,从而导致对生活、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漠然。一个人,对什么都默然,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就要承认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孩子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参与,仅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和产生学习效果”,孩子就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主要在思想上真诚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要能够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当孩子茫无头绪时,给他启迪;当孩子没有信心时,能唤起他的力量。要让孩子感到老师的精神脉搏始终与他们一起欢跳,这才是充满人性魅力的课堂!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孩子。尊重孩子的智慧,就要重视孩子发展的潜力,“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因此要理解孩子的困难,宽容孩子的差错。对学生有了充分的尊重、理解与宽容,课堂上,智慧之泉就会尽情流淌,智慧之树就会茁壮成长,这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是从生命的高度提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不正是我们努力追寻、致力营造的智慧课堂吗?(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的高考制度以多元化而著称——多元化设置的考试科目、形式多元的考试方式、灵活多样的评分方式等,使得中学的课程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的选择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创造型人才。  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的高考制度略有不同。新南威尔士州(简称新州),被称为“澳大利亚第一州”。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是澳洲最为出色的,尤其是它的高中毕业证
期刊
每当看到名师登台亮相,常被课堂精巧的设计和高超的智慧所折服。羡慕之余,也曾潜心实践,但与名师相比仍然无法望其项背。于是沉思,上好课的诀窍在哪里?是“好课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还是“厚积而薄发”?  当看到《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禁不住有些兴奋,或许这本书会让我得到一些启迪。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展示了名师课堂中的精彩细节,告诉我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正是通过细节折射出来的。二是展示了部分名师课
期刊
如果将一个准备得不充分、无法获得太多支持的教师置身于课堂,让他面对来自课堂的日益增长的各种挑战——诸如学生的家庭问题和经济问题、学生人数的差异、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高风险的测验,那么最常见的结果就是教师频繁地被更换。  “我们必须鉴定并留住最优秀的教师,尤其是在服务水平较低的社区。”身为国家教育和劳工委员会成员的众议员鲁本·希诺约沙先生指出。  据国家教育学会(简称NAE。此学会是由美国和其他国
期刊
英语考证低龄化    3月24日是全国春季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第一天。随着“小升初”的临近,3月26日的公共英语考试成为家长和学生“最后—搏”的机会。在3月26日的考场外,本该面向成年人的公共英语考试却基本不见成年人的身影,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唱起了本次考试的“主角”。  8时30分,在清华大学的考场外,已等候了近千名准备考试的学生和陪考的家长。一位名叫小洁的女孩对记者说,她今年上六年级,报的是公共英语
期刊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的文字使我们脱离了未开化的状态。《走进教育的本质》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合上书本,细细品味,品出了好老师的一个基本特质:宽容。  一个宽容的老师必须要有一颗慈母之心。母爱能产生一个奇迹,师爱能产生一片奇迹。拥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进取心、创造性。只有爱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
期刊
我和怒放碧玉般喜悦的诗集  一道步入校园  校长领着  去认识我的幼苗儿    鞠躬几乎成九十度的麦苗  腼腆得低头不语的高粱苗  常打瞌睡的红薯苗  爱说话的黄豆苗  一表扬就脸红的稻苗  衬衣打着补丁却洁白的棉花苗    全都苍翠欲滴一派生机  就连噼拍的掌声  也蓊蓊郁郁    猛然  宛转动听的鸟鸣声  将校园  这部淳朴激情的乡土诗  吟诵得豪放而充满哲理    我手中的诗集  蓦地扑通
期刊
据《山西晚报》报道,甘甜是汶川漩口中学初一的学生,地震发生当天,她和同学们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地理课,突然感到一阵晃动。就在大家六神无主时,甘甜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摇晃稍微平静后,她又一次发出指令:“大家赶紧离开!”在她的组织下,班上同学迅速从教室的两道门离开。刚刚冲到操场上,4 层楼的教学楼便整体垮塌了,她带领43 名同学成功逃生,甚至无一人受伤。漩口中学在震中,全班同学集体安全逃生
期刊
谁都渴望戴上特级教师这顶美丽的花环,但特级教师该是什么样?特级教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呢?  笔者最近读了《素质教育在北京: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一书,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特级教师成长之路,就是奋斗之路、拼搏之路、艰难之路、胜利之路。《素质教育在北京: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中案例是他们用智慧写就的文章。书中每一句话语、每一篇文字、每一个教案、每一次发言,都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和智
期刊
当职业倦怠的阴影悄悄侵蚀老师们的心灵时,许多校长也感受到了职业压力带来的疲惫和倦意。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校长的职业倦怠无疑会使整个学校各方面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希望、给人带来幸福的地方,校长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管理好学校。这是我读完《摆脱校长职业倦怠》一书后最大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在这本校长解压自助手册中,我找到了照顾好自己的方法。
期刊
6月12日,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要深刻认识对口支援对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意义,带着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对口支援工作放在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学校进行灾后恢复重建。  周济强调,教育部已先后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印发通知,全面部署了对口支援工作,当前,要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特别突出抓好重建规划的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