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原则,利用实例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常用方法。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因,正是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才能积极思维,从而产生探究欲望。问题的来源很多,只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是学生探究的最好兴趣和动力。然而在实际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1.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探究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追求教育的整体功能。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学到的只是无血无肉的知识驱壳,缺乏创造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有真情实感的体验,教学活动也随之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从课堂延伸出去。学生在这种具有真实体验的情境中所获得的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教学,不但在理念上,而且在教学行为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学习的开端,只有当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达到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决定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承担自己的探究结果时,才能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主动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2.1积极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力求吸引每一位学生,引发其认知冲突。实现这一原则要注意: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爱好性格、生活阅历等。其次要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以使问题情境为学生喜闻乐见。
  2.2启发性原则。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依据,估计学生“想”的可能情况,引导学生“想”的方向,提高学生“想”的质量。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2.3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问题的难度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功能。创设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种问题情境不仅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信息,还能营造起亢奋的心理环境,蕴含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情感信息。
  2.4层次性原则。创设问题要针对全体学生。首先问题设计的起点要低,每一个同学都能入手。其次创设问题要有层次性,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水平和问题解决方式。最后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总之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背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等等各不相同,我们应视学生的差异为正常,既不能强求一律,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
  2.5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也称开放题,开放性问题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这一类问题,一方面能使不同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思考结果,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产生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法,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3.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3.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它需要靠教师的启发引导逐步培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拿一个漏斗和乒乓球,先让学生猜想:向下吹,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向上吹会将乒乓球吹起来吗?然后让一个学生给大家表演,结果与学生的猜想完全相反,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一下子大增。
  3.2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问题。教师如果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并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设计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便能准确把握好教材含义,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讲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先猜想可能与物体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等有关。然后我蹲在地面上,让一个学生将我推出两米,我再蹲在滑板车上,同样让这一个学生推我两米,让他告诉大家有什么感受,是不是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然后我让学生用手侧面在桌面上轻推一下,再将手平放在桌面轻推一下,再将手平放在桌面重推一下,再平放在砂纸上重推一下。做完这些实验,老师及时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几点但不全面,然后让学生根据桌面上给出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经过实验探究学生真正理解了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进一步探究出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3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初中学生对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虽然熟悉,但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实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有裨益。例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我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里的灯、马路两边的灯、节日里的彩灯、你们家里的所有电器,它们都是怎样连接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带入一个个亟待解决的境地,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深层观察能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不经意间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常常误认为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等有关。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先用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在他们观看后自然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万吨巨轮,有时又小到托不起一小块铁片,同一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相同吗?接着学生根据实验桌上的器材(质量相同的铁和铝、体积相同的铜和铁、水、盐水、弹簧测力计)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找到了正确答案,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常用的方法
  4.1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例如,学习摩擦力时问为什么下雪天汽车要装防滑链;学压强时问为什么汽车轮胎比自行车轮胎宽,铁轨为什么要铺在枕木上;学重力势能时,问走在沙滩上和跳起来落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一样吗。以这些语言描述创设问题情境。
  4.2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既是进行物理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用“瓶吞鸡蛋”实验:拿一根较粗的软管一端对着泡沫屑,把另一端使劲摇起来,就会看到人工降雪。学生看到这些现象,自然就会提出问题。还有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在水蒸气上方放一块冷玻璃板,再在玻璃板上放一块冰,学生会发现没有冰块的玻璃板下方出现小水珠,而有冰块的玻璃板下方出现小冰粒,学生自然就会问到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3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学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例如,学习物态变化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黄山的雾凇;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用水壶烧水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这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4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块小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能帮助学生对万吨巨轮浮在水面的原因的理解。
  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较强的艺术性。创设合适恰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知识的内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内化因子必须通过先导因子的刺激才能被激活。创设问题情境的本质在于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心里追求,激活思维,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恰当地“境”,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
  [2]李远蓉,朱霞,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3]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
  [4]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高中阶段英语课程设立必修与选修两种课程,《英语》(新标准)“一条龙”高中教材总体结构与课标一致,包含必修、选修(顺序选修与任意选修)两种教程。通过教学过程的体会和对本地区学生现况的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完善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标学习兴趣教学体会思考    四川省绵阳市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课改。在教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常常因为学生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能很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无法通过简洁的文字去体会诗歌的内涵而成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的一些经历,分别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借助学生丰富联想与想象、品味简洁的诗歌语言等策略解决现代诗歌教学。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对策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悠悠数千年经久不衰。中学诗歌的教学也应是一项融合了创造、想象和充
期刊
【摘要】“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模式以学生先学,合作交流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又是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它是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分组,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合作学习进行初探。  【关键词】合作学习物理教学运用    物理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是系统向学生介绍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向学生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中学阶段正处于学生人格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关系到未来学生学业上更进一步的深造,也关系到他们的一生。因此语文教学开展美育,对学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文化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它也是美的,是一朵灿烂的奇葩,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同时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同时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新知,激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和有味,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兴趣情趣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厌烦数学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更不理解一些知识点的形成,不喜欢老师单调而古板的教学模式。这与课程改革和素质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轻松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做到:丰富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良好基础;以问题为桥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甚为深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工作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以与同行商榷。①营造轻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②合理创设各种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③培养学生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会问。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
期刊
【摘要】我经过多年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浅显的看法,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注重创设学习情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解答数学问题;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