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存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感悟,从感悟中积累,从而有效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特结合小学四年级语文的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就阅读、感悟和积累三者之间的内在环节联系,研究、讨论适用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小学阅读教学主要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主旨思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方面的教学引导又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四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比较简短的文字阅读,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本感悟和知识积累。教师应该将新课改的理念渗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评价、积累文学作品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感悟,从感悟中积累,从而有效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其不可能具有太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靠教师教授和自主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阅读能力的提高埋下伏笔,夯实基础;(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更深一步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儿童或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语文阅读教学,在此阶段的教学要强调趣味性,而非只是单纯地解读文学知识。枯燥、晦涩的文学常识只会让小学生望而却步,在接触语文阅读的开端,就感觉难度很大,这对以后的深入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启发思维,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加强语文阅读的思维训练。但是由于语文阅读思维的情境性带入,导致语文的思维训练和其他学科会有所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并不重视语言本身,而只是将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通过对各学科本身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而相较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其学科思维训练更加直接、集中地通过文本语言本身的解读来实现。以语言去讲解和教授语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言不仅是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的媒介和凭借,更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的特定形式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讲解,必须将情境的渲染带到课堂中,激励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普罗米修斯盗火》的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其思维,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情节等画面感极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不能进行分析、归纳等大量抽象性思维的训练,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失去其感性思维的培养,而要切实注重对学生在审美方面的针对性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就“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出文本的中心主旨,反映普罗米修斯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思想。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境的形式去启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阅读的思维趣味和成就感,主动、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搜寻、获取,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更强的情感感知,强调不仅是“读”,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悟”,在“读”中有所“悟”。
三、点滴积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包罗万象,因而语文的题材和内容也是不胜枚举、无法量化的。任何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流露都可以算作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和内容。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实践过程中更加侧重对相关内容的积累。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积累和表达的过程,积累为表达提供素材,表达为积累展现结果。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然后借助其他形式进一步要求,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功能,在现阶段的语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要求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时要牢固树立和深刻体会新课改中的相关精神和理念,将其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切实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2]刘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科技导刊,2011(2).
[3]陈少国,郝建英.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
[4]简小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小学阅读教学主要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主旨思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方面的教学引导又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四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比较简短的文字阅读,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文本感悟和知识积累。教师应该将新课改的理念渗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评价、积累文学作品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感悟,从感悟中积累,从而有效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其不可能具有太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靠教师教授和自主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阅读能力的提高埋下伏笔,夯实基础;(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更深一步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儿童或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语文阅读教学,在此阶段的教学要强调趣味性,而非只是单纯地解读文学知识。枯燥、晦涩的文学常识只会让小学生望而却步,在接触语文阅读的开端,就感觉难度很大,这对以后的深入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启发思维,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加强语文阅读的思维训练。但是由于语文阅读思维的情境性带入,导致语文的思维训练和其他学科会有所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并不重视语言本身,而只是将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通过对各学科本身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而相较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其学科思维训练更加直接、集中地通过文本语言本身的解读来实现。以语言去讲解和教授语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言不仅是进行知识讲解和传授的媒介和凭借,更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的特定形式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讲解,必须将情境的渲染带到课堂中,激励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增强阅读感悟效果。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普罗米修斯盗火》的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其思维,将课堂交给学生,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情节等画面感极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不能进行分析、归纳等大量抽象性思维的训练,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失去其感性思维的培养,而要切实注重对学生在审美方面的针对性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就“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出文本的中心主旨,反映普罗米修斯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思想。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境的形式去启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阅读的思维趣味和成就感,主动、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搜寻、获取,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更强的情感感知,强调不仅是“读”,更重要的是要有所“悟”,在“读”中有所“悟”。
三、点滴积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包罗万象,因而语文的题材和内容也是不胜枚举、无法量化的。任何语言的表达、情感的流露都可以算作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和内容。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实践过程中更加侧重对相关内容的积累。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积累和表达的过程,积累为表达提供素材,表达为积累展现结果。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然后借助其他形式进一步要求,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功能,在现阶段的语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要求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时要牢固树立和深刻体会新课改中的相关精神和理念,将其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切实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2]刘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科技导刊,2011(2).
[3]陈少国,郝建英.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
[4]简小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