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基处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是相当重要的,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路基稳定、路面沉降等,针对这一情况,整理介绍几条高速的软基处理设计经验,对工程中不同软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基处理;高速公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土地基和特殊土地基。软弱地基处理包括路基填筑软弱地基处理,以及桥涵挡墙等构造物基底处理。
1 软土、软弱地基的定义:
我国各地不同成因的软土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1)天然含水量高,在34%~72%之间,孔隙过大,一般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 %,液限为35%~60 %,塑性指数13~20,天然密度为1.5~ 1.9g/cm3;
(2)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3~107cm/s;
(3)压缩性高,压缩系数为0.5~2.0kPa-1,属高压缩性土;
(4)抗剪强度低,其快剪粘聚力G在l0kPa左右,快剪内摩擦角在10°~15°之间;
(5)流变性显著,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强度的40%~80 %。
其中,《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对软土的鉴别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如天然含水量>35%或液限,天然孔隙比>1.0,直剪内摩擦角<5度,十字板剪切强度<35kPa,压缩系数>0.5等。
从以上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什么是软土,为判断何为软弱地基提供依据。
软基处理技术分类及应用范围:
软基处治方法根据工程需要和地基本身的特点,有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理论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具体方法不下几十种,有时所选择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交叉使用。
各种方法简述其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如下。
2.1 表层处理法;
其中包括表层排水、砂垫层、铺垫、稳定剂处理以及反压护道法和土工聚合物处治加固。如对上部的高液限粘土,宜采用的是表层处理,包括石灰改良、水泥、粉煤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土工网加筋处理等。
2.2换填法
可分开挖换填和强制换填以及抛石挤淤法等。
(1)开挖换填。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该法常用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冲填土等)与低洼区域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3m。该方法也是高速公路经常用到的,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2)抛石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其适应性。
2.3重压法
有路堤荷载重压和真空压实法等。
(1)堆载预压法。在填筑路基或施工构造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构造物。如粘土层较薄,透水性较好,也可单独采用堆载预压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2)真空预压法。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2.4碾压强夯加固法
(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对填土、湿陷性黄土、松散无粘性土等软弱或原来比较疏松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采用分层回填压实加固。适用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
2)重锤夯实法。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击浅层土,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适用于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3)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2.5竖向排水固结法。
(1)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滨海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
2.6射水振冲碎石桩和干振碎石桩。
振密、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1)振冲挤密法。振冲挤密法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比减少;另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形成垂直孔洞,在其中加入回填料,使砂层挤压密实。适用于砂性土和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低于10%的粘性土。
(2)砂桩。在松散砂土或人工填土中设置砂桩,能对周围土体或产生挤密作用,或同时产生振密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并减少地基沉降量。适用于处理松砂地基和杂填土地基。
2.7 粉喷桩、石灰桩加固法。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时,宜增加掺合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取土层浸水等措施。
2.8深层水泥浆搅拌桩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法。
(1)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2)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对既有构造物可进行托换加固。
2.9加筋法
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或维持构造物稳定。
(1)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砂土、粘性土和软土,或用作反滤、排水和隔离材料。
(2)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结构。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2.10处理法
(1)冻结法。适用于饱和的砂土或软粘土地层中的临时措施。
(2)烧结法。适用于非饱和粘性土、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2.11其他
锚杆静压桩主要使用于加固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b.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主要适用于较深厚软弱地基上。C.EPS超轻质料填土法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3经验总结
奉铜高速软弱地基处理针对地质调查及钻孔纪录,软土层主要分布在河谷漫滩、山涧洼地,零星水塘等,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含少量有机质(淤泥)及沿线水稻田表层耕植土等软土层,土质较均,软塑~流塑,地下水位埋深很浅,或常年处于饱水状态,工程性能差。该路基软弱地基设计中采用了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以及加筋土法提高地基强度及稳定性,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针对高速公路的高标准及路用性能的要求,对基底承载力要求不低于150Kpa,地下水位较高时采取换填砂砾或开山石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以及判断土质潮湿情况采取控制上层填料的方式,控制路床保持在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面的质量。
对于公路的粘质土地基潮湿状态的判别,以相对含水量Wx或土的平均稠度而定,采用下式:
当:时,地基处于潮湿状态。
Wx——相对含水量;Wc——土的稠度;WL——液限含水量%(100g平衡锥);
w——含水量(%);Wp——土的塑限(%)
根据施工现场经验,基本符合现场实际处理情况,除了堆载预压如工期允许一般较难采用,一般排水固结法都能采用,此种方法一定要满足固結时间的要求,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工程实际情况是,对于软基深度在3米以内的均采取换填处理的方法,换填边界采取开挖台阶的方式,并且第隔1米加铺一层土工格栅,保证了路基的衔接过渡。构造物如涵洞基底软基3米以内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采取全部换填砂砾的方式提高承载力;3米以上的软弱地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桩、树根桩或松木桩处理。所以对于软基处理由于都是隐蔽工程,费用一般比较大,还应该参考各方的意见,但设计中应该有个总体思路,明确什么样的软基适用什么样的方案,在施工中就比较容易确定处理方案,以利于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12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08
[3]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4] 奉新至铜鼓高速公路地勘报告.2010.5
关键词:地基处理;高速公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土地基和特殊土地基。软弱地基处理包括路基填筑软弱地基处理,以及桥涵挡墙等构造物基底处理。
1 软土、软弱地基的定义:
我国各地不同成因的软土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1)天然含水量高,在34%~72%之间,孔隙过大,一般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 %,液限为35%~60 %,塑性指数13~20,天然密度为1.5~ 1.9g/cm3;
(2)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3~107cm/s;
(3)压缩性高,压缩系数为0.5~2.0kPa-1,属高压缩性土;
(4)抗剪强度低,其快剪粘聚力G在l0kPa左右,快剪内摩擦角在10°~15°之间;
(5)流变性显著,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强度的40%~80 %。
其中,《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对软土的鉴别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如天然含水量>35%或液限,天然孔隙比>1.0,直剪内摩擦角<5度,十字板剪切强度<35kPa,压缩系数>0.5等。
从以上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什么是软土,为判断何为软弱地基提供依据。
软基处理技术分类及应用范围:
软基处治方法根据工程需要和地基本身的特点,有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理论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具体方法不下几十种,有时所选择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交叉使用。
各种方法简述其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如下。
2.1 表层处理法;
其中包括表层排水、砂垫层、铺垫、稳定剂处理以及反压护道法和土工聚合物处治加固。如对上部的高液限粘土,宜采用的是表层处理,包括石灰改良、水泥、粉煤灰或其它稳定材料,土工网加筋处理等。
2.2换填法
可分开挖换填和强制换填以及抛石挤淤法等。
(1)开挖换填。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该法常用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冲填土等)与低洼区域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3m。该方法也是高速公路经常用到的,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2)抛石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其适应性。
2.3重压法
有路堤荷载重压和真空压实法等。
(1)堆载预压法。在填筑路基或施工构造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构造物。如粘土层较薄,透水性较好,也可单独采用堆载预压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
(2)真空预压法。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
2.4碾压强夯加固法
(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对填土、湿陷性黄土、松散无粘性土等软弱或原来比较疏松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采用分层回填压实加固。适用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
2)重锤夯实法。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击浅层土,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适用于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3)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2.5竖向排水固结法。
(1)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滨海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
2.6射水振冲碎石桩和干振碎石桩。
振密、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1)振冲挤密法。振冲挤密法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强力振动使饱和砂层发生液化,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比减少;另一方面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形成垂直孔洞,在其中加入回填料,使砂层挤压密实。适用于砂性土和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低于10%的粘性土。
(2)砂桩。在松散砂土或人工填土中设置砂桩,能对周围土体或产生挤密作用,或同时产生振密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并减少地基沉降量。适用于处理松砂地基和杂填土地基。
2.7 粉喷桩、石灰桩加固法。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时,宜增加掺合料的含水量并减少生石灰用量,或采取土层浸水等措施。
2.8深层水泥浆搅拌桩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法。
(1)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2)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对既有构造物可进行托换加固。
2.9加筋法
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或维持构造物稳定。
(1)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砂土、粘性土和软土,或用作反滤、排水和隔离材料。
(2)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结构。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2.10处理法
(1)冻结法。适用于饱和的砂土或软粘土地层中的临时措施。
(2)烧结法。适用于非饱和粘性土、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2.11其他
锚杆静压桩主要使用于加固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b.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主要适用于较深厚软弱地基上。C.EPS超轻质料填土法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3经验总结
奉铜高速软弱地基处理针对地质调查及钻孔纪录,软土层主要分布在河谷漫滩、山涧洼地,零星水塘等,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含少量有机质(淤泥)及沿线水稻田表层耕植土等软土层,土质较均,软塑~流塑,地下水位埋深很浅,或常年处于饱水状态,工程性能差。该路基软弱地基设计中采用了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以及加筋土法提高地基强度及稳定性,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针对高速公路的高标准及路用性能的要求,对基底承载力要求不低于150Kpa,地下水位较高时采取换填砂砾或开山石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以及判断土质潮湿情况采取控制上层填料的方式,控制路床保持在干燥或中湿状态,保证路面的质量。
对于公路的粘质土地基潮湿状态的判别,以相对含水量Wx或土的平均稠度而定,采用下式:
当:时,地基处于潮湿状态。
Wx——相对含水量;Wc——土的稠度;WL——液限含水量%(100g平衡锥);
w——含水量(%);Wp——土的塑限(%)
根据施工现场经验,基本符合现场实际处理情况,除了堆载预压如工期允许一般较难采用,一般排水固结法都能采用,此种方法一定要满足固結时间的要求,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工程实际情况是,对于软基深度在3米以内的均采取换填处理的方法,换填边界采取开挖台阶的方式,并且第隔1米加铺一层土工格栅,保证了路基的衔接过渡。构造物如涵洞基底软基3米以内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采取全部换填砂砾的方式提高承载力;3米以上的软弱地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桩、树根桩或松木桩处理。所以对于软基处理由于都是隐蔽工程,费用一般比较大,还应该参考各方的意见,但设计中应该有个总体思路,明确什么样的软基适用什么样的方案,在施工中就比较容易确定处理方案,以利于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12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08
[3]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4] 奉新至铜鼓高速公路地勘报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