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2006 年 4 月 20 日 20 时 40 分,著名歌手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 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11年来,丛飞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 178 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 爱心大使 ”丛飞的死让我心碎,但更让人痛心的是他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期间,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中,却很少有人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中,竟有人抱怨:“ 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 ”
案例二:
某校一位家庭贫困的学生赵某,在家不慎将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家里无钱给他医治,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差不多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赵某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面两个案例说明当今青少年感恩之心缺失严重,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就初中阶段感恩教育谈一些体会。
一、实施感恩教育的背景
所谓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是感恩意识内化后的行动体现。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感恩之心,即使学有所成,也不会回报社会;即使功成名就,也不会反哺父母。这将是教育最大的悲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由此可见,国家对感恩缺失的社会问题高度重视,已将感恩教育视为与爱国、责任、生态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面对感恩缺失的学生群体,班主任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1、 围绕日常小事,树立感恩教育榜样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状态,他们思维活跃,不轻信别人的意见,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他们厌烦说教,更注重教师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对教师的德行极为关注,会根据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而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是否听从老师的教诲,并进行有选择的模仿。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班主任,总是时时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将学生凝聚成一个豁达博爱的整体。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从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2、借助班级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每一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班级文化于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班会课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并作为班歌。利用班级墙报、板报张贴条幅:“人之有德于吾者,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召开主题班会《学会感恩》等,均可起到提示作用。
3、把握教育时机,抓住感恩教育机遇
感恩是多方面的: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竞争对手……教育教学中,看重生活中的点滴,及时把握机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5月11日中午,我在教室里答疑。一个女同学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原来她手里拿着一束康乃馨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有一位男同学问:“谁送给你的?”她笑道:“送给我妈的。”那个男同学突然醒悟,涨红了脸。我环顾四周,观察大家的表情,有钦佩的,有难为情的,也有不以为然的……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看看同学都到齐了,我就让大家停笔,先是表扬了那位女生,然后笑着讲了我将如何度过这个节日:作为儿子和女婿,晚上我要分别给在外地的“两个妈妈”打电话,送去我思念和祝福;最后,我笑着问:“你们今天怎样给妈妈过节呀?是送花,写信,还是送别的礼物?”他们开始讨论了。“住宿的同学别忘了打电话哦”,说完这句话,我走出了教室。几天后,遇到一位家长,她开心地告诉我,不善言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束花。
4、加强家校联系,扩大感恩教育舞台
现在的学生,基本遵循5+2教育模式,即每周在学校接受为期5天的教育后,回家两天集中接受家庭教育。教育效果究竟怎样,是大于7,等于5,还是小于2,就要看家庭、学校的统一性如何了。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独特优势,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为学生感恩情怀的内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所以,经常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思想变化,共同探讨教育学生感恩的方法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相互沟通有困难的学生家长,更要与之达成一致意见。如通过周记,我得知一名男生与他的爸爸关系很僵后,我主动与这个爸爸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其实,不开心的理由很简单:该生自从上初中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爸爸认为孩子没尽力,孩子认为爸爸不理解他。从初一下学期他们就开始了冷战。认真分析情况后,我和家长制定了以鼓励为主,多向孩子表达关爱、减少责备的对策。这样,经过半年多的调整,父子间渐渐加深了理解,关系得到了缓和。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一次次牵扶,让我们放飞理想,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们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兄弟姐妹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们血脉相连,我们应该感谢兄弟姐妹;朋友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让我们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 ;感谢困难,是困难让我们更加有斗志;感谢坎坷,坎坷教会了我们坚持;感谢失败,失败带给我们成长,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让我们更接近生命的真谛 ……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作者联通:642350①四川省安岳县安岳中学②四川省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2006 年 4 月 20 日 20 时 40 分,著名歌手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 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11年来,丛飞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 178 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 爱心大使 ”丛飞的死让我心碎,但更让人痛心的是他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期间,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中,却很少有人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中,竟有人抱怨:“ 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 ”
案例二:
某校一位家庭贫困的学生赵某,在家不慎将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家里无钱给他医治,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差不多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赵某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面两个案例说明当今青少年感恩之心缺失严重,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就初中阶段感恩教育谈一些体会。
一、实施感恩教育的背景
所谓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是感恩意识内化后的行动体现。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感恩之心,即使学有所成,也不会回报社会;即使功成名就,也不会反哺父母。这将是教育最大的悲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由此可见,国家对感恩缺失的社会问题高度重视,已将感恩教育视为与爱国、责任、生态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面对感恩缺失的学生群体,班主任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
1、 围绕日常小事,树立感恩教育榜样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状态,他们思维活跃,不轻信别人的意见,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他们厌烦说教,更注重教师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对教师的德行极为关注,会根据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而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是否听从老师的教诲,并进行有选择的模仿。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班主任,总是时时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将学生凝聚成一个豁达博爱的整体。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从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2、借助班级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每一个班集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班级文化于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班会课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并作为班歌。利用班级墙报、板报张贴条幅:“人之有德于吾者,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召开主题班会《学会感恩》等,均可起到提示作用。
3、把握教育时机,抓住感恩教育机遇
感恩是多方面的: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竞争对手……教育教学中,看重生活中的点滴,及时把握机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年5月11日中午,我在教室里答疑。一个女同学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原来她手里拿着一束康乃馨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有一位男同学问:“谁送给你的?”她笑道:“送给我妈的。”那个男同学突然醒悟,涨红了脸。我环顾四周,观察大家的表情,有钦佩的,有难为情的,也有不以为然的……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看看同学都到齐了,我就让大家停笔,先是表扬了那位女生,然后笑着讲了我将如何度过这个节日:作为儿子和女婿,晚上我要分别给在外地的“两个妈妈”打电话,送去我思念和祝福;最后,我笑着问:“你们今天怎样给妈妈过节呀?是送花,写信,还是送别的礼物?”他们开始讨论了。“住宿的同学别忘了打电话哦”,说完这句话,我走出了教室。几天后,遇到一位家长,她开心地告诉我,不善言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束花。
4、加强家校联系,扩大感恩教育舞台
现在的学生,基本遵循5+2教育模式,即每周在学校接受为期5天的教育后,回家两天集中接受家庭教育。教育效果究竟怎样,是大于7,等于5,还是小于2,就要看家庭、学校的统一性如何了。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独特优势,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为学生感恩情怀的内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所以,经常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思想变化,共同探讨教育学生感恩的方法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相互沟通有困难的学生家长,更要与之达成一致意见。如通过周记,我得知一名男生与他的爸爸关系很僵后,我主动与这个爸爸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其实,不开心的理由很简单:该生自从上初中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爸爸认为孩子没尽力,孩子认为爸爸不理解他。从初一下学期他们就开始了冷战。认真分析情况后,我和家长制定了以鼓励为主,多向孩子表达关爱、减少责备的对策。这样,经过半年多的调整,父子间渐渐加深了理解,关系得到了缓和。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一次次牵扶,让我们放飞理想,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们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兄弟姐妹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们血脉相连,我们应该感谢兄弟姐妹;朋友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让我们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 ;感谢困难,是困难让我们更加有斗志;感谢坎坷,坎坷教会了我们坚持;感谢失败,失败带给我们成长,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让我们更接近生命的真谛 ……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作者联通:642350①四川省安岳县安岳中学②四川省安岳县东方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