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烨的文字,疏朗而又见密度,顺滑中有峭拔,俯仰自如,张弛有度,别具清峻、通透、飒爽和隽永的气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文字或语言容易被消化,就像波尔多的酒不一定能对得上被酱香长年濡染的胃口。如果“小众”只是一种自矜且不含贬义的话,我相信,这是这位“未来小说家”一直以来持有的、并极可能继续加持的写作方向。我能想象,每次下笔之前,她已先行预定了自己的读者:他们都博览或饱读,一提乔伊斯就知道都柏林(甚至是它的街景);是斯泰因夫人才使巴黎在他们眼里更具辨识度;不需要有什么交代,蹲踞在南洋僻处的“托拉查”便遽然提着终极密钥直接奔向生死命题的破解处。她确信,她预定的读者当能心领神会,自行补足叙述中的诸多留白,并能切实、完全地感知到最后一个句号圈定时的未竟之言,像做一道又一道难易不等的完形填空一样。这使得她像一个在高音区不肯降调的歌手,自始至终,歌喉在一个细高的声线上振颤。实际上这也给她和她的小说都制造了内在的紧张感:她显然对小说的各种路数相当熟稔,却不想覆蹈其辙;她的闪避也算机敏,但启承转合间,犹似“穿越布雷区的舞蹈”。
沈烨的小说路数大致可视为是“异次元叙述”的一种。不过,她并不致力于制造“异”,而是在追求“同”。简单地说,她努力将不同的、发散的、多丛的“维度”压进同一个平面,像在科幻小说里祭出的宇宙武器“二向箔”。在《托拉查进行曲》中,陷于父母猝亡的哀痛而不能自拔的主人公,嗣后在“托拉查”见证了“生”与“死”的无限距离如何被归零,造成阴阳两隔的鸿沟如何奇妙地被填平,生命也重新被定义;他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女生在读书札记里对他的嘉许,他无意中撞见的一个女孩在冬夜里绝望地哀哭……生命中的那些偶遇,那些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飘扬的生命片断,带着幽昧、莫测然而深切、坚定的感悟,从不同的方向汇拢而来,被某个“二向箔”收聚,成为他试图重新启幕的生命平台。《我欲乘风归去》中的死者,模仿了儿媳简羽巾于十年前写下的小说中的死亡场景(或者说,她以肉体的消灭重新“书写”了这部小说的死亡场景),这不仅使文本中的虚构刹时转换成为现实中的惨烈真相,也使“死亡”重新被拉回到与生者对峙、共处的同一平面,死者以极为竦慄的方式对生者进行了返身“凝视”,被凝视的生者至少包括儿媳简羽巾、奶茶店老板以及死者的丈夫,即所有与死者生前有过仇隙、愤恚、怨怼的人。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生仇死报,它使“死亡”本身成为利器,变成了沉重的“实有”,使原本因死者的隐匿而顿感轻松的生者突然坠入冥府的幽暗和深寒。简羽巾虽然声称死者“不会再影响我了”,但是,果能如此吗?《消弭模仿的戏法》据称是早几年前的作品,但它和《我欲乘风归去》的核心叙事一样,上演了博尔赫斯式现实与文本互文、互参的“戏法”:“我”对Yellow的暗恋、一个新进小说家对“我”的暗恋,被一个关于暗恋的小说瞬间敲开了坚壳。就是这样,它将原本背靠背的“虚”与“实”,将彼此遮断的“参”与“商”,压进了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平面,使它们难分彼此,不再相隔。
我想强调的是,沈烨的小说有对技术密度和技术难度的追求,而不是像我前述的评析文字那样简约和一目了然。如若展开,她小说中的很多节点都值得逐一细论。在我看来,她节制、洗炼地叙述之下,有着丰沛、多义的蕴藉。这殊为可贵。我得承认,我难掩对这个“未来小说家”的赞赏。很显然,她寫下的是典型的当代“文人小说”——这是对“小众”的另一种命名。在这一类小说里,重要的不是“经验”的丰饶,而是对经验的“本体论”提炼,是在某种抽象丛林中的文学跋涉,是若有若无的哲学气质,是只能在语言中实现、并在语言中止步的美学图景。我相信,这样的写作代表了文学的未来方向,即在融媒体时代,在声像艺术的逼迫下,文字书写所能保存的最后的尊严——如果文学真的能不死的话。
(责任编辑:戴春艳)
沈烨的小说路数大致可视为是“异次元叙述”的一种。不过,她并不致力于制造“异”,而是在追求“同”。简单地说,她努力将不同的、发散的、多丛的“维度”压进同一个平面,像在科幻小说里祭出的宇宙武器“二向箔”。在《托拉查进行曲》中,陷于父母猝亡的哀痛而不能自拔的主人公,嗣后在“托拉查”见证了“生”与“死”的无限距离如何被归零,造成阴阳两隔的鸿沟如何奇妙地被填平,生命也重新被定义;他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女生在读书札记里对他的嘉许,他无意中撞见的一个女孩在冬夜里绝望地哀哭……生命中的那些偶遇,那些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飘扬的生命片断,带着幽昧、莫测然而深切、坚定的感悟,从不同的方向汇拢而来,被某个“二向箔”收聚,成为他试图重新启幕的生命平台。《我欲乘风归去》中的死者,模仿了儿媳简羽巾于十年前写下的小说中的死亡场景(或者说,她以肉体的消灭重新“书写”了这部小说的死亡场景),这不仅使文本中的虚构刹时转换成为现实中的惨烈真相,也使“死亡”重新被拉回到与生者对峙、共处的同一平面,死者以极为竦慄的方式对生者进行了返身“凝视”,被凝视的生者至少包括儿媳简羽巾、奶茶店老板以及死者的丈夫,即所有与死者生前有过仇隙、愤恚、怨怼的人。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生仇死报,它使“死亡”本身成为利器,变成了沉重的“实有”,使原本因死者的隐匿而顿感轻松的生者突然坠入冥府的幽暗和深寒。简羽巾虽然声称死者“不会再影响我了”,但是,果能如此吗?《消弭模仿的戏法》据称是早几年前的作品,但它和《我欲乘风归去》的核心叙事一样,上演了博尔赫斯式现实与文本互文、互参的“戏法”:“我”对Yellow的暗恋、一个新进小说家对“我”的暗恋,被一个关于暗恋的小说瞬间敲开了坚壳。就是这样,它将原本背靠背的“虚”与“实”,将彼此遮断的“参”与“商”,压进了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平面,使它们难分彼此,不再相隔。
我想强调的是,沈烨的小说有对技术密度和技术难度的追求,而不是像我前述的评析文字那样简约和一目了然。如若展开,她小说中的很多节点都值得逐一细论。在我看来,她节制、洗炼地叙述之下,有着丰沛、多义的蕴藉。这殊为可贵。我得承认,我难掩对这个“未来小说家”的赞赏。很显然,她寫下的是典型的当代“文人小说”——这是对“小众”的另一种命名。在这一类小说里,重要的不是“经验”的丰饶,而是对经验的“本体论”提炼,是在某种抽象丛林中的文学跋涉,是若有若无的哲学气质,是只能在语言中实现、并在语言中止步的美学图景。我相信,这样的写作代表了文学的未来方向,即在融媒体时代,在声像艺术的逼迫下,文字书写所能保存的最后的尊严——如果文学真的能不死的话。
(责任编辑:戴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