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小说家与文学的未来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烨的文字,疏朗而又见密度,顺滑中有峭拔,俯仰自如,张弛有度,别具清峻、通透、飒爽和隽永的气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文字或语言容易被消化,就像波尔多的酒不一定能对得上被酱香长年濡染的胃口。如果“小众”只是一种自矜且不含贬义的话,我相信,这是这位“未来小说家”一直以来持有的、并极可能继续加持的写作方向。我能想象,每次下笔之前,她已先行预定了自己的读者:他们都博览或饱读,一提乔伊斯就知道都柏林(甚至是它的街景);是斯泰因夫人才使巴黎在他们眼里更具辨识度;不需要有什么交代,蹲踞在南洋僻处的“托拉查”便遽然提着终极密钥直接奔向生死命题的破解处。她确信,她预定的读者当能心领神会,自行补足叙述中的诸多留白,并能切实、完全地感知到最后一个句号圈定时的未竟之言,像做一道又一道难易不等的完形填空一样。这使得她像一个在高音区不肯降调的歌手,自始至终,歌喉在一个细高的声线上振颤。实际上这也给她和她的小说都制造了内在的紧张感:她显然对小说的各种路数相当熟稔,却不想覆蹈其辙;她的闪避也算机敏,但启承转合间,犹似“穿越布雷区的舞蹈”。
  沈烨的小说路数大致可视为是“异次元叙述”的一种。不过,她并不致力于制造“异”,而是在追求“同”。简单地说,她努力将不同的、发散的、多丛的“维度”压进同一个平面,像在科幻小说里祭出的宇宙武器“二向箔”。在《托拉查进行曲》中,陷于父母猝亡的哀痛而不能自拔的主人公,嗣后在“托拉查”见证了“生”与“死”的无限距离如何被归零,造成阴阳两隔的鸿沟如何奇妙地被填平,生命也重新被定义;他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女生在读书札记里对他的嘉许,他无意中撞见的一个女孩在冬夜里绝望地哀哭……生命中的那些偶遇,那些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飘扬的生命片断,带着幽昧、莫测然而深切、坚定的感悟,从不同的方向汇拢而来,被某个“二向箔”收聚,成为他试图重新启幕的生命平台。《我欲乘风归去》中的死者,模仿了儿媳简羽巾于十年前写下的小说中的死亡场景(或者说,她以肉体的消灭重新“书写”了这部小说的死亡场景),这不仅使文本中的虚构刹时转换成为现实中的惨烈真相,也使“死亡”重新被拉回到与生者对峙、共处的同一平面,死者以极为竦慄的方式对生者进行了返身“凝视”,被凝视的生者至少包括儿媳简羽巾、奶茶店老板以及死者的丈夫,即所有与死者生前有过仇隙、愤恚、怨怼的人。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生仇死报,它使“死亡”本身成为利器,变成了沉重的“实有”,使原本因死者的隐匿而顿感轻松的生者突然坠入冥府的幽暗和深寒。简羽巾虽然声称死者“不会再影响我了”,但是,果能如此吗?《消弭模仿的戏法》据称是早几年前的作品,但它和《我欲乘风归去》的核心叙事一样,上演了博尔赫斯式现实与文本互文、互参的“戏法”:“我”对Yellow的暗恋、一个新进小说家对“我”的暗恋,被一个关于暗恋的小说瞬间敲开了坚壳。就是这样,它将原本背靠背的“虚”与“实”,将彼此遮断的“参”与“商”,压进了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平面,使它们难分彼此,不再相隔。
  我想强调的是,沈烨的小说有对技术密度和技术难度的追求,而不是像我前述的评析文字那样简约和一目了然。如若展开,她小说中的很多节点都值得逐一细论。在我看来,她节制、洗炼地叙述之下,有着丰沛、多义的蕴藉。这殊为可贵。我得承认,我难掩对这个“未来小说家”的赞赏。很显然,她寫下的是典型的当代“文人小说”——这是对“小众”的另一种命名。在这一类小说里,重要的不是“经验”的丰饶,而是对经验的“本体论”提炼,是在某种抽象丛林中的文学跋涉,是若有若无的哲学气质,是只能在语言中实现、并在语言中止步的美学图景。我相信,这样的写作代表了文学的未来方向,即在融媒体时代,在声像艺术的逼迫下,文字书写所能保存的最后的尊严——如果文学真的能不死的话。
  (责任编辑:戴春艳)
其他文献
开栏的话:   访谈的好处是见性情。邓菡彬的专栏进行了四年,艺术家、科学家、学者都放下严肃面孔,在专栏里侃侃而谈:“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新知识”、“艺术与后人类”。今年想更见性情、更见人,切入一个被陈旧的知识模式统治的领域:表演史。人是鲜活的,人类的表演从来生动,但是关于表演,尤其是关于那些最光芒万丈的艺术创造和接受的时刻,现有的史学模型却显得苍白。于是邓菡彬虚构了一群“性情中人”的艺术世界,每
期刊
这个题目,你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哈哈。  但“身高两米”真实地出现在谢青皮的微信签名中,也存在于他的个人简介里。此外,还有“头上长草”、“热爱唱歌,五音不全”之类,无不让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跳”啊。  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截图,内容是他17岁时的一封告白信,信的大部分内容都还算可以理解,无非一个故作深沉的小男生渴望那个女孩子的垂青,但到结尾他突然来一句:“你明白,我是个淫荡的男子汉。”我忍不住
期刊
此时,离春运还剩几天的时间,火车站已挤满了人,广播里不时说着来往车辆的信息。妈妈背着一个硕大的袋子,手上提着一个包。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这些还拿不完,我拉着一个有轱辘的旅行箱,拉杆上还架着个手提包。下午三点二十多分,离检票时间越来越近,我们就跟着别人在捡票口排起了长队。有几次,妈妈被挤到了外面,我就把她叫过来,使劲地往后挤,然后妈妈又艰难地排在了我的前面。  我们坐的是K226次列车,这趟车是由广
期刊
劳伦·李·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一位工作于洛杉矶的艺术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副教授,在今天充斥着自动化和算法的生存环境中探讨社交关系的状态。她是 2020 圣丹斯学会“新前线故事”实验室成员,2020“目光”艺术与科技中心(Eyebeam)快速反应小组成员,2019“创造力资本”奖项获得者。她的作品《某人》(SOMEONE)获奥地利电子艺术节金尼卡大奖与
期刊
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提交了《合力构建西南联大文化、IP、政企文旅融合项目提案》,提案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在新的技术推动下,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西南联大文化IP以推动文旅融合,大力提升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
期刊
回想起来有些奇怪,我,一个写小说的,啊呜,一个写诗的,两人在一个文学培训班第一次见面,彼此用来熟稔的身份却是广告公司的策划和高中语文老师。换句话讲,我和啊呜的相识并不是从谈论文学开始的。这一方面是我俩性格里都有些羞赧的成分,隐隐觉得小说家和诗人是一类可疑的身份;另一方面,恐怕则是因为我俩都对彼时的“当下”不甚满意。我毕业之后为了快速出点成果,没去北京,选择留在厦门一家广告公司做编剧,结果闹腾了一年
期刊
时间:2020年10月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与研究生  1、人与土地的生命联系  郭洪雷:大家分头读了贺享雍的《乡村志》,一共十本,四五百万字。就小说情节的连续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整體规模而言,都体现了一种极为罕见、极为难得的史诗追求。从创作状态看,当代作家真正能够写乡土,并且扎根于乡土的越来越少。我们熟悉的乡土作家,如贾平凹、莫言、阎连科等人,都慢慢进入了创作的后
期刊
让创作者剖析自己的作品,无异于脱光了站在那儿对镜自怜或被人看,而我根本没有这样的自信。因此,一开始,我拒绝写作诸如“创作谈”之类的玩意儿。尽管我非常喜欢看作家们写的创作谈——通过那些酒醒之后的文字,我拥有了八卦小报记者的乐趣。在这种双标之下,我经受着煎熬。不过,凭着我的善良,我还是回首了一遍,因为这三篇小说诞生在很久之前,久到我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写了啥。  《消弭模仿的戏法》中的一些观点基本回答了我
期刊
最终,跨年聚会的形式敲定了——一起去他家吃火锅。他是本地人,房子是自家的,父母住在不远处的另一套。也许,那套房子里也有人跨年,老男人们和老女人们。女的喝红酒,男的黄酒白酒一起来,一圈人喝成几小撮,最后还要勾肩搭背,一起唱当年下乡时唱的歌。有人在边上录长视频,有人打电话找代驾。  这边肯定不会变成那样。  他们在华润超市买了啤酒,听装的三得利纯生。相对来说,啤酒是一种比较年轻的饮料。火锅料全部选了一
期刊
“小强!小强!快点!快点!”  这个午后,太阳略有些偏西,给明晃晃的青石板街道镶了一溜灰黑的边。少年小强坐在这灰黑的边里,嘴里念念有词: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他爹开中药铺,眼光长远,要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接班人。可小强的一双眼却痴痴地望着阳光在青石板上跳跃,那阳光的线真是由无数根丝组成的,那无数根丝中还有无数个武林高手在过招,拳打脚踢,闪转腾挪,勾住了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