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咏叹调《血里火里又还魂》选自中国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该剧共分为六场,其中《血里火里又还魂》选自第一场第八曲。该唱段主要表现了以田玉梅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国情怀。本文主要从咬字、气息、力度、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更多的声乐学习者、爱好者对这首歌曲有更深的认识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能更好的处理作品。
【关键词】:《血里火里又还魂》;创作特征;演唱分析
中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由著名词作家闫肃及贺东久共同创作,唱腔由著名曲作家王祖皆、张卓娅设计。1991年,这部歌剧在北京首演,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全剧共分为六场:
第一场:黄昏·杜鹃坡村外
第二场:深夜·马家辉家
第三场:拂晓·七叔公草寮前
第四场:夜晚·马家辉家
第五场:凌晨·青竹坳游击队宿营地
第六场:清晨·杜鹃岭
《血里火里又还魂》选自第一场的第八曲,是主人公田玉梅死里逃生后的第一首咏叹调,田玉梅内心悲痛万分,于是唱起了这首表现内心悲愤沉痛、惊天地泣鬼神的唱段。
一、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创作特征
《血里火里又还魂》以民族唱法为主,但又结合北方戏曲元素(蒲剧)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运用戏曲中板腔体的结构手法进行创作,不同于曲牌体唱腔。按其板式特点,可分为散板、慢板、快板、散板四部分。整首歌曲以散板开始,采用D商调式;间奏之后,转入慢板,以2/4拍为主,其间穿插着3/4拍,慢板部分最后落于C宫的商音;经过一段与前速度、力度都有较为明显间奏之后,进入快板部分;又经过一段的间奏,进入散板部分,最后整个唱段稳定的结束在D商调。作曲者正是巧妙地运用这些不同板式的连接,体现了歌谣体所不能体现的效果。同时,歌曲中还运用戏曲中念白,使不同板式之间自然过渡。
二、《血里火里又还魂》的演唱
(一)散板
1—11小节是第一部分(散板),在大提琴的基础上,木管缓缓吹出旋律,加入的轰轰雷声为这一唱段所要表现的剧情,营造了一种令人紧张的气氛,随着梆子和定音鼓声起,以长号声引出小提琴独奏,在低沉的旋律下,引出唱段。
玉梅从昏迷状态中渐渐苏醒,满怀悲凉的唱出了“昏昏天,沉沉地”,在演唱第一个“昏”字时要注意字头的发音,咬紧字头,力度不宜太弱,要保持适中,第二个“昏”字做一个渐强的处理。“是梦,是真”要用反问的语气演唱,“玉梅我血里火里怎么又还魂”是这一散板部分的高潮,力度应是由强到弱,“火”字将这一句推向高潮,并在“里”字停顿数拍,共鸣点要集中,做好气息的支撑, “怎么又还魂”表现出一种急促感,“魂”字在演唱时做一个渐弱的处理。后面的“嗯”字,声音满是悲凄,并伴有哭腔唱出。
(二)慢板
经過类似于玉梅念白的一段间奏(12—24小节)后,进入唱段的第二部分(25—94小节)慢板的演唱,慢板由两部分组成(25—42小节和45—94小节)。
慢板的第一部分(25—42小节)节奏转为慢速,以2/4拍为主,穿插着3/4拍。慢板部分属于抒情叙事的部分。演唱这一部分时,要注意咬字,多处拖腔的演唱要将气息流动起来。这一部分节奏变化多样,切分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交替出现。由于主人公田玉梅此时内心十分复杂痛苦,所以在演唱时,要以情带声,像说话一样自然陈述,“打”字要唱的短促有力,咬紧字头,“冷透心”唱“冷”字时气息要吸满、下沉,声音要把控好,往回收,“心”字应短,稳收,将主人公内心的那种情绪表现出来。“风”字后十六起拍,应做好声音的支撑,唱出线条感,“呼”字应注意字头“h”的发音,句尾“人”字形成了长长的拖腔,演唱时要伴有哭腔。
经过两小节的短小间奏进入慢板的第二部分(45—94小节)。“闭”字要咬紧,“泣”字要轻而有张力,将主人公内心的难过之情展现出来,“刻”字要唱的坚定有力度,注意“痕”的咬字,咬字不可松散,使字的发音发生变化。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主要是体现在音高上,第二个“掩泪痕”中的“掩”字力度渐强,有较长的拖腔,在演唱时要具有一定的戏曲风格。“啊”字演唱时要使用哭腔,表现了主人公玉梅在失去亲人后的绝望和悲痛。“迎”字要做好气息的支撑,“去”字的旋律是由附点切分节奏和前十六节奏组成的,空拍处的倚音应表现的轻巧,要唱的声断气不断。由于“野”字的旋律跨度较大,位置要统一,第一个“哭”字要采用喷字头的演唱方法来唱,“灵”字的拖腔做一个渐强的处理,同时要注意换气,下一个“哭啊,英灵啊”的“啊”字在音高上达到最高,在演唱时,要唱的圆润气息流动起来,随后做一个渐慢的处理,表现了主人公玉梅在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无能为力。
(三)快板
经过一段较长的、速度与力度都与前有一定程度对比的过渡间奏(95—111小节)之后,整首歌曲进入第三部分即快板部分(112—135小节)。
转入快板后,咬字要求圆润、刚劲有力,声音要明亮,这样才能将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展现出来。“茫”字要咬紧字头,演唱中应短促并保持足够的力度,“路”字在一个八度内由上而下的转变,位置保持统一,种断根”速度渐慢,“根”要特别强调,唱的短促有力,这样才能更好将田玉梅此刻斗志昂扬的情绪表现出来,整个声音要保持明亮靠前,果断有力。
(四)散板
此时田玉梅内心的愤怒,已不是任何规整的语句可表达的,选用散板(149-152小节)的节奏来表现,与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十分吻合。
“鬼门关前走一走......”从这句开始转入散板,“前”字气息下沉,做好支撑准备,在演唱拖腔的时候,气息相当重要。“走一走”中的第二个“走”字应加有停顿感,以此来展现主人公田玉梅内心誓死要与敌人作斗争的坚定。“杀”字的字头要咬清,“田玉梅”三个字渐慢,坚定有力,表现了田玉梅誓死要与敌人拼到底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山样愁海样恨,山样愁海样恨”由慢到快又回到慢,力度由弱到强,两句歌词重复,更加突出玉梅对敌人刻骨的仇恨。第二个“恨”字的拖腔带有一些戏曲的味道,声音应有穿透明亮感。“再和你们”后做了一个停顿,气息、声音、情绪集中为最后一句做准备,在演唱“拼一拼哪!”时,做好气息支撑,切忌不可随着音高,使声音位置发生改变,这一句唱出了田玉梅不畏强暴,誓要与敌人斗争到底,全曲结尾处用“哪”字的拖腔做结,革命党人不怕牺牲、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在整个演唱声乐作品时,有“以情带声”之说,“情”是演唱之根本,也是从古至今无数学习者最难以掌握和表达的。“演唱者只有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才可以获得演唱艺术的最佳状态。”[1]演唱者在演唱时应根据剧情的需要,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表现自己的情感,控制好声音的力度和厚度、气息的深度,使声音保持圆润,将革命人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对党革命事业的热爱展现出来。
作者简介:贾丽娜(1994.12—),女,汉族;籍贯:山西朔州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音乐;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关键词】:《血里火里又还魂》;创作特征;演唱分析
中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由著名词作家闫肃及贺东久共同创作,唱腔由著名曲作家王祖皆、张卓娅设计。1991年,这部歌剧在北京首演,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全剧共分为六场:
第一场:黄昏·杜鹃坡村外
第二场:深夜·马家辉家
第三场:拂晓·七叔公草寮前
第四场:夜晚·马家辉家
第五场:凌晨·青竹坳游击队宿营地
第六场:清晨·杜鹃岭
《血里火里又还魂》选自第一场的第八曲,是主人公田玉梅死里逃生后的第一首咏叹调,田玉梅内心悲痛万分,于是唱起了这首表现内心悲愤沉痛、惊天地泣鬼神的唱段。
一、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创作特征
《血里火里又还魂》以民族唱法为主,但又结合北方戏曲元素(蒲剧)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运用戏曲中板腔体的结构手法进行创作,不同于曲牌体唱腔。按其板式特点,可分为散板、慢板、快板、散板四部分。整首歌曲以散板开始,采用D商调式;间奏之后,转入慢板,以2/4拍为主,其间穿插着3/4拍,慢板部分最后落于C宫的商音;经过一段与前速度、力度都有较为明显间奏之后,进入快板部分;又经过一段的间奏,进入散板部分,最后整个唱段稳定的结束在D商调。作曲者正是巧妙地运用这些不同板式的连接,体现了歌谣体所不能体现的效果。同时,歌曲中还运用戏曲中念白,使不同板式之间自然过渡。
二、《血里火里又还魂》的演唱
(一)散板
1—11小节是第一部分(散板),在大提琴的基础上,木管缓缓吹出旋律,加入的轰轰雷声为这一唱段所要表现的剧情,营造了一种令人紧张的气氛,随着梆子和定音鼓声起,以长号声引出小提琴独奏,在低沉的旋律下,引出唱段。
玉梅从昏迷状态中渐渐苏醒,满怀悲凉的唱出了“昏昏天,沉沉地”,在演唱第一个“昏”字时要注意字头的发音,咬紧字头,力度不宜太弱,要保持适中,第二个“昏”字做一个渐强的处理。“是梦,是真”要用反问的语气演唱,“玉梅我血里火里怎么又还魂”是这一散板部分的高潮,力度应是由强到弱,“火”字将这一句推向高潮,并在“里”字停顿数拍,共鸣点要集中,做好气息的支撑, “怎么又还魂”表现出一种急促感,“魂”字在演唱时做一个渐弱的处理。后面的“嗯”字,声音满是悲凄,并伴有哭腔唱出。
(二)慢板
经過类似于玉梅念白的一段间奏(12—24小节)后,进入唱段的第二部分(25—94小节)慢板的演唱,慢板由两部分组成(25—42小节和45—94小节)。
慢板的第一部分(25—42小节)节奏转为慢速,以2/4拍为主,穿插着3/4拍。慢板部分属于抒情叙事的部分。演唱这一部分时,要注意咬字,多处拖腔的演唱要将气息流动起来。这一部分节奏变化多样,切分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交替出现。由于主人公田玉梅此时内心十分复杂痛苦,所以在演唱时,要以情带声,像说话一样自然陈述,“打”字要唱的短促有力,咬紧字头,“冷透心”唱“冷”字时气息要吸满、下沉,声音要把控好,往回收,“心”字应短,稳收,将主人公内心的那种情绪表现出来。“风”字后十六起拍,应做好声音的支撑,唱出线条感,“呼”字应注意字头“h”的发音,句尾“人”字形成了长长的拖腔,演唱时要伴有哭腔。
经过两小节的短小间奏进入慢板的第二部分(45—94小节)。“闭”字要咬紧,“泣”字要轻而有张力,将主人公内心的难过之情展现出来,“刻”字要唱的坚定有力度,注意“痕”的咬字,咬字不可松散,使字的发音发生变化。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主要是体现在音高上,第二个“掩泪痕”中的“掩”字力度渐强,有较长的拖腔,在演唱时要具有一定的戏曲风格。“啊”字演唱时要使用哭腔,表现了主人公玉梅在失去亲人后的绝望和悲痛。“迎”字要做好气息的支撑,“去”字的旋律是由附点切分节奏和前十六节奏组成的,空拍处的倚音应表现的轻巧,要唱的声断气不断。由于“野”字的旋律跨度较大,位置要统一,第一个“哭”字要采用喷字头的演唱方法来唱,“灵”字的拖腔做一个渐强的处理,同时要注意换气,下一个“哭啊,英灵啊”的“啊”字在音高上达到最高,在演唱时,要唱的圆润气息流动起来,随后做一个渐慢的处理,表现了主人公玉梅在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无能为力。
(三)快板
经过一段较长的、速度与力度都与前有一定程度对比的过渡间奏(95—111小节)之后,整首歌曲进入第三部分即快板部分(112—135小节)。
转入快板后,咬字要求圆润、刚劲有力,声音要明亮,这样才能将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展现出来。“茫”字要咬紧字头,演唱中应短促并保持足够的力度,“路”字在一个八度内由上而下的转变,位置保持统一,种断根”速度渐慢,“根”要特别强调,唱的短促有力,这样才能更好将田玉梅此刻斗志昂扬的情绪表现出来,整个声音要保持明亮靠前,果断有力。
(四)散板
此时田玉梅内心的愤怒,已不是任何规整的语句可表达的,选用散板(149-152小节)的节奏来表现,与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十分吻合。
“鬼门关前走一走......”从这句开始转入散板,“前”字气息下沉,做好支撑准备,在演唱拖腔的时候,气息相当重要。“走一走”中的第二个“走”字应加有停顿感,以此来展现主人公田玉梅内心誓死要与敌人作斗争的坚定。“杀”字的字头要咬清,“田玉梅”三个字渐慢,坚定有力,表现了田玉梅誓死要与敌人拼到底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山样愁海样恨,山样愁海样恨”由慢到快又回到慢,力度由弱到强,两句歌词重复,更加突出玉梅对敌人刻骨的仇恨。第二个“恨”字的拖腔带有一些戏曲的味道,声音应有穿透明亮感。“再和你们”后做了一个停顿,气息、声音、情绪集中为最后一句做准备,在演唱“拼一拼哪!”时,做好气息支撑,切忌不可随着音高,使声音位置发生改变,这一句唱出了田玉梅不畏强暴,誓要与敌人斗争到底,全曲结尾处用“哪”字的拖腔做结,革命党人不怕牺牲、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在整个演唱声乐作品时,有“以情带声”之说,“情”是演唱之根本,也是从古至今无数学习者最难以掌握和表达的。“演唱者只有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才可以获得演唱艺术的最佳状态。”[1]演唱者在演唱时应根据剧情的需要,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表现自己的情感,控制好声音的力度和厚度、气息的深度,使声音保持圆润,将革命人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对党革命事业的热爱展现出来。
作者简介:贾丽娜(1994.12—),女,汉族;籍贯:山西朔州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音乐;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