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技工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整个学校教育。中职生德育工作关系到能否为企业、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但在实际的德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做好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多方面入手,应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德育工作的氛围。下面我就结合班级中的案例谈谈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的成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乃至以后的成才道路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我国打造成装备制造强国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中,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二、要关注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举个例子,我班有个 李同学小的时候父母离异, 母亲多年未取得联系,父亲重新组建家庭。所以李同学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李同学也仅仅是供其吃饱穿暖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怕他受了委屈。进入技校后,这个同学从走读改为住校,技校的学习氛围也没有初中的紧张,便发生了打架旷课、易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一系列自我放纵行为,我也多次找其谈话,期间联系其爷爷和爸爸,也与家长多次谈话,希望了解该同学反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希望其父亲能多多重视儿子在青春叛逆期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王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子,所以父母对王同学特别的溺爱,加上父母平时忙着做生意,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开学初期,王同学表现较为内向,很少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偶尔的迟到和旷课,也没有其他违纪行为。但是到了学期末,随着天气日趋寒冷,王同学的迟到和旷课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据其父母说,王同学多次都是早上赖床直至错过公交车,便找理由不去学校。后来也是多次找借口不去上学,譬如头疼甚至摔了一跤要在家休养多天。我逐渐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便多次与王同学及其父母联系,了解王同学厌学的背后原因。
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和他的家庭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案例1和案例2中的李同學和王同学,李同学由于精神上缺少父母家人的关心和约束,导致他在学校行为散漫,做出一系列反常行为,譬如旷课打架、易与同学发生矛盾等。只有在发生了事情后,李同学才会获得爸爸的关注甚至关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做出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家庭情况在其身上的投射,都是为了引起亲人及其老师的注意。而王同学却是由于父母对其过于宠溺,使其养成骄纵蛮横的脾气,做错事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却一味的找寻借口甚至推到别人身上。所以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找到行为发生的根源,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其次,再从学生身上出发,引导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的是每一个个性不同的人,而学生自身的历史原因,导致德育难度上升。这些学生多数属于初中成绩就中下游的同学,是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他们自由散漫,平时常有抽烟、逃课、 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就处于缺少关爱和常被学校家长否定的状态。 这些学生中有些来自同一所初中,同一个交际圈,他们讲哥们义气,处事方式简单,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落。了解了我们德育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就能很好的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经过跟家长的交流配合,以及加强对王同学和李同学的关心帮辅,这两个同学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
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是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步的源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教育过程,要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刘金雪(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一、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的成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乃至以后的成才道路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我国打造成装备制造强国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中,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二、要关注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举个例子,我班有个 李同学小的时候父母离异, 母亲多年未取得联系,父亲重新组建家庭。所以李同学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李同学也仅仅是供其吃饱穿暖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怕他受了委屈。进入技校后,这个同学从走读改为住校,技校的学习氛围也没有初中的紧张,便发生了打架旷课、易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一系列自我放纵行为,我也多次找其谈话,期间联系其爷爷和爸爸,也与家长多次谈话,希望了解该同学反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希望其父亲能多多重视儿子在青春叛逆期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王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子,所以父母对王同学特别的溺爱,加上父母平时忙着做生意,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开学初期,王同学表现较为内向,很少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偶尔的迟到和旷课,也没有其他违纪行为。但是到了学期末,随着天气日趋寒冷,王同学的迟到和旷课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据其父母说,王同学多次都是早上赖床直至错过公交车,便找理由不去学校。后来也是多次找借口不去上学,譬如头疼甚至摔了一跤要在家休养多天。我逐渐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便多次与王同学及其父母联系,了解王同学厌学的背后原因。
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和他的家庭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案例1和案例2中的李同學和王同学,李同学由于精神上缺少父母家人的关心和约束,导致他在学校行为散漫,做出一系列反常行为,譬如旷课打架、易与同学发生矛盾等。只有在发生了事情后,李同学才会获得爸爸的关注甚至关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做出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家庭情况在其身上的投射,都是为了引起亲人及其老师的注意。而王同学却是由于父母对其过于宠溺,使其养成骄纵蛮横的脾气,做错事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却一味的找寻借口甚至推到别人身上。所以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找到行为发生的根源,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其次,再从学生身上出发,引导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的是每一个个性不同的人,而学生自身的历史原因,导致德育难度上升。这些学生多数属于初中成绩就中下游的同学,是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他们自由散漫,平时常有抽烟、逃课、 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就处于缺少关爱和常被学校家长否定的状态。 这些学生中有些来自同一所初中,同一个交际圈,他们讲哥们义气,处事方式简单,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落。了解了我们德育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就能很好的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经过跟家长的交流配合,以及加强对王同学和李同学的关心帮辅,这两个同学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
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是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步的源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教育过程,要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刘金雪(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