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是师生双向努力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最好方式,也是当下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抬头率”最见效的措施。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依托课题研究,以某高职院为例,将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应用情况归纳总结。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高校思政理论课;抬头率
一、借助课前新闻播报吸引学生思政课堂的抬头率。
通过新闻播报来吸引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关注度是本课题组历经一年多的实践检验结论,也是课题负责人沿用3年多屡试不爽的教学经验。课题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愿学习的高考类,不愿学习的高考者和单招考生。他们对政治学习的热情有待提高,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做法是:每堂课课上5分钟新闻播报。每届学生开课后,从学生感兴趣的娱乐新闻入手,当学生七嘴八舌地把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说完,任课教师会要求他们聆听教师的新闻。这样平等互换后学生能接受也能注意听讲。之后,任课教师会安排学生分组准备好他们关注的新闻,每次课进行学生播报。当学生自我收集新闻并课堂讲解,他们就会记住这个新闻,久而久之,会关注这样的新闻。其他聆听新闻的同学也会注意听来自同班同学的新闻播报。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关注政治的热情,也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政治资料,课堂抬头率有多提升。
二、凭借重大事件吸引学生思政课堂抬头率。
国家的方针政策是高校学生应该了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对学生也提出同样要求,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够。本课题组在调研后实验,采用重大会议引领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小情,进而提升抬头率。比如,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样的举国大事要求大学生必须实时跟进。那么课题组的做法是:会议前、会议中和会议后实时宣讲,做好教学设计。
会议前:安排学生关注十九大。新生开课后,正值国庆放假,我们基础教研室布置学生关注十九大。十一回来上课时,首先告诉学生十月份中国有个大事。学生能回答出十九大,然后告诉他们十九大的召开时间。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多看与十九大相关的报道。
会议中:通过实时跟进调动学生积极性。十九大召开的当天,授课中直播了20分钟会议现场。让物流专业学生第一时间看到齐唱国歌、默哀及习主席上台面向与会同志鞠躬等栓先垂范的表现。让学生扮演了一次代表委员的角色来聆听会议。同时,课堂上任课教师会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找时间观看十九大全程视频。紧接着,十九大当天,对习主席这位64岁长者一直站着三个半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做32231个字的政府报告的辛苦风靡朋友圈。那么第二天,我也在课堂第一时间向学生描述全国人民感动的掌声。到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时,10月25日下午1:54分,任课教师正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那么,师生一同观看了常委们亮相和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让学生第一时间知道国家政治局常委,以后又结合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及辽宁有几人进政治局委员都向学生阐述。
会议后:通过政策导向与专题讲授引领思想阵地。十九大闭幕,任课教师分两个方向引领学生思想动态。首先,政策导向。从人民网、新华网吸取新闻。26日,全国颁布《房产税》;28日,辽宁省委书记调任变动;11月8日,特朗普带着2535亿美元的贸易合作访华;每天教师会把最新的时政新闻传递给学生。其次,专题讲授。十九大会议当天,课题组思政教师看完了这个十九大报告。但个人的把握与理解程度有限,于是借助人民网平台学习国家党校的专家讲解。同时,在每天上下班开车中,广播中会有电台主办的十九大精神的“每日一课”节目,任课教师仔细聆听了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的讲解。这样不断的学习与梳理后才形成自己的課件“迈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从会议的成就、意义和主线三方面讲解十九大精神。课题组认为我校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所以,整个专题任课教师采取30分钟的两段式讲法,让学生能真正听进去。特别是听到这五年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仅抬头并鼓掌,听得津津有味。
三、课后的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理论思考后回归课堂抬头率。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思政理论课以100人一个班为宜,但是班级授课制的最佳人数为25-30人,因此,一个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因此,我们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将100人班型分成10-12个小组,每组遴选出组长,班级以班长、学委和课代表三人形成良好的监督成员。最典型的的做法是,课后有网络平台,任课教师会把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放到平台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任课教师从后台是可以看到的。比如,经典的教学视频,影片赏析,教学案例等。因为播放时间比较长,会放到网络平台,学生自己课后去观看。同时,老师会根据与本次课教学相关的内容提出来几个问题,让学生开放作答。学生会在思考后做出自己的答案。如果发现雷同者,会要求重新完成。这样几次实践,发现学生还是有热情参与到思政理论的分析中。
四、凭借中国故事的传播来提升学生的思政理论课抬头率。
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思政部教师作者思政课程的宣传者与传播者,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课题组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抬头率,也抓住这次讲好中国故事的机会。首先,从课堂教学引入身边的好人好事,从沈阳的好故事讲起,再到辽宁的好故事,最后到中国好故事。中国梦歌曲正在深入人心:在党和国家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现在随处能听到红色歌曲,能听到“中国梦”系列歌曲,这些歌曲以悠扬的主旋律牵动人心。展示了我们党的自信与文化主阵地,更彰显啦中华民族的蒸蒸日上的气势。课堂中偶尔播放或者宣传下这样的红色歌曲,学生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中国故事正在走进人心: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发现像“郭明义”与“雷锋”这样的好人代表在不断涌现,从大家之前心目中的傻子,到大家逐渐接收和认可的“应该做的”。这种好人代表的故事正在不断扩大化,形成共识,学生的认可度在提升。中国好声音正在传播:中国这两年新建的博物馆增加啦2000多个,中国居民游览博物馆的概率提高了22%,中国人前往北京旅游的人数,特别是前往清华北大游览的次数在增加。学生的感知力也在提升。其次,从课堂讲故事到时时学习与宣讲故事,让我们身边的好故事在与学生接触中让学生有所收获。通过好故事的传播与播种,学生思政课课堂表现有所改观。
总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思政理论课抬头率是一个摸索式的课题研究。虽然有所成果,但还不够成熟。想真正研究验证出一套完备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想唤起全体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热情,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项目基金:本文为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足“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思政理论课“抬头率”》(编号2017jzy13)阶段成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高校思政理论课;抬头率
一、借助课前新闻播报吸引学生思政课堂的抬头率。
通过新闻播报来吸引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关注度是本课题组历经一年多的实践检验结论,也是课题负责人沿用3年多屡试不爽的教学经验。课题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愿学习的高考类,不愿学习的高考者和单招考生。他们对政治学习的热情有待提高,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做法是:每堂课课上5分钟新闻播报。每届学生开课后,从学生感兴趣的娱乐新闻入手,当学生七嘴八舌地把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说完,任课教师会要求他们聆听教师的新闻。这样平等互换后学生能接受也能注意听讲。之后,任课教师会安排学生分组准备好他们关注的新闻,每次课进行学生播报。当学生自我收集新闻并课堂讲解,他们就会记住这个新闻,久而久之,会关注这样的新闻。其他聆听新闻的同学也会注意听来自同班同学的新闻播报。这样就大大提高学生关注政治的热情,也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政治资料,课堂抬头率有多提升。
二、凭借重大事件吸引学生思政课堂抬头率。
国家的方针政策是高校学生应该了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对学生也提出同样要求,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够。本课题组在调研后实验,采用重大会议引领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小情,进而提升抬头率。比如,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样的举国大事要求大学生必须实时跟进。那么课题组的做法是:会议前、会议中和会议后实时宣讲,做好教学设计。
会议前:安排学生关注十九大。新生开课后,正值国庆放假,我们基础教研室布置学生关注十九大。十一回来上课时,首先告诉学生十月份中国有个大事。学生能回答出十九大,然后告诉他们十九大的召开时间。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多看与十九大相关的报道。
会议中:通过实时跟进调动学生积极性。十九大召开的当天,授课中直播了20分钟会议现场。让物流专业学生第一时间看到齐唱国歌、默哀及习主席上台面向与会同志鞠躬等栓先垂范的表现。让学生扮演了一次代表委员的角色来聆听会议。同时,课堂上任课教师会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找时间观看十九大全程视频。紧接着,十九大当天,对习主席这位64岁长者一直站着三个半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做32231个字的政府报告的辛苦风靡朋友圈。那么第二天,我也在课堂第一时间向学生描述全国人民感动的掌声。到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时,10月25日下午1:54分,任课教师正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那么,师生一同观看了常委们亮相和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让学生第一时间知道国家政治局常委,以后又结合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及辽宁有几人进政治局委员都向学生阐述。
会议后:通过政策导向与专题讲授引领思想阵地。十九大闭幕,任课教师分两个方向引领学生思想动态。首先,政策导向。从人民网、新华网吸取新闻。26日,全国颁布《房产税》;28日,辽宁省委书记调任变动;11月8日,特朗普带着2535亿美元的贸易合作访华;每天教师会把最新的时政新闻传递给学生。其次,专题讲授。十九大会议当天,课题组思政教师看完了这个十九大报告。但个人的把握与理解程度有限,于是借助人民网平台学习国家党校的专家讲解。同时,在每天上下班开车中,广播中会有电台主办的十九大精神的“每日一课”节目,任课教师仔细聆听了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的讲解。这样不断的学习与梳理后才形成自己的課件“迈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从会议的成就、意义和主线三方面讲解十九大精神。课题组认为我校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所以,整个专题任课教师采取30分钟的两段式讲法,让学生能真正听进去。特别是听到这五年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仅抬头并鼓掌,听得津津有味。
三、课后的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理论思考后回归课堂抬头率。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思政理论课以100人一个班为宜,但是班级授课制的最佳人数为25-30人,因此,一个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生课后的自我实践。因此,我们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将100人班型分成10-12个小组,每组遴选出组长,班级以班长、学委和课代表三人形成良好的监督成员。最典型的的做法是,课后有网络平台,任课教师会把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放到平台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如果学生没有完成,任课教师从后台是可以看到的。比如,经典的教学视频,影片赏析,教学案例等。因为播放时间比较长,会放到网络平台,学生自己课后去观看。同时,老师会根据与本次课教学相关的内容提出来几个问题,让学生开放作答。学生会在思考后做出自己的答案。如果发现雷同者,会要求重新完成。这样几次实践,发现学生还是有热情参与到思政理论的分析中。
四、凭借中国故事的传播来提升学生的思政理论课抬头率。
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思政部教师作者思政课程的宣传者与传播者,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课题组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抬头率,也抓住这次讲好中国故事的机会。首先,从课堂教学引入身边的好人好事,从沈阳的好故事讲起,再到辽宁的好故事,最后到中国好故事。中国梦歌曲正在深入人心:在党和国家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现在随处能听到红色歌曲,能听到“中国梦”系列歌曲,这些歌曲以悠扬的主旋律牵动人心。展示了我们党的自信与文化主阵地,更彰显啦中华民族的蒸蒸日上的气势。课堂中偶尔播放或者宣传下这样的红色歌曲,学生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中国故事正在走进人心: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发现像“郭明义”与“雷锋”这样的好人代表在不断涌现,从大家之前心目中的傻子,到大家逐渐接收和认可的“应该做的”。这种好人代表的故事正在不断扩大化,形成共识,学生的认可度在提升。中国好声音正在传播:中国这两年新建的博物馆增加啦2000多个,中国居民游览博物馆的概率提高了22%,中国人前往北京旅游的人数,特别是前往清华北大游览的次数在增加。学生的感知力也在提升。其次,从课堂讲故事到时时学习与宣讲故事,让我们身边的好故事在与学生接触中让学生有所收获。通过好故事的传播与播种,学生思政课课堂表现有所改观。
总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思政理论课抬头率是一个摸索式的课题研究。虽然有所成果,但还不够成熟。想真正研究验证出一套完备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想唤起全体高校大学生对政治热情,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项目基金:本文为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足“参与式”教学法提高思政理论课“抬头率”》(编号2017jzy13)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