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的过程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运用思维去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让好奇心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的动力。
一般来说,导课、提出问题、猜想、研究、验证、拓展等不同情境组成一堂课的基本模式。连续而生动的情境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它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思”在其中,“学”在其中。
什么样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常教常新,新中出奇”。再好的美味,吃得多了,也会如同嚼蜡,同样的面孔,同样的教学手段,年复一日,学生“吃伤了”,还希望他有兴趣,还希望他能主动思考吗?如何在“新”上下功夫,如何出“奇”呢?仅以曾执的《空气的力量》为例谈两个常见情境的创设。
情境之一: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喜欢做什么呢?(交流)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吗?(猜想)我最喜欢变魔术,你喜欢魔术吗?想学习变魔术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个小魔术,魔术的名称是“听话的气球”。
生动的情境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自觉地引导自己的思维,参与探索活动。让学生猜想教师所喜欢的,这是为引出课堂内容做一个伏笔。当听说老师喜欢变魔术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大吃一惊,而教师所要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出乎意料,魔术本身就充满着新奇,学生知道本堂课要研究魔术,学生能不感兴趣吗?最普通的谈话式导入同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情境之二:
(将气球放入瓶中,学生无法吹大气球)
1.教师捏住瓶体上小洞,请一学生吹瓶内的气球,无法吹大。
2.(松开手指,做一个变魔术的动作)请这位同学再试一试。(先塞住洞口,再放手)谁还想试一试?
3.老师的魔术很成功,气球也很听话,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变魔术,重新吹气球。(仍然吹不大)
4.这说明手抓、吹气、拍瓶子能让小气球吹大吗?
5.猜一猜,想一想:你的气球为什么不听话?
重点或难点处创设情境,可以寓重难点于趣味中,吸引学生对知识重点或难点的关注,带来探究活动的自主性。
空气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如何让学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就是本课的重难点。这节课中,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变魔术,而在于通过这种形式唤起学生的自主思维。实施这一环节之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使学生相信,师生的材料是一样的,为后面学生的气球不听话,而教师的气球听话设置悬念。魔术成功的关键环节是在学生吹自己的气球时,教师已在自己的瓶子上扎了一个小洞,这是决对不能让学生发现的。
教师变魔术的动作要逼真,让学生感到,似乎老师的手上真有魔力,学生看过之后,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把手伸向空中去抓、去拍,但却事与愿违。由新奇产生疑惑,由疑惑而产生研究的动力。
创设情境还可以在课程结束前进行,如果做到适宜,课上学生学科学,课下研究科学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在《空气的力量》一课结束之前,提出课后探究的问题:如果不吹气球,你能让瓶中的气球也变大吗?兴趣可以让学生爱动脑、会动脑,使主动探索、求异创新成为习惯。
二、让质疑成为习惯
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但不应当是科学研究的终点。思维应当有方向,但思维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而引起的,因不知而想知,因想知而产生思考的动机和行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应当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质疑成为习惯。
如学习《植物的血管》一课,善于质疑的同学在看到了课题后,也许就会问:人有血管,植物也有血管吗?植物的血管是什么样子的?也有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吗?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课内认识就是有意识的,他的思维方向就是有目的的;在研究《细胞》一课里,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学生可能就会问:为什么不同的植物,细胞的排列会不一样呢?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吗?为什么不同的植物,细胞颜色不太一样呢?这些问题,虽然这不是课内要研究的内容,但使学生的课外研究成为了可能,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让他产生了要研究的动力。
在科学教学中,我还体会到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并把疑问抛向其它同学,这个问题认识过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鼓励、鼓励、再鼓励。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认真思考、锻炼出来的。而思维能力的内涵是全方位的,但一切思维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做为科学教师,有责任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问题意识是科学家的美德。
一、让好奇心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及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的动力。
一般来说,导课、提出问题、猜想、研究、验证、拓展等不同情境组成一堂课的基本模式。连续而生动的情境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它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思”在其中,“学”在其中。
什么样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常教常新,新中出奇”。再好的美味,吃得多了,也会如同嚼蜡,同样的面孔,同样的教学手段,年复一日,学生“吃伤了”,还希望他有兴趣,还希望他能主动思考吗?如何在“新”上下功夫,如何出“奇”呢?仅以曾执的《空气的力量》为例谈两个常见情境的创设。
情境之一: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喜欢做什么呢?(交流)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吗?(猜想)我最喜欢变魔术,你喜欢魔术吗?想学习变魔术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个小魔术,魔术的名称是“听话的气球”。
生动的情境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自觉地引导自己的思维,参与探索活动。让学生猜想教师所喜欢的,这是为引出课堂内容做一个伏笔。当听说老师喜欢变魔术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大吃一惊,而教师所要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出乎意料,魔术本身就充满着新奇,学生知道本堂课要研究魔术,学生能不感兴趣吗?最普通的谈话式导入同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情境之二:
(将气球放入瓶中,学生无法吹大气球)
1.教师捏住瓶体上小洞,请一学生吹瓶内的气球,无法吹大。
2.(松开手指,做一个变魔术的动作)请这位同学再试一试。(先塞住洞口,再放手)谁还想试一试?
3.老师的魔术很成功,气球也很听话,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变魔术,重新吹气球。(仍然吹不大)
4.这说明手抓、吹气、拍瓶子能让小气球吹大吗?
5.猜一猜,想一想:你的气球为什么不听话?
重点或难点处创设情境,可以寓重难点于趣味中,吸引学生对知识重点或难点的关注,带来探究活动的自主性。
空气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如何让学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就是本课的重难点。这节课中,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变魔术,而在于通过这种形式唤起学生的自主思维。实施这一环节之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使学生相信,师生的材料是一样的,为后面学生的气球不听话,而教师的气球听话设置悬念。魔术成功的关键环节是在学生吹自己的气球时,教师已在自己的瓶子上扎了一个小洞,这是决对不能让学生发现的。
教师变魔术的动作要逼真,让学生感到,似乎老师的手上真有魔力,学生看过之后,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把手伸向空中去抓、去拍,但却事与愿违。由新奇产生疑惑,由疑惑而产生研究的动力。
创设情境还可以在课程结束前进行,如果做到适宜,课上学生学科学,课下研究科学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在《空气的力量》一课结束之前,提出课后探究的问题:如果不吹气球,你能让瓶中的气球也变大吗?兴趣可以让学生爱动脑、会动脑,使主动探索、求异创新成为习惯。
二、让质疑成为习惯
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但不应当是科学研究的终点。思维应当有方向,但思维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而引起的,因不知而想知,因想知而产生思考的动机和行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应当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质疑成为习惯。
如学习《植物的血管》一课,善于质疑的同学在看到了课题后,也许就会问:人有血管,植物也有血管吗?植物的血管是什么样子的?也有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吗?有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课内认识就是有意识的,他的思维方向就是有目的的;在研究《细胞》一课里,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学生可能就会问:为什么不同的植物,细胞的排列会不一样呢?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同吗?为什么不同的植物,细胞颜色不太一样呢?这些问题,虽然这不是课内要研究的内容,但使学生的课外研究成为了可能,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让他产生了要研究的动力。
在科学教学中,我还体会到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并把疑问抛向其它同学,这个问题认识过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鼓励、鼓励、再鼓励。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认真思考、锻炼出来的。而思维能力的内涵是全方位的,但一切思维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做为科学教师,有责任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问题意识是科学家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