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教育史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它不仅是一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史,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美术教育史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沿袭作用;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服务于美术教育。
【关键词】 美术 教育史 审美 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1. 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2. 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3. 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王开友.高师复合型人才培养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19(5).
[2]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9(2).
[3]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17(2).
[4]王尧,焦烈,刘力.我国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
[5]梁梅.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J].教育纵横.
[6]王振洪.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
[7]岳嵘琪,田卫戈.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J].教学研究.2004.2.
[8]叶立群.(1995)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9]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0]葉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美术 教育史 审美 美感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1. 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2. 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3. 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王开友.高师复合型人才培养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19(5).
[2]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9(2).
[3]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17(2).
[4]王尧,焦烈,刘力.我国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
[5]梁梅.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J].教育纵横.
[6]王振洪.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
[7]岳嵘琪,田卫戈.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J].教学研究.2004.2.
[8]叶立群.(1995)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9]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0]葉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