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石与彼岩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古石都蕴含着很深的禅理,如
   过桥石、小方壶、青莲朵等。米芾的“漏透”禅味浓郁。漏在佛学里称为烦恼,有漏就是有烦恼。参透世相,降伏心魔,方是无漏。四大名石又称“文人石”,其确切含义是文人们把禅宗的思想、审美趣味运用到石里面,以石的自然、素朴、古拙、枯淡,表现人的空寂、孤苦、淡逸的生命境界和艺术精神追求。明代林有麟在《素园石谱》中说“石尤近于禅”,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在古代,过桥石一直被文人墨客所收藏赏玩。过桥石说的不是某一个石种,而是其形状中段隆起,看上去像一座石拱桥。任何石种里都可觅到过桥石,不过好的极为稀少。2008年杭州西泠印社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有一方为古英石的过桥石,高10cm,宽26cm,厚11cm,起拍价就是40万人民币。
  过桥石其赏玩意义源于一个禅宗公案。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原籍山东。他生活在公元778年至公元897年的中晚唐时期,终年120岁。
  据赵州语录记载:
  有僧问赵州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
  赵州答曰:“赵州桥。”
  僧又问:“如何是赵州桥?”
  赵州答曰:“度驴度马。”
  佛法和赵州桥有何关系?这里所说的赵州桥是指精神上的桥梁。从此岸到彼岸,桥是方便人们来往的。驴马都要从桥上走过,何况人呢!佛法就像一个桥梁,芸芸众生通过它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它起到一个负荷、引导作用。小乘佛法是度自己,大乘佛法是度众生。驴马和众生平等无分别,都可以从桥上度过去,这叫普度众生。因此,赵州桥体现了赵州大师禅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
  外在者为渡,渡河渡海的渡。内在者为度,度到一个无烦恼、无痛苦的彼岸世界中。笔者生活在杭嘉湖腹地,河网密布,过去出远门要么乘船摆渡,要么翻过石拱桥到对岸。这是外在的渡。六祖慧能继承袈裟后与师傅弘忍在九江渡口有一段对话。弘忍说:“我渡你过江。”慧能答曰:“迷时师父度我,悟时我度自己。”
  佛教中有“摩诃般若波罗密”一语。“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密”是到彼岸。整句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度到彼岸。度到彼岸有六个途径,佛教又称“六波罗密”,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六波罗密虽以布施为首,但实行起来,任何一度没有智慧相助,就会出偏,五度只有和智慧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圆满人生。
  在尘世中追逐名利的时候,心灵往往被薰染、遮蔽。大画家黄永玉说:“海是上帝造的,苦海是人造的。”何不从尘世的樊笼里,从社会的角斗场中脱出身来,把心消融在山水之中,从巍巍山岳、滔滔江河中领悟空间的广袤和阔大,从星移斗转、花开草枯中感受时间的流变与永恒,从鸢飞鱼跃、鸟语虫鸣中感知生命的灵动和情趣?这就是彼岸。
  
  揭谛,揭谛——度啊,度啊!
  波罗揭谛——向彼岸度过去啊!
  波罗僧揭谛——大家一同向彼岸度啊!
  菩提萨婆诃——快快证得到菩提!
其他文献
2009年秋, 内蒙左旗举办高规格展会,石商、藏家都铆足了一股劲儿,打算海捞一回。大李和老王也齐齐到场,打算淘一些宝贝回去。大李和老王关系甚好,名副其实生死之交的铁哥们儿。老王年长几岁,平日里对大李也是照顾有加,而大李和老王一起玩石也确实受益匪浅。  这日,大李早早便去展销现场淘宝。  逛了半圈,大李终于看中了一块馒头形玛瑙,青灰色的底上密密麻麻的小突点,极像刚出锅的杂粮馒头撒上椒盐和芝麻,煞是馋
期刊
一日,一老者走进店内,拿出一小木盒,里面有一些玛瑙石。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摆放在桌上,说道:“请你看看,这石头行吗?”  这是一些普通的玛瑙蛋子,从摊上挑的,一个像人,另几个似小动物。人头是粘的,这组“田园小景”,一定费了他不少心血。我刚想讲些“原则”问题,一看老人那喜悦的目光,便欲言又止,改口道:“大爷,您这小组合太妙了,活龙活现。”老人听后特别高兴,细说如何挑石头、如何构思,才完成这套小组合。
期刊
园林景观石是中国传统的观赏石,它在我国发现最早、使用最多、分布最广。太湖石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如古代留存下来的苏州的冠云峰,杭州的皱云峰,上海的玉玲珑,北京的青莲朵、青云片等名石,成为了我们中华园林艺术中不朽的天然雕塑。但园林石的现状和前景究竟如何,也引来了不少爱石人的关注......    对话人物:季荣伦(赏石界“京城八叟”之一,北京宝艺石协会副会长)  笔者:季先生您好!最近石界提出观赏石行
期刊
哈密,连接西域与中原,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至少自汉代起就被纳入大中华版图。“丝绸之路”、“玉石之路”都从这里经过,250余处古文化遗迹铭刻了它的悠远历史。区位独特,矿产丰富,瓜果甜美,风情浓郁——这一切构成了哈密绚丽的背景,烘托出它独一无二的珍奇——大漠奇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地质工作者在哈密的戈壁滩里探矿,当他们准备捡拾遍地的“木材”烤火时,却发现这些“木头”格外沉重——哈
期刊
溯本正源,人类的文明、科学发明和创造的历史,首先是从石器制造和使用开始的。广义的山西赏石文化发展史的研究也首先要向山西考古发现的远古石器时代探求。早在一九二六年,著名学者李济就主持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至2000年)遗址的发掘。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九三年四十年来,山西考古发掘及学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山西考古四十年》文献的出版,为我们全面提供了距今约180万至4000~5000
期刊
1954年生,沈阳市人,法学硕士。曾任大学教师,市委机关处长。1992年供职于泰国正大集团,现任集团北京总部总裁。社会兼职为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    “藏书藏石两痴之,石可为兄书为师。博大精深书中取,坚贞沉静宜效石。”这首杨总早年所作的《两痴诗》正道出了他钟情于石的心声。从喜欢到迷恋,他与众多石痴一样都抵挡不了石头的魔力。杨总喜欢旅游,每到闲暇,游历于山水园林,他总会把
期刊
仿佛旅途中遭遇的意外之美,一个奇石馆猝不及防地撞入我的视线,让我在闹市里散乱的眼神一下子被攫住。  三坊七巷1号商铺门前悬挂的招牌引起参观者不小的骚动。黑底金字的花梨木招牌像埃及古墓里法老王的咒语一般诡异,既像脸谱又像字。像脸谱时或哭或笑表情各异,仔细揣摩又迂回曲折地变成了字,路人再三再四地琢磨自己的猜测,终于恍然大悟一般拼出招牌的谜底:人生百态奇石艺术馆。扭曲、怪异、荒诞的招牌!不由得使人想起清
期刊
直径20公分左右 黄龙玉籽料 成交价:90000元   卖家:某潮州藏家 买家:广东深圳某藏家   用途:收藏    尺寸:30×25×12cm 凸纹画面贵州青 成交价:1200元卖家:广西柳州石商 买家:广东深圳某藏家  用途:收藏
期刊
对观赏石的喜好,往往有一种不自觉甚至说不出理由   的偏爱。可能……有人与人的友情或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偶合机缘在起作用。但也不尽然,要是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美缘而石头不美,也不能构成人与石之间的美好机缘。  ……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审美经历;这一主观条件对他自己后来的观赏活动,例如发现石头的美,都不免起偏爱作用。因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爱好也有习惯性,这些审美个性对美石的爱,必然会出现着
期刊
黄袍加身,  裹不住时间的义无反顾,  却裹住了一路的财富。  收获是每一次磕绊的积累,  所以才有挂满一身的皱肌斑痕,  像一枚枚勋章,  细数着某年、某月、某一天,  娓娓道来那记忆里的丰功伟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