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相依,物人融通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调简洁,细节传神,一如女作家茹志娟的文风,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事物的本质。反复阅读此文,更有一种樟树即人、人即樟树的强烈感觉。“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课文的开篇就点明了所要描写的主体,并留下悬念,引发读者阅读期待;结尾“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可谓余音绕梁,含蓄蕴藉,让人回味,引人深思。
  文中第4、5自然段对樟树的描写,可谓是“借物喻人”类课文中的经典之作。这两段虽未有“宋庆龄”三个字,但细细品读,却发现宋庆龄无处不在。文章的第4段,作者用简练的语句描写了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粗壮的枝干伸向四面八方,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然后用了“无论……总是……”这对关联词语,强调樟树旺盛的生命力,在读者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抑或说樟树如人,不如说人如樟树。其实人与樟树“行合趋同”,宋庆龄一生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樟树的蓬蓬勃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正象征着她这种顽强的精神吗?在宋庆龄的眼中,这两棵樟树成了她某种精神的寄托,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不肯搬家的原因之一。
  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才让宋庆龄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吗?接着,作者以她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法,从独特角度去探寻宋庆龄的内心世界,诠释了宋庆龄“我舍不得这两个樟树”更深一层的原因。
  在第5自然段,作者重点写了樟树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先写石榴树容易招虫,衬托出樟树拒虫的原因,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然后作者用了“即使……仍然……”关联词来增强气势和表达效果。强调木质与香气相依相存,恒久不变!接着,又用了“只要……就……”这对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以敌人怕她的事实,表现她的高贵。最后猛然一顿,点明主题——“樟树的可贵就在这里。”这样4、5两段一略一详,由外形到品质,层层深入,把樟树的特点揭示得淋漓尽致,也把宋庆龄的高贵品质赞颂得恰如其分。
  再观被人们尊称为“先生”的宋庆龄,勇敢顽强地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作斗争,在法庭上大义凛然,怒视法官,要求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保护和营救大批爱国人士。建国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并长期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要职,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正如故居庭院里的两棵樟树,无论什么时候,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斗志昂扬,只要她在世上存在一天,“虫类”(反动派)就怕她一天。这样,樟树的象征意义一目了然。樟树即人,人即樟树。人、树虚实相生,形神融通、浑然一体。在作者看来,这正是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更重要的原因。
  课文最后一段的“瞻仰”一词,写出了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在人们的眼中,这两棵樟树就是象征宋庆龄。读者也由樟树的外形到樟树的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逐步认识宋庆龄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借物抒情,以树喻人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征。因此,引导学生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以及所体现的可贵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单位:徐州市睢宁县李集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我常常会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专题性的学习。本次专题阅读,选择了《乡下人家》《桥》和《怀念母亲》,编成一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欣赏能力。  一、“欣赏”艺术入手  1.板书“欣赏”一词,什么叫“欣赏”?平时,你们最喜欢欣赏什么?(音乐、艺术)  2.欣赏音乐。  (1)课件播放班得瑞的钢琴曲《清晨》,再播放《脚铃舞》片段,学生仔细聆听。 
期刊
小学说理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作者说的什么理,是怎样说理的,并且初步学会说理。围绕这些目标,我在教学《学与问》一文时,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导入——复习旧知,明确文体,把握结构  在《课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使学生初步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六年级学生学习《学与问》一文时,已经接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这3篇说理文,学生对说理文的文体特
期刊
“古”中的“口”是无数代先人的口;  “可”中的“口”是能唱歌的口;  “右、兄、告”中的“口”是禱告的口;  “叶”中的“口”是异口同声的口;  “号”中的“口”是高声呼叫的口;  “只”中的“口”是勉强发出叹息声的口;  “叱”中的“口”是训骂人的口;  “扣”中的“口”是器皿的口;  “叹”中的“口”是因困苦无奈而发出抱怨声的口;  “喙”中的“口”是飞禽的口;  “否”中的“口”是吐口水的
期刊
一、习作课程的审视与追问  母语学习背景下的习作教学不是零起点,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从“不太好”到“比较好”,从“不够完善”到“比较完善”,这是小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应然状态。小学生习作不是许多人担心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可以“批量化生产”。  平心而论,各地区、各学校的教情与学情差别是非常大的,要想编写一套完全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不同老师共同使用的习作教材,那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语用”能力。自《课标》颁布以来,中高年级的课堂上,进行“语用”实践,已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共识。但低年级由于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训练的意识不强,“语用”训练的形式还不够丰富。近期,笔者听了校内一位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一课,其中有两处教学环节,执教者有意识地向前走了一小步,吹开了“语用”之花
期刊
一、 以情为线,梳理全文  大凡文学作品,总有引线贯串其中。那么,《黄河的主人》引线是什么?黄河?主人?通读全文后,皆被否定!随着解读的逐步细化,“我”渐入眼帘,作者将自身置入文中,却又似乎若隐若现。教学时,我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探讨:  师:现在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作者描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和艄公。其实,他将自己也置身于文中了,请找一找文中描写“我”的有关语句。(学生浏览全文,很快找出两处:1.
期刊
笔者在绘本习作“翻转课堂”中,以目标导航,借力视频,在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试图实现观察力的“翻转”。  一、 建构:利用“翻转课堂”,巧妙设置观察内容  1. 以观察能力目标为“纵轴”,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特点,我将教材中观察类的习作归类梳理,以观察能力目标为“纵轴”,精简观察能力点,借助绘本,精选观察内容,形成“各年级绘本习作观察能力目标分层渗透计划”。  2.
期刊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文,应该从语言入手,也应该回归到语言的运用。  一、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教学目标偏差,过度解读文本思想内容。不可否认,将课文内容理解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仍然是当下语文课堂中
期刊
前段时间,我细细品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致教师》一书,书中那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给我专业成长莫大的鼓舞,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那充满智慧的思想和亲切易懂的话语,消除了我的职业疲惫,我整个身心仿佛在阳光的沐浴下再次焕发起自觉成长的力量。  战胜疲惫感  说实话,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小记者站、节日庆典、作家来校、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平日里繁琐的事耗费了我很多精力,一个字,累;而作为毕业班的
期刊
自从我向全班同学大力推荐《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之后,学生便投入了痴迷的阅读之中。一个月之后,在全区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以这本书的阅读为基础,执教了一节名为《想象的世界:无奇不有》的课外阅读交流课。多种形式的交流,多种方式的表达,在交流中深化了阅读感受、升华了阅读体验。  【设计思考】  (一) 走进书本:了解其人、其事  《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通过对德国探险家、冒险家明希豪森男爵一系列奇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