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崇高感是由压抑转到振奋,观赏者的心灵处于动荡状态。基于此,他将崇高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上的崇高,源于对象的体积无比大;一类是力量上的崇高,源于对象巨大的力量和气派,引起恐惧感和憧憬。如果将康德这—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军垦事业,倒是颇有意味。
建国初期,为了祖国建设和发展,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天山南北,加上近十万国民党的起义军队,近20万人,在茫茫戈壁荒漠上挖出数万地窝子,打造千万土坯房,开辟一望无际的农田,在大漠深处和戈壁荒滩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绵延不绝,不仅数量上、体积上无比大,力量和气派也是无比大。20万大军在新疆,平均年龄38岁,98%没结婚。为了解决战士们婚姻问题,八千湘女上天山,数万山东以及全国各地的优秀女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新疆,这数量,这气派,是不是也“无比大”?这些农垦战士,绝大部分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英雄,在天山南北又谱写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辉煌战歌;长期驻守,传至二代、三代,多少爱恨情仇,多少风霜雨雪,汇集成为浩荡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历史的宏大叙事,从整体上用崇高、宏大进行叙述,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任何数字上、体积上、力量上的“无比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滔滔江河来自于涓涓细流的汇集,巍巍高山来自于一土一石的累积,历史的宏大叙事,应该由一个一个细节组成,波澜壮阔的场面,应该由一点一滴碎片串起。只有在这些细节和碎片中,我们才能细心体察老兵的心灵温度,才能够触摸天山南北的每一寸荒漠和戈壁,感受寒冷与炎热交替、昼夜互换的严酷。宏大叙事诚然需要,碎片化叙事也不可缺席,一定程度上说,碎片化叙事更能“还原”历史现场,重现“老兵”的崇高。
谢志强的《老兵十二段》(十二是一个班的编制)就是一部“还原”之作,它选择日常碎片,采用冷静叙述的笔调,编织成一段新疆农垦人的“生活流”,把一群老兵推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让我们听,让我们触摸,让我们感悟。
康德所说的“无比多”“无限大”是相对于观赏者而言的,因为观赏者没有走进崇高对象,缺乏了解。而对于崇高对象而言,也就是说“对象主体”老兵而言,他们处于崇高对象的内部,他们把崇高过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已经见怪不怪,不仅没有崇高感了,反而多了一种亲切、亲近的感觉。谢志强作为“军垦二代”,长期处于农垦部队中,他和这些老兵一样,把“异样”的生活过成了平常的生活。因而,在《老兵十二段》中,无论是出场的老兵,还是作者,都很冷静、很平静,他们与我们看来崇高的生活没有距离感。因而,面对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谢志强能够撷取生活气息浓郁的碎片,予以真实、真切的叙述。20万大军进驻天山南北,何等壮观,何等艰辛,何等严酷!在《老兵十二段》中却通过《渴望》《米脂婆姨做的布鞋》《鞋》《麻袋》《十三连》等几个片段来传达;八千湘女上天山,多少家庭魂牵梦萦?多少情爱翻江倒海?在谢志强笔下,出现的是《抓阄》《习惯》《过礼拜六》;历次政治运动,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带来多么大的冲击?改变了多少人的命運?这里出现的是《惊飞了鸟》《巫老师的运动》《土坯》等。没有宏大构想,没有苦难叙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歌慷慨,有的是细节,有的是场景,有的是坚韧,有的是豁达,有的是原生态。
在《老兵十二段》中,谢志强的笔调非常冷静,冷静到“无我”的地步,作者几乎完全从故事中“撤退”出来,不对故事进行一丝一毫的“干预”,全部采用“人物”讲述故事,全篇几乎没有发出一句作者的“议论”。是担心零星言语的轻微声响,惊动“十三连”将士的酣睡吗?这种完全撤退、彻底“失语”,对于一个“军垦二代”来说,何其难?对于参与过火热垦荒生活的人来说,何其难?对于一个长期浸淫于小说写作,洞悉小说奥秘,敢发议论、善发议论的小说家来说,何其难?谢志强对新疆、对老兵,怀有无限的深情,抱负巨大的责任感(有《老兵·后记》为证)。然而,他把“自我”深深地埋藏起来,让一个一个老兵走上前台,重新演绎自己当日的生活。这是一种藏火热于冰冷的功夫,没有对老兵的深深眷恋,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很难做到。
《老兵十二段》的叙述语言,具有出色“还原”现场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既源于谢志强对小说语言的长期淬炼,也源于他对老兵生活的熟稔与体晤,他不仅善于捕捉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细微动作,也善于通过引叙人物语言,更善于通过分解劳动场面,达到特殊的表现目的。《抓阉》写“我”看中的一个姑娘“她悄悄瞅过我,还笑了一个”,就是这悄悄的一笑,改变了抓阄的规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兵团,这一笑,穿越了鬼子扫荡,穿越了数千公里。几年里,“我”没有忘记这姑娘。姑娘又何尝忘记过“我”!姑娘不知走过多少路,问过多少人,多少甜蜜的回忆和失联的寂寞,都融汇在这悄悄的一笑中。
“那么久,那么远,我总算抓住你了”,就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多少酸甜苦辣、艰辛曲折包含其中!作者没有铺叙,没有渲染,没有煽情,而仅仅“一笑”带过,捕捉到姑娘这一细微动作,也就捕捉到了这一笑后面深藏的内涵和无尽的期待了。这种捕捉动作的能力在《土坯》中,以富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的方式出现:被劳动改造的刘政委,把王震将军赠送的手表打压在土坯中,政委妻子居然想起来用听诊器挨个听声音的方式找到了手表。这一细节,也许只能出现在特殊时代、特殊场合吧?“用听诊器找手表”也许是世界文学中的“这一个”(黑格尔语)。作者善于运用人物语言“还原”场景,不用描写,不用议论,很有表现力。《过礼拜六》中指导员批评大老陈的一段对话,《习惯》中指导员批评小排长的一段对话,不仅人物语言个性化,而且场景感极强。《土坯》对打土坯动作“五磕头”的分解,没有丰富的劳动经验,怎样也提炼不出来。
《老兵十二段》为我们还原的是新疆农垦老兵的生活碎片,然而,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碎片叙述中感受老兵当年的崇高!谢志强向我们证明:碎片化书写依然可以展示崇高。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斯·莱辛说“‘当你写作时,你找到空间了吗?找到那种应当围绕你的空间了吗?进入那种空间,它就像是一个倾听的形式,专注的形式,于是词语,你故事里人物将要讲的词语就来了,思想、灵感就来了。’如果一个作家不能发现这种空间,那么诗篇和故事可能就会流产。”她把“空间”视为写作成败的关键,如果作家不能发现这种空间,就不可能完成写作。
通过《老兵十二段》,谢志强已经找到了书写新疆老兵的“空间”和“声音”,那就是:以冷静的“碎片”还原老兵的崇高。
建国初期,为了祖国建设和发展,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天山南北,加上近十万国民党的起义军队,近20万人,在茫茫戈壁荒漠上挖出数万地窝子,打造千万土坯房,开辟一望无际的农田,在大漠深处和戈壁荒滩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绵延不绝,不仅数量上、体积上无比大,力量和气派也是无比大。20万大军在新疆,平均年龄38岁,98%没结婚。为了解决战士们婚姻问题,八千湘女上天山,数万山东以及全国各地的优秀女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新疆,这数量,这气派,是不是也“无比大”?这些农垦战士,绝大部分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英雄,在天山南北又谱写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辉煌战歌;长期驻守,传至二代、三代,多少爱恨情仇,多少风霜雨雪,汇集成为浩荡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历史的宏大叙事,从整体上用崇高、宏大进行叙述,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任何数字上、体积上、力量上的“无比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滔滔江河来自于涓涓细流的汇集,巍巍高山来自于一土一石的累积,历史的宏大叙事,应该由一个一个细节组成,波澜壮阔的场面,应该由一点一滴碎片串起。只有在这些细节和碎片中,我们才能细心体察老兵的心灵温度,才能够触摸天山南北的每一寸荒漠和戈壁,感受寒冷与炎热交替、昼夜互换的严酷。宏大叙事诚然需要,碎片化叙事也不可缺席,一定程度上说,碎片化叙事更能“还原”历史现场,重现“老兵”的崇高。
谢志强的《老兵十二段》(十二是一个班的编制)就是一部“还原”之作,它选择日常碎片,采用冷静叙述的笔调,编织成一段新疆农垦人的“生活流”,把一群老兵推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让我们听,让我们触摸,让我们感悟。
康德所说的“无比多”“无限大”是相对于观赏者而言的,因为观赏者没有走进崇高对象,缺乏了解。而对于崇高对象而言,也就是说“对象主体”老兵而言,他们处于崇高对象的内部,他们把崇高过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已经见怪不怪,不仅没有崇高感了,反而多了一种亲切、亲近的感觉。谢志强作为“军垦二代”,长期处于农垦部队中,他和这些老兵一样,把“异样”的生活过成了平常的生活。因而,在《老兵十二段》中,无论是出场的老兵,还是作者,都很冷静、很平静,他们与我们看来崇高的生活没有距离感。因而,面对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谢志强能够撷取生活气息浓郁的碎片,予以真实、真切的叙述。20万大军进驻天山南北,何等壮观,何等艰辛,何等严酷!在《老兵十二段》中却通过《渴望》《米脂婆姨做的布鞋》《鞋》《麻袋》《十三连》等几个片段来传达;八千湘女上天山,多少家庭魂牵梦萦?多少情爱翻江倒海?在谢志强笔下,出现的是《抓阄》《习惯》《过礼拜六》;历次政治运动,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带来多么大的冲击?改变了多少人的命運?这里出现的是《惊飞了鸟》《巫老师的运动》《土坯》等。没有宏大构想,没有苦难叙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歌慷慨,有的是细节,有的是场景,有的是坚韧,有的是豁达,有的是原生态。
在《老兵十二段》中,谢志强的笔调非常冷静,冷静到“无我”的地步,作者几乎完全从故事中“撤退”出来,不对故事进行一丝一毫的“干预”,全部采用“人物”讲述故事,全篇几乎没有发出一句作者的“议论”。是担心零星言语的轻微声响,惊动“十三连”将士的酣睡吗?这种完全撤退、彻底“失语”,对于一个“军垦二代”来说,何其难?对于参与过火热垦荒生活的人来说,何其难?对于一个长期浸淫于小说写作,洞悉小说奥秘,敢发议论、善发议论的小说家来说,何其难?谢志强对新疆、对老兵,怀有无限的深情,抱负巨大的责任感(有《老兵·后记》为证)。然而,他把“自我”深深地埋藏起来,让一个一个老兵走上前台,重新演绎自己当日的生活。这是一种藏火热于冰冷的功夫,没有对老兵的深深眷恋,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很难做到。
《老兵十二段》的叙述语言,具有出色“还原”现场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既源于谢志强对小说语言的长期淬炼,也源于他对老兵生活的熟稔与体晤,他不仅善于捕捉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细微动作,也善于通过引叙人物语言,更善于通过分解劳动场面,达到特殊的表现目的。《抓阉》写“我”看中的一个姑娘“她悄悄瞅过我,还笑了一个”,就是这悄悄的一笑,改变了抓阄的规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兵团,这一笑,穿越了鬼子扫荡,穿越了数千公里。几年里,“我”没有忘记这姑娘。姑娘又何尝忘记过“我”!姑娘不知走过多少路,问过多少人,多少甜蜜的回忆和失联的寂寞,都融汇在这悄悄的一笑中。
“那么久,那么远,我总算抓住你了”,就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多少酸甜苦辣、艰辛曲折包含其中!作者没有铺叙,没有渲染,没有煽情,而仅仅“一笑”带过,捕捉到姑娘这一细微动作,也就捕捉到了这一笑后面深藏的内涵和无尽的期待了。这种捕捉动作的能力在《土坯》中,以富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的方式出现:被劳动改造的刘政委,把王震将军赠送的手表打压在土坯中,政委妻子居然想起来用听诊器挨个听声音的方式找到了手表。这一细节,也许只能出现在特殊时代、特殊场合吧?“用听诊器找手表”也许是世界文学中的“这一个”(黑格尔语)。作者善于运用人物语言“还原”场景,不用描写,不用议论,很有表现力。《过礼拜六》中指导员批评大老陈的一段对话,《习惯》中指导员批评小排长的一段对话,不仅人物语言个性化,而且场景感极强。《土坯》对打土坯动作“五磕头”的分解,没有丰富的劳动经验,怎样也提炼不出来。
《老兵十二段》为我们还原的是新疆农垦老兵的生活碎片,然而,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碎片叙述中感受老兵当年的崇高!谢志强向我们证明:碎片化书写依然可以展示崇高。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斯·莱辛说“‘当你写作时,你找到空间了吗?找到那种应当围绕你的空间了吗?进入那种空间,它就像是一个倾听的形式,专注的形式,于是词语,你故事里人物将要讲的词语就来了,思想、灵感就来了。’如果一个作家不能发现这种空间,那么诗篇和故事可能就会流产。”她把“空间”视为写作成败的关键,如果作家不能发现这种空间,就不可能完成写作。
通过《老兵十二段》,谢志强已经找到了书写新疆老兵的“空间”和“声音”,那就是:以冷静的“碎片”还原老兵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