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蚌埠既面临安徽省内激烈的区域竞争,又担负着建设“两个中心”的重任,必须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速构建支撑蚌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关键词:蚌埠;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0)01-000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需要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建設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推进三大变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根本路径是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运转高效的经济体制。简而言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与现代化目标和结果相对应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1]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2]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物质资料生产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而发展实体经济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因此,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推动生产力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基本经济制度构成现实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推动生产关系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运转高效的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不断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协调,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蚌埠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换挡,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平台与载体。“十二五”以来,蚌埠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末,蚌埠经济总量已达1714.66亿元,居全省第7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蚌埠的产业体系、经济体制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骨干企业偏少,产业层次不高
2018年,蚌埠人均GDP为7656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1—44.5—43.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42.6—21.9—35.5,城镇化率57.22%。①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蚌埠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居工业的主导地位,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在制造业。2018年,蚌埠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62.3亿元,居全省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7户,大中型企业67家,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8.6%,大中型企业数量偏少、对经济的辐射带动力不够强。2018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业、烟草制品业等传统加工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3%,传统加工业仍占据较大比重;蚌埠高新技术企业数为269家,居全省第5位,但是与合肥2111家和芜湖700家差距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5%,居全省第五位,但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中间产品和配套产品多,终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少,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不高。
(二)创新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2018年,蚌埠研发经费实现较快增长,增速为24.1%,总量达46亿元,居全省第4位;研发强度为2.68%,较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蚌埠在创新投入上持续增加,但创新竞争力有待提高。一是研发经费的结构不合理。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为33.2亿元,按活动类型分:应用研究支出为7115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32.5亿元,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投入不足,主要通过购买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来生产产品,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在技术上处于跟跑状态,产业无法做大做强。研发经费的外部支出为9440万元,对研究机构的支出774万元,对大学的支出1670万元,对企业的支出为5606万元,表明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尚未形成主流,产学研融合有待提高。二是科研产出偏少。2018年,蚌埠的研发经费是合肥的17.9%、芜湖的46.7%。而同期蚌埠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59件,居全省第6位,相当于合肥的11.8%,芜湖的23.4%。相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产出偏少。三是新产品市场规模偏小。2018年,蚌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442家,居全省第6位。蚌埠新产品销售收入354.1亿元,居全省第7位,而滁州新产品销售已突破千亿,达1039.3亿元,同属皖北地区的阜阳新产品销售收入也已达452.3亿元;蚌埠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5.7%,在全省排名较后。
(三)要素供应偏紧,制约民企发展
2018年,蚌埠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突破2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总数超过4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16万户;实现增加值约为1061.8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1.93%;新增城镇就业约8万人,其中80%的新增就业人员在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就业。[3]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蚌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民营企业发展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受到去产能、去杠杆以及环境保护约束加大的叠加影响,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营压力显著增大。2018年末,蚌埠市相继出台“降成本新16条”、“民营经济35条”等政策措施,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至2019年底,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9.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73%。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融资慢、融资贵的情况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融资上具有额度小、频次高、时间短、周转快的特点,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对贷款申请人的诚信状况、经营情况、发展前景、还款来源等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有的商业银行把小微贷款的审批权全部集中到省分行,造成贷款审批程序冗长。民营企业主要通过抵押厂房、土地、住宅等方式获得贷款,但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不动产较少;抵押不足,就需要通过担保增信,企业除了缴纳资产评估费外,还要支付担保费、提供反担保物以及保证金,从而进一步抬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蚌埠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蚌埠应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等政策交汇叠加的机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把蚌埠建成“两个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产业发展为抓手,顺应科技变革新趋势
近年来,蚌埠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更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施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加速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之城·材料之都”。目前,硅基新材料产业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龙头,建立新型显示、先进光伏、特种玻璃制造和泛石英材料等为代表的“三链一群”产业体系,实现产值500亿元,增长22%;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以安徽丰原集团为龙头,形成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呋喃聚酯、生物基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生物质热塑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三聚两塑”产业体系,实现产值300亿元,增长23%。[4]蚌埠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其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符合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导向。因此,要加速推动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所确立的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瞄准目标企业,强化补链、延链、强链工作。二是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以产业链为纽带,延伸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其配套协作,主动接受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积极融入其产业体系。三是强化对关键共性技术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对产业发展亟须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梳理,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优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引导鼓励相关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攻关,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一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当前产业创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须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聚焦产业“卡脖子”技术进行协同攻关,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5]二是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针对蚌埠研发经费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政府应适当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财政投入,侧重解决企业科技创新市场失灵问题。加速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改革,推动科技成果更加面向市场需求,激活知识产权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创新产品,在增值税和所得税上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优化扶持方式,强化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支持力度,改变主要扶持处于成熟期企业的做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基金的放大功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主要投向科技成果产业化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投资机构在蚌埠开展创投业务,搭建资本与产业的对接平台。三是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全市科技人才计划,梳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紧缺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做到人才引进更加精准。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政策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发挥蚌埠职教园区资源共享的优势,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集聚发展新优势
开发区是蚌埠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的主战场。2018年经省政府批准,按照“一县一区”的原则,蚌埠原有的8家开发区整合成6家,即1家国家级开发区和5 家省级开发区。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整合后的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必须加快推动开发区升级: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道路、水电、燃气、供暖、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尽早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开通管道天然气。为了加速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还要加快建设专业化基础设施,如专业化的仓储物流中心、垃圾处理与回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形成开发区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促进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借鉴浙江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经验,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等作为评价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的重要指标。政府根据评价结果来实施资源要素差异化政策,促进资源要素从低效产业向高效产业的集中。2018年,蚌埠6个开发区建成区面积87482亩,各开发区提报2018年实际缴税纳税人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自然人),入库税收63亿元,亩均税收7.20万元。[6]而浙江全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为28万元。与之相比,蚌埠企业亩均效益还有较大差距,应尽快结合实际,制定亩均效益考核办法,给予企业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助推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开发区腾笼换鸟。三是强化产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促进开发区由经济功能区向产业新城转变。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发展方向,在布局工业发展空间时,要配套商业、居住和服务业用地,优化工业、服务业、居民小区布局,实现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衔接,逐步建立起职住平衡的功能结构,实现开发区与主城区的有机融合。
(四)以優化环境为保障,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2020年,安徽省印发《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信贷等20个重点领域继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的提升行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既是蚌埠应对区域竞争的有效措施,也是其自我加压、弯道超越的关键环节。一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扩大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担保的费率降至1%以下;继续推行税融通,对于征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实施信用增信融资,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针对性定价策略;进一步提升审贷获贷率,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二是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开办、运营、注销等环节,建成全流程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推动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及税控设备、银行开户、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最大限度减时限、减材料、减成本、减跑动。[7]三是降低资源要素成本,推动工业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自主协商电价,探索开发区作为购电主体直接参加电力市场交易;协调燃气公司对工业用户实行“阶梯气价”,对煤改气工业用户实行价格优惠。
参考文献:
[1]王小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理论基础及重点难点——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2):19-26.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3]杨晓凡.民营经济的“融资大山”问题分析——基于蚌埠市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经,2019(17):38-40.
[4]聚焦“创新蚌埠”:“材料之都”向“制造之都”的嬗变[EB/OL].[2020-01-17].http://www.cnr.cn/ah/news/20200117/t20200117_524941363.shtml.
[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6]李茂峰.产业升级:“亩均效益”论英雄[N].蚌埠日报,2019-02-22 (5).
[7]鲍亮亮.我省推出一批高“含金量”新政策[N].安徽日报,2020-01-08 (2).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Suppor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n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CUI Xiao-do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Bengbu Municipal Committee, Bengbu 233040,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resolv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s coming, Bengbu not only faces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other cities and areas in Anhui Province, but also shoulders the task of building "Two Centers". It must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ization,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supporting Bengbu’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realized v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Key Words:Bengbu;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ndustri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