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后再交流”这一句已是时下公开课中较盛行的课堂用语。当老师遇到一个“绊脚石”时,就用“课后再交流”这句话把“皮球”踢到了课后,究竟有多少问题是放在“课后再交流”的呢?笔者认为这种手段要不得。
[案例1]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教学片断
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学生会用其中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动手操作。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让学生把拼好的图形展示出来。学生展示的作品,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这些作品全在教师的预设当中。也是课本所陈列的图形,教师不住地点头称赞。
有一学生:我拼的跟他们都不一样,是一个四边形,我知道它还叫梯形。
师:你拼的图形我们下课再交流。好吗?
老师看了一下手表,这时只见这位学生很懂事的点了一下头。
[案例2]综合实践活动课——《算“24点”》教学片断
在学生了解规则,掌握了三张扑克牌算“24点”后,师贴出四张牌分别是:A、2、5、8(说明:把A看作1)
师:你能用四张牌上的数,算出“24点”吗?
1、小组合作,探求方法。
2、小组长汇报。(要求不要重复)
A组:5 1=6 8/2=4 6*4=24
B组:5-1=4 8-2=6 4*6=24
C组:5 1=6 6/2=3 3 * 8=24
D组:5-2=3 3*1=3 8*3=24
E组:我们组探索的方法和他们有所不同,最后一步我们是12*2=24。
师:你这种方法课后再交流,紧接着老师又回到课前精心预定的教学过程中。
师:通过“算24点”,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最后一步经常用到3*8、4*6。
改进:案例1,当学生说出他拼的与其他不一样时,老师应利用好课堂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该生展示图后,教师应说这个图形是四边形,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平面图形——梯形,同时要表扬该生你知道的真多。了不起。案例2:当E组说出方法不同前四组时,这时老师应抓住机遇,板书出他们组探究的方法“8 5=13,13-1=12,12*2=24”。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不是更理直气壮吗?学生就能发现最后一步经常用到3*8、4*6、12*2这个规律。
反思:案例中的两句“课后再交流”,一句解了老师的时间不够之危,另一句解了老师乱了阵之苦,可有谁想过那些“被迫”放弃的孩子们心里的感受呢?那些总是被迫“放弃”的孩子们又怎能维持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出现了跳出教师预设教案的插曲时,教师要善于捕捉瞬间信息,利用好新的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回归自然,这也许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这样不仅能体现出你当老师过硬的功夫,更能使你的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
这两个案例调整后既给了学生思维开放的空间,又给了学生自我表现、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乐趣。而不像文中的两个案例,一句“课后再交流”就把“绊脚石”踢出场外,而课后真的再交流吗?所谓“课后再交流”只是老师的一把“万能钥匙”罢了。笔者呼吁在以后的课堂上少用“课后再交流”的法宝吧。不要把遗憾留给学生,踢出去的才是彩球。
[案例1]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教学片断
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学生会用其中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动手操作。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让学生把拼好的图形展示出来。学生展示的作品,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这些作品全在教师的预设当中。也是课本所陈列的图形,教师不住地点头称赞。
有一学生:我拼的跟他们都不一样,是一个四边形,我知道它还叫梯形。
师:你拼的图形我们下课再交流。好吗?
老师看了一下手表,这时只见这位学生很懂事的点了一下头。
[案例2]综合实践活动课——《算“24点”》教学片断
在学生了解规则,掌握了三张扑克牌算“24点”后,师贴出四张牌分别是:A、2、5、8(说明:把A看作1)
师:你能用四张牌上的数,算出“24点”吗?
1、小组合作,探求方法。
2、小组长汇报。(要求不要重复)
A组:5 1=6 8/2=4 6*4=24
B组:5-1=4 8-2=6 4*6=24
C组:5 1=6 6/2=3 3 * 8=24
D组:5-2=3 3*1=3 8*3=24
E组:我们组探索的方法和他们有所不同,最后一步我们是12*2=24。
师:你这种方法课后再交流,紧接着老师又回到课前精心预定的教学过程中。
师:通过“算24点”,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最后一步经常用到3*8、4*6。
改进:案例1,当学生说出他拼的与其他不一样时,老师应利用好课堂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该生展示图后,教师应说这个图形是四边形,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平面图形——梯形,同时要表扬该生你知道的真多。了不起。案例2:当E组说出方法不同前四组时,这时老师应抓住机遇,板书出他们组探究的方法“8 5=13,13-1=12,12*2=24”。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不是更理直气壮吗?学生就能发现最后一步经常用到3*8、4*6、12*2这个规律。
反思:案例中的两句“课后再交流”,一句解了老师的时间不够之危,另一句解了老师乱了阵之苦,可有谁想过那些“被迫”放弃的孩子们心里的感受呢?那些总是被迫“放弃”的孩子们又怎能维持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出现了跳出教师预设教案的插曲时,教师要善于捕捉瞬间信息,利用好新的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回归自然,这也许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这样不仅能体现出你当老师过硬的功夫,更能使你的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
这两个案例调整后既给了学生思维开放的空间,又给了学生自我表现、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乐趣。而不像文中的两个案例,一句“课后再交流”就把“绊脚石”踢出场外,而课后真的再交流吗?所谓“课后再交流”只是老师的一把“万能钥匙”罢了。笔者呼吁在以后的课堂上少用“课后再交流”的法宝吧。不要把遗憾留给学生,踢出去的才是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