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到了,我忽然想起蛰伏许久的青年书法家杨华老师。近几个月每次打电话,他都说在忙,而且很忙!从他不停发出的微信中看,杨华真的时时刻刻都有事儿做。凭我对他的了解,这种工作的节奏才是他真正的日常生活。和杨华老师是多年的好朋友了,又好久不见,于是我决定去他的“兰若精舍”探望一下这个总有故事的“忙”人……
熟识杨华作品的人总能不经意地想到他那儒雅俊朗、敦厚朴诚的书生模样,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刚见面,杨华一边含着标志性的微笑把我们往屋里让,一邊说道:“工作室里有些乱,大家见谅啊!”我环顾四周——这分明是客气了。明亮的书房、舒适的座椅,偌大的画案后边,书架环绕两侧,上面摆放着各类专业书籍,间或点缀几块石头、瓦当、木雕、小瓷器……几枝花草插在造型古朴的容器之中,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为数不多的空隙——处处彰显着主人的不俗品位,就像是一杯淡淡的却很有味道的香茶,让人流连。看看书桌,除了一小块可以写字的地方以外,都被各种碑帖拓片占据着,杨华每天就倘佯在其间,乐此不疲。我颇感兴趣地问:“是什么在支撑着你的工作与学习?”他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从兴趣出发,把它与职业相匹配,就应该是最幸福的工作了!”自幼对书画篆刻有着浓厚兴趣的杨华,在业界已经大有名气,他曾经在五年的时间里,入展过三十余次国家级展览,并且拿过三个全国大奖,是名副其实的“国展专业户”,但是近两三年来他慢慢地淡出了喧闹的“圈子”,淡出了国展的“战场”,回归理性,走进传统,努力地汲取对自己艺术有用的营养。他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购回古代名贤的金石碑刻、墨迹拓本和古籍印谱,通过精心的研读,时时“与古为徒”,矫正自己学习的误区。面对浩瀚的中国古代书法,杨华睁大眼睛品查着、体味着每一丝古人的文化气息。“故纸堆中金石道,读碑赏帖话今朝”,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那些黑白分明的金石文字,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也融进他的血液,兴趣也逐渐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杨华是清醒的,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在锤炼技法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养的丰富和品格的历练,应当是一个善于感受生活、善于在细碎平常的时光里发现并创造美的有心之人;应当具有淡定的处世态度、敏锐的思辨能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一个只会抄录唐诗宋词、人云亦云的人断然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和建树。谈到这里,杨华拿出一本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清代原拓本,指着上面的字给我们讲:“古人的经典法帖,或迅疾或闲适,或满纸烟云或空灵散淡,无一不弥漫着古朴雅致的书卷之气与直抒胸臆的坦荡之风。古人的这种境界,除去技法的娴熟,无一不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杨华师法古人,近来做得最多的便是“字外之功”了,汲古养正、读书安神。艺术家没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生活的悉心体悟,他的作品无论如何是“雅”不起来的。谈话间,他指了指墙上刚刚完成的新作,那是一首自作诗《四山摩崖诗赞》:“千秋素拓传奇字,宝墨神光惠后人。莫道四山荒颓久,莲花佛法妙香闻。”可以想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杨华用手中饱蘸厚重朱砂的大笔,在纸面上沉着地游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书法是需要“养”的,这个“养”便是指“修心”。用心来酿造对文字的理解,对一笔一划的构思。学书之功在书外,如果能做到不断用读书阅世来充实自身,哪怕不着意于书法的学习,写出来的字也会耐人寻味。杨华说,书法比绘画更难,这一点凡是书画两能者都有深刻的体验。书法的线条更讲究刚柔曲直与金石意味,讲究气势、气通、气贯和气度,书法比绘画更能直写人生、人格和人品。所以修心养性,尽可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是书法家永无休止的己任。写书法其实是写修养,练笔墨实际是炼本心,“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树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诗中的那个“瓶”,可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宝瓶。
除了书法,杨华的生活中还有一样不可或缺的就是“喝茶”。他常说:“有一知己相伴,能读书、可写字、善品茶,一生足矣!”在兰若精舍的墙上,悬挂着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其实品茶即是在读人生。试想在写字烦闷之际,沏一壶清茶,在茶香中放飞不甘寥落的心情,去留无意,宠辱皆忘,凡人的闲情雅致都融入在清清淡淡的茶香之中了。啜一口香茗,在品味之中放松自己,翻几页闲书,使心绪得以舒展,微闭双眼,仿佛置身于山林,一位面蒙轻纱温婉含蓄的女子轻抚古琴,弦间流淌着悠悠的音符,伴着缕缕墨香,轻拂去自己的焦虑与不安。作为书法家,杨华对品茶是有一些研究的,他说:“茶之好,在形、在色、在味;书法之好,在笔墨、在结构、在思想、在字里行间跳跃的智慧。这些都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需要慢慢的品味!”世人皆说“禅茶一味”,殊不知“书”与“茶”也是一味的。书法的境界与茶、禅相通,在于闲和静,这是一种心态,是雅致的肇始。只有闲适逸趣之人,才能在铺展的宣纸之上,以修养和学识书写生命的律动。闲可挥洒,闲可运筹,闲可安谧,闲可超凡。
杨华对书法的钟爱,绝不是一时一刻的简单爱好,那是心血的升华,气之所至,境之为开,所以山花烂漫、鸟鸣水流,无不随笔而生,见墨而春!行文至此,忽然想到缶翁吴昌硕先生有一句描述生活的话——“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杨华的近况正应于此。
熟识杨华作品的人总能不经意地想到他那儒雅俊朗、敦厚朴诚的书生模样,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刚见面,杨华一边含着标志性的微笑把我们往屋里让,一邊说道:“工作室里有些乱,大家见谅啊!”我环顾四周——这分明是客气了。明亮的书房、舒适的座椅,偌大的画案后边,书架环绕两侧,上面摆放着各类专业书籍,间或点缀几块石头、瓦当、木雕、小瓷器……几枝花草插在造型古朴的容器之中,恰到好处地点缀着为数不多的空隙——处处彰显着主人的不俗品位,就像是一杯淡淡的却很有味道的香茶,让人流连。看看书桌,除了一小块可以写字的地方以外,都被各种碑帖拓片占据着,杨华每天就倘佯在其间,乐此不疲。我颇感兴趣地问:“是什么在支撑着你的工作与学习?”他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从兴趣出发,把它与职业相匹配,就应该是最幸福的工作了!”自幼对书画篆刻有着浓厚兴趣的杨华,在业界已经大有名气,他曾经在五年的时间里,入展过三十余次国家级展览,并且拿过三个全国大奖,是名副其实的“国展专业户”,但是近两三年来他慢慢地淡出了喧闹的“圈子”,淡出了国展的“战场”,回归理性,走进传统,努力地汲取对自己艺术有用的营养。他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购回古代名贤的金石碑刻、墨迹拓本和古籍印谱,通过精心的研读,时时“与古为徒”,矫正自己学习的误区。面对浩瀚的中国古代书法,杨华睁大眼睛品查着、体味着每一丝古人的文化气息。“故纸堆中金石道,读碑赏帖话今朝”,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那些黑白分明的金石文字,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也融进他的血液,兴趣也逐渐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杨华是清醒的,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在锤炼技法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养的丰富和品格的历练,应当是一个善于感受生活、善于在细碎平常的时光里发现并创造美的有心之人;应当具有淡定的处世态度、敏锐的思辨能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一个只会抄录唐诗宋词、人云亦云的人断然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和建树。谈到这里,杨华拿出一本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清代原拓本,指着上面的字给我们讲:“古人的经典法帖,或迅疾或闲适,或满纸烟云或空灵散淡,无一不弥漫着古朴雅致的书卷之气与直抒胸臆的坦荡之风。古人的这种境界,除去技法的娴熟,无一不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杨华师法古人,近来做得最多的便是“字外之功”了,汲古养正、读书安神。艺术家没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生活的悉心体悟,他的作品无论如何是“雅”不起来的。谈话间,他指了指墙上刚刚完成的新作,那是一首自作诗《四山摩崖诗赞》:“千秋素拓传奇字,宝墨神光惠后人。莫道四山荒颓久,莲花佛法妙香闻。”可以想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杨华用手中饱蘸厚重朱砂的大笔,在纸面上沉着地游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书法是需要“养”的,这个“养”便是指“修心”。用心来酿造对文字的理解,对一笔一划的构思。学书之功在书外,如果能做到不断用读书阅世来充实自身,哪怕不着意于书法的学习,写出来的字也会耐人寻味。杨华说,书法比绘画更难,这一点凡是书画两能者都有深刻的体验。书法的线条更讲究刚柔曲直与金石意味,讲究气势、气通、气贯和气度,书法比绘画更能直写人生、人格和人品。所以修心养性,尽可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是书法家永无休止的己任。写书法其实是写修养,练笔墨实际是炼本心,“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树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诗中的那个“瓶”,可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宝瓶。
除了书法,杨华的生活中还有一样不可或缺的就是“喝茶”。他常说:“有一知己相伴,能读书、可写字、善品茶,一生足矣!”在兰若精舍的墙上,悬挂着一副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其实品茶即是在读人生。试想在写字烦闷之际,沏一壶清茶,在茶香中放飞不甘寥落的心情,去留无意,宠辱皆忘,凡人的闲情雅致都融入在清清淡淡的茶香之中了。啜一口香茗,在品味之中放松自己,翻几页闲书,使心绪得以舒展,微闭双眼,仿佛置身于山林,一位面蒙轻纱温婉含蓄的女子轻抚古琴,弦间流淌着悠悠的音符,伴着缕缕墨香,轻拂去自己的焦虑与不安。作为书法家,杨华对品茶是有一些研究的,他说:“茶之好,在形、在色、在味;书法之好,在笔墨、在结构、在思想、在字里行间跳跃的智慧。这些都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需要慢慢的品味!”世人皆说“禅茶一味”,殊不知“书”与“茶”也是一味的。书法的境界与茶、禅相通,在于闲和静,这是一种心态,是雅致的肇始。只有闲适逸趣之人,才能在铺展的宣纸之上,以修养和学识书写生命的律动。闲可挥洒,闲可运筹,闲可安谧,闲可超凡。
杨华对书法的钟爱,绝不是一时一刻的简单爱好,那是心血的升华,气之所至,境之为开,所以山花烂漫、鸟鸣水流,无不随笔而生,见墨而春!行文至此,忽然想到缶翁吴昌硕先生有一句描述生活的话——“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杨华的近况正应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