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腾伯格在《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1985年)和《应用的智力》(1986年)两部专著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的三元模式。1996年,斯腾伯格在《成功智力》一书中集中阐述了成功智力理论的内容,赋予智力以新的含义。一直以来,智力三元论对教育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很多教师都将该理论渗透到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笔者认为教学应该是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施教者,同时也应当在施教活动中不断地提升。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从事的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往往会应用成功智力理论去教育学生。但实际上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师本身。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育应趋向终身化,所以教师同样可以运用成功智力理论用于自身技能的提升。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如果成功要在这三方面智力寻求平衡点的话,那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就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和整合这三方面的智力,以寻求成功智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分析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是主体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的能力。要想完成一个有创造性且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对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材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等作充分的分析和了解,而在此过程中,分析性智力就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例如,在讲述过敏反应之前,就应当分析学生对过敏反应的认识,肯定学生前概念中的正确的部分,修正其中错误的部分,以科学的概念逐渐取代学生的日常概念,规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大量的相关知识为支撑,这样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分析,才可了解有部分学生将过敏反应归在自身免疫病中,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发现,学生之所以将过敏反应归类于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它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疾病。其实通过对过敏反应的定义的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再次”,既然是“再次”,则说明该机体肯定为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的刺激来源于“相同的抗原”,同时会引起组织损失和功能紊乱。而且可强调该组织损失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又由于它消退较快,所以其引起的损失应该是不大的。过敏反应应当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而自身免疫病则是对自身物质发起的攻击,所以与过敏反应有很大的区别。再者,从两者的治病机理上比较也可发现两者的不同。
二、创造性智力
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给定的内容和信息产生出新异独特思想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新型的教材观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此前提下,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来合理地筛选、整合教材上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富有创造性地修正教材,发展自身创造性智力。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流程、呈现形式等的设计上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创造性,当然合理的创造是在不违背课标和科学的大前提下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例如,在讲述植物的激素调节时,笔者就重新整合教材,由于考虑到授课类型为复习课,学生应当有一些知识储备,所以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学活动,但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组织经验尚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章知识内容的复习总结有一定难度,因此,笔者课前为学生设计了一定的框架,就像给学生搭好脚手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找到知识的生长点。鉴于此,笔者大胆地将知识点的复习归纳到了向光性、顶端优势、无籽番茄、无籽西瓜、一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除草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等8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现象上,让学生小组分析后,请学生代表来分析这8个现象,并有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质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对其中部分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凸显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在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并通过实验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实验设计原则、细节的认识,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上,可以说既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智力的发展,又使教师的创造性智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中不断提升。
三、实践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即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争议或者是不明确的地方,那么除了可以翻阅相关资料外,教师同样可以考虑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来检验。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材中,提到了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淀粉的方法,原文为“淀粉遇碘变蓝色”,这应当是一个常规的知识点。而学生往往在作业中将“碘”直接改写成“碘酒”,这样写是否稳妥呢?关于这一点,笔者翻阅了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发现在第47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碘酒是一种常用药品,它是一种棕色的液体。淀粉是一种糖类,它有一个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来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看到这里,似乎已经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找到学生答案的出处。那么,既然两个答案都正确,那为什么高中教材要做这样“一个字”的改动呢?而且,在平时的实验中,比较常用的鉴定淀粉的试剂是碘液,而非碘酒,况且我们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曾经一度用市售碘酒来代替碘液,却无法出现遇淀粉显蓝色的现象。由于出现了这样的矛盾,笔者决定在实验室中来对这“一个字”进行探究。在将碘粉、碘液、市售碘酒、自配碘酒等试剂分别进行探究后,我们发现碘粉是无法与干淀粉起显色反应的,但是加入水以后则会出现蓝色。所以,我们即可发现该实验的关键在于水,而非酒精。
当然上述的案例只是一些个案,回归到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要想获得成功,并不是上述的任一方面的智力可以達到的,而是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教师在分析学生和教材时,也应当有创造性,没有一个教学设计是完美无瑕的,因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来教授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新的课堂呈现形式的不断出现、新的教学理论的不断提出,都为寻求更佳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哪怕是一些传统的理论,换作不同的角度也可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因此,笔者认为成功智力理论中提出的平衡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只能通过平时的不断反思和尝试来更好地调节平衡点。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关键方面。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如果成功要在这三方面智力寻求平衡点的话,那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就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和整合这三方面的智力,以寻求成功智力的发展和提升。
一、分析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是主体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的能力。要想完成一个有创造性且有实践意义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对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材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等作充分的分析和了解,而在此过程中,分析性智力就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例如,在讲述过敏反应之前,就应当分析学生对过敏反应的认识,肯定学生前概念中的正确的部分,修正其中错误的部分,以科学的概念逐渐取代学生的日常概念,规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大量的相关知识为支撑,这样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分析,才可了解有部分学生将过敏反应归在自身免疫病中,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发现,学生之所以将过敏反应归类于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它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疾病。其实通过对过敏反应的定义的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再次”,既然是“再次”,则说明该机体肯定为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的刺激来源于“相同的抗原”,同时会引起组织损失和功能紊乱。而且可强调该组织损失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又由于它消退较快,所以其引起的损失应该是不大的。过敏反应应当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而自身免疫病则是对自身物质发起的攻击,所以与过敏反应有很大的区别。再者,从两者的治病机理上比较也可发现两者的不同。
二、创造性智力
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给定的内容和信息产生出新异独特思想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新型的教材观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此前提下,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来合理地筛选、整合教材上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富有创造性地修正教材,发展自身创造性智力。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流程、呈现形式等的设计上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创造性,当然合理的创造是在不违背课标和科学的大前提下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例如,在讲述植物的激素调节时,笔者就重新整合教材,由于考虑到授课类型为复习课,学生应当有一些知识储备,所以笔者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学活动,但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组织经验尚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章知识内容的复习总结有一定难度,因此,笔者课前为学生设计了一定的框架,就像给学生搭好脚手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找到知识的生长点。鉴于此,笔者大胆地将知识点的复习归纳到了向光性、顶端优势、无籽番茄、无籽西瓜、一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除草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等8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现象上,让学生小组分析后,请学生代表来分析这8个现象,并有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质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对其中部分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凸显出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在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并通过实验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实验设计原则、细节的认识,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上,可以说既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智力的发展,又使教师的创造性智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中不断提升。
三、实践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即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有争议或者是不明确的地方,那么除了可以翻阅相关资料外,教师同样可以考虑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来检验。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材中,提到了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淀粉的方法,原文为“淀粉遇碘变蓝色”,这应当是一个常规的知识点。而学生往往在作业中将“碘”直接改写成“碘酒”,这样写是否稳妥呢?关于这一点,笔者翻阅了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发现在第47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碘酒是一种常用药品,它是一种棕色的液体。淀粉是一种糖类,它有一个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来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看到这里,似乎已经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找到学生答案的出处。那么,既然两个答案都正确,那为什么高中教材要做这样“一个字”的改动呢?而且,在平时的实验中,比较常用的鉴定淀粉的试剂是碘液,而非碘酒,况且我们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曾经一度用市售碘酒来代替碘液,却无法出现遇淀粉显蓝色的现象。由于出现了这样的矛盾,笔者决定在实验室中来对这“一个字”进行探究。在将碘粉、碘液、市售碘酒、自配碘酒等试剂分别进行探究后,我们发现碘粉是无法与干淀粉起显色反应的,但是加入水以后则会出现蓝色。所以,我们即可发现该实验的关键在于水,而非酒精。
当然上述的案例只是一些个案,回归到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要想获得成功,并不是上述的任一方面的智力可以達到的,而是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教师在分析学生和教材时,也应当有创造性,没有一个教学设计是完美无瑕的,因为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来教授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新的课堂呈现形式的不断出现、新的教学理论的不断提出,都为寻求更佳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哪怕是一些传统的理论,换作不同的角度也可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因此,笔者认为成功智力理论中提出的平衡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只能通过平时的不断反思和尝试来更好地调节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