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英语预习作业的有效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而预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的预习能够产生一定的疑惑,进而思考,以解疑惑。由此可见,预习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英语学习过程之中,为他们学习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熟悉课本,夯实基础——预习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俗话说:“什么事都做,等于什么事也没做。”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时间安排紧,每天要做的作业很多,学生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将预习做的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设计预习习题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预习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层面的学生。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可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有的放矢地预习。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上)》Unit 5 Gonging shopping之前,我们不妨布置如下的预习题: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n the shop?Can you tell us the name of the things?Write down the things’price.tell us where can you buy things?这样的预习方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英语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能够进行查漏补缺,以提高自身的主动探究能力。我们在布置预习题目时要做到分层施教即因材施教,合理地将课本上难度不同的预习任务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初中学生一般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内向型的学生较冷静、有耐心、细致而踏实,但是不善表达,缺乏自信心与开拓精神,所以如果让他们的预习是完成课本上的指定性任务,如单词朗读拼写、词汇的基本用法、针对课本回答问题、归纳段落大意等基础题,他们会感觉较容易完成,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效果会比较好。外向型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他们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表露,教师可让他们承担较有挑战性或较难的预习任务,如分析课文难句、归纳大意、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发表观点等。
  教师要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决策需要,让学生学会在自主活动中分担决策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增强主人翁意识。分层指导预习,就是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让学生之间原有的竞争性学习关系转化为一种新型的、互补的合作型的学习关系。
  二、放眼课外,巧用网络——预习要有时代气息
  学生的学习激情源于他们内驱动力的激活。对此,教师在设计的预习案时要有创意、有吸引力,要趣味性足。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社会观点、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等。纯粹的语言点的预习不会引起多大的兴趣,教师应努力优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如今,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教育软件、校园网、网络资源使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例如,在学习“Let’s celebrate!”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找与万圣节相关的材料,特别是有关“南瓜灯笼”“特殊的服装”“不给糖就捣蛋”的信息应该予以留心。学生通过预习定会加深对万圣节的理解。
  教育的信息化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个性化和自主化,信息的多源性和可选性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学模式。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与预习的内容有关。所以,教师应提供有益的网站,要求学生善于筛选、判断并加工信息,以此带动思维能力、选择决策能力甚至交流协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自学能力。此时的预习过程就成了资源型的学习过程。
  三、抓住热点,综合学习——预习要体现综合性
  近几年来的中考要求学科渗透,而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工具与载体,在阅读和运用中将涉及各种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门话题。很多热点都与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个单元挂钩,教师要在预习任务中反映这一特点,除了考虑预习作业的层次性与信息性,还要考虑它的学科综合性,找准焦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综合点,鼓励学生在查找、搜集信息的预习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地分析与认识问题,从而开阔眼界,提高自学能力。教师可设计出一些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共通性的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综合预习题,为学生使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教师在布置预习题时一定要注意预习的层次要有多面性、有广度与深度,让兴趣各异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学。例如,在学习“时尚”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先搜集有关时装表演的一些内容,特别是近几年的流行款式,鼓励他们自己进行时装设计,以增强他们的活动探究能力。
  总之,抓好预习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挖掘现有教学资源,从文本出发,挖掘各种资源,精心设计预习内容,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积极学习,完成分配到的各项任务。
其他文献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日益重视错题集。根据洛林·W·安德森等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了四大类知识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有自我反省这一层意思,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和管理也可以看成是对学习活动的反思。错题集的建立涉及对错题的再认识,是一种意识水平较高的学习活动,是自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建立错题集,目的是将隐含在错题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
期刊
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对话。师生间的谈话和讨论有时不能等同于教学对话。理解是对话的前提,对话以理解为基础,教学对话的点睛之笔就是点拨。教学中的对话活动应当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深刻性和目的性,最终回归理解与应用知识的目的。  第一,对话的开放性。教材是面向大众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个体。所以,就需要一些“加工”。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和其他几个定律一样,先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
期刊
“老师,我们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我们没有文化,孩子的生活我们管,孩子的学习我就交给你了,你把他当你自己的孩子,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打,尽管骂,只要是为他好的,我们都支持”。多么朴实的语言啊!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不但要做学生的老师,还得做学生的父母!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我来到我的新班级—— 五年级三班。当我问到“哪些同学的父母都不在家,在外面打工”的时候,15双手举了起来,啊,三分之一的留守学生!
期刊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和谐的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都需要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包含有教与学的关系,也包含文化传承、道德思想、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现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提高、改善
期刊
自高中地理学科正式列为高考科目,学生又重新接触到地理这门学科。高中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如何让学生尽快入门,对地理学科感兴趣,这是我们高中地理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关键是如何学。美国未来学家布文?拖夫勤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以下就是我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出的如何学好地理学科的一些策略。 
期刊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我们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已四年,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报章书刊,还有专著都说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为之鼓掌,但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结合每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何况学习的主体(学生)各不相同,他们的学情各不一样,
期刊
“微格教学”是美国教授爱伦博士和他的同事创立的一种师资培训方法,许多教育专家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将这种方法与系统化、整体性原则相结合,并使之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力图使作文教与学成为一个由各精细微格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建立一个自主探索、团结合作、沟通分享、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体系。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我有意识地进行了片段作文训练。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构成
期刊
2012年2月申报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学习模式研究”市级立项以来,我们确立了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为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教学进行分析论述。  一、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想,用好鲁教版化学新教材  将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本次化学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新教材是通过一系列的“栏目”引导学生而实现的。教材中主要设计了
期刊
眼下,新的课程标准,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课程标准》使教师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教师们焕发了生命力,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乐于质疑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尤其注重这一点。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
期刊
我原本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由于本身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加之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的尴尬地位,无法让我体会到一名教师的存在感与成就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由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变成了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有不少的数学教师对我的这一行为表示难于理解:“上信息技术课多轻松啊,又没有成绩上的竞争压力,干嘛放着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不上,偏偏选择学生最不喜欢的数学?”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个中感慨,我想,只有作为一名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