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眠两千载 求索三十年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2008年11—12月期间,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一系列相关活动在湖北武汉和随州两地相继拉开帷幕。活动以编钟知识讲座、编钟音乐会、编钟学术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系统回顾了自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至今,30年间学界学人对曾侯乙编钟所蕴涵的音乐、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求索和研究,以及通过研究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活动历时21天。据相关统计,参与本次活动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地方行政领导,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人数达到近400人次。活动高潮为2008年12月8-9日“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出席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的领导有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随州市委副书记冯仲恺、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胡志平。出席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高文厚(荷兰)、施聂姐(荷兰)、皮卡尔(法)、林萃菁(美)、罗伯特(德)、王子初、项阳、韩宝强、李光明、郑荣达、李幼平、蔡际洲、王洪军、孙晓辉、丁承运、傅丽娜、汪森、谭军、乔晴、徐飞、应有勤、萧梅、郑祖襄、包毅国、杨帆、刘佑年共26人。另,武汉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学生42人与会旁听。以下将通过四个部分对会议期间的相关活动进行总结与综述。
  
  一、三场讲座精彩纷呈
  
  2008年11月18日,李幼平博士在武汉音乐学院作了《回顾与展望——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的主题讲座,同与会师生一道共同回顾了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出土以来的各种相关活动:建国35周年的中南海演奏、人民大会堂与歌王帕瓦罗蒂的相会、首次走出国门之日本展演、欧洲巡演等重要活动和场景,梳理了编钟文化从理论研究逐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历史线索;同时也向与会师生充分展示了学界学人在相关乐器学、乐律学、音乐史学、物理声学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缅怀了为曾钟学术丰硕成果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界前辈。
  11月28日,2008级研究生乔晴在武汉音乐学院作了题为《〈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导读》的讲座,向师生们介绍了曾钟纪念文集出炉的全过程。这本专题文集中的论文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科建设和发展;(2)编钟形态及音律研究成果;(3)编钟音乐文化阐释;(4)编钟相关器物研究。其中纪念性主题文章6篇,曾侯乙编钟本体铭文研究6篇,曾侯乙编钟相关器物之研究,含琴学、声学、律学、铸造学等领域的相关文章共11篇,涉及曾侯乙编钟文化结构解析的论文共9篇。《文集》集中反映了曾钟本体及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对30年曾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补充。
  12月4日,谭军副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作了《礼器·响器·乐器》主题讲座,引导师生从文化层面重新认识了编钟乐队的民族乐器,并用《太平盛典》、《宴飨乐》、《娱神之舞》三首不同题材的乐曲分别展示了编钟音乐的礼器、响器和乐器功能,使与会师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编钟音乐的魅力。
  三场讲座既有深情回顾,也有科学总结;既有理论呈现,又有实践展示;既有屏神缅怀,又有热烈交流;师生共同参与,可谓精彩纷呈。
  
  二、两场音乐会再现古乐辉煌
  
  12月7日-8日,在随州市博物馆演奏厅,武汉音乐学院编钟乐团为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的隆重集会奉献了两场编钟经典音乐会,演奏了《编钟敲起来》(编钟乐歌)、采菱扬荷》(钟、磬与古乐队合奏)、《秦王破阵乐》(钟、磬、人声与古乐队)、《东方红》(钟磬合奏)等曲目。
  该编钟乐团组建于1999年,现有成员近百名。组建初期仅限于将编钟理论研究用于实践展示之目的,后逐渐觉悟成立了相关课题研究小组。经过武汉音乐学院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国内学界的支持,2001年《编钟古乐演奏课》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科研课程”;2002年获得了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高校优质课程”称号。2005年,武汉音乐学院编钟乐团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展演,从而在国际上掀起了编钟乐热潮,并打开了编钟音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大门,向世人展示了30年编钟音乐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截至曾钟出土30周年之际,几代学人共创作或改编了编钟乐曲近百首。由谭军副教授主编的《楚风古韵编钟曲集(Ⅰ)(Ⅱ)》一套共四册也已出版发行。
  
  三、国际学术交流百家争鸣
  
  12月8日—9日在随州市召开了关于编钟的高端学术交流。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以及国内其他相关地区的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并展开了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历时2天,所探讨的问题整理如下:
  1.中西观念的交响
  学术交流以荷兰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负责人高文厚与施聂姐的题为《在中国有没有演奏古乐的可能性》的学术报告开始,提出了“什么是编钟古乐?”、“两场音乐会演奏的编钟乐曲是否为古乐?”等问题,继而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时下演奏的编钟音乐是流行的音响,是想象的古乐,是在传承祖宗音乐文化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人重新诠释的结果,是一种偏离了过去历史环境中实态的音乐。高文厚先生认为中国音乐学界用創造性的方法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中国文化传承思维的体现,同时也对“创造性再现历史”和“客观再现历史”中西方两种音乐历史观的和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人们对古乐的音色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西方古钢琴演奏作为专业课重返课堂、西方城市古典音乐热潮的兴起等实例正说明在中国演奏古乐是可能的。这无疑为我们在现代环境中的编钟音乐理论研究和编钟音乐创作、改编和演奏打开了另一扇门。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林萃菁教授也以“曾侯乙编钟推动了钟乐的演奏和推广,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严肃思考”的现状入手,客观分析了现状出现的原因,也严肃地指出了编钟理论研究与编钟音乐实践所面临的诸多冲突和矛盾:专家深入研究与一般演奏家、听众的感性要求脱节;专家要求历史真相的把握、理论的突破与大众要求感性的、现实的满足的矛盾;学术对历史已知、不可知真相的索求与现实把古乐重现并服务现代化的冲突等。引发了与会学者对未来编钟理论研究和编钟音乐实践活动的深层思考。
  2.创新与共鸣
  法国民族音乐学家皮卡尔向与会学者讲诉了自己近30年的编钟追随历程。在讲述过程中回顾了八十年代初与黄翔鹏先生的北京会面、八十年代中与蒋朗蟾先生的武汉巧遇,回顾了自己对编钟音律、音调的研究及由此而生的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浓郁兴趣并产生丰硕成果的历程。其间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对中国学界前辈的尊崇和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及师生的强烈共鸣。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武汉音乐学院郑荣达教授、丁承运教授分别携论文《“合制之举”与“礼俗兼用”——对曾侯乙乐悬的合礼探讨》、《编钟声学特性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曾侯乙钟律与清商的比较研究》、《曾侯乙墓十弦琴调弦与演奏法探索——兼辨钟仪弹琴操南音之谜》参与了交流。项阳教授从文献学角度对曾侯乙编钟“庞大”的乐悬制度进行深入探讨,认为虽然曾钟属出土件数最多的一套钟,当仍属于合礼之制;韩宝强教授从物理声学角度对编钟的音响特性予以展示,使大家了解到双音编钟的音响特性以及在现代音乐中应用的利弊;郑荣达教授从乐律学角度将钟律与清商乐所使用乐律相比较研究;丁承运教授从琴学的角度对曾侯乙墓十弦琴的定弦与演奏方法进行探讨,为交流增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3.期待与展望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虽然从现实条件入手分析了我国编钟音乐在现阶段不可能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但他着眼于编钟音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提高民众编钟古乐欣赏水平、培育古乐受众群体、培训专业的编钟乐手、研究和发展编钟演奏技巧、创作易传播的中小型作品等一系列建议,为编钟音乐在国内的新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提供了具体思路。
  国内学者也对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科学整理及成果的转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洪军在《曾侯乙编钟之音乐考古资料与考古学成果辨——兼谈音乐考古资料与音乐考古学之差异》一文中以曾侯乙编钟的音乐考古资料和音乐考古学成果为研究切入点,对音乐考古学和音乐考古资料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指出曾侯乙编钟出土的考古资料是客观的,但对曾侯乙编钟的音乐考古学探究却是生生不息的,号召学界学人继续不懈探求。韩宝强教授也在与会期间提出:要让编钟和编钟音乐商品化、商业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国内作曲界学人应该重视编钟音韵及发声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编钟音色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创作领域。与会学者共同期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学家、教育家能精诚合作、携手并进,只有这样编钟音乐理论研究才会实现新的突破,编钟音乐的实践才会在学院学子和普通民众中蓬勃发展,编钟这一古老的乐器才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结语
  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5月出土以来,我国史学界、音乐学界、考古学界、物理学界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长达30年的求索,特别是音乐学界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从钟、磬到琴、瑟,从实物到理论,从文物到人物,从本体到文化,凸显了学人对曾钟这一客观音乐事项的研究历经由点发展到线,由线发展到面,由面发展到体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曾侯乙编钟的全方位立体研究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深化曾钟学术认识、拓展曾钟研究视野、探索曾钟艺术实践、推进曾钟学科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向文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乔晴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考古学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15年11月2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箫魂”——张维良笛箫奉献音乐会(以下简称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张维良和他所创建的中国竹笛乐团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是集笛箫教学、创作、表演为一体的新型民族器乐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乐团常任指挥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彪,成员由学院优秀的笛箫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  秉承创新发展的音乐理念,音乐会所表演的六首曲目,有五首
值“2012中国文化年”在德国举办之际,第13届德国慕尼黑双年音乐节于2012  年5月18日在慕尼黑爱乐音乐厅举行了一场以“遥远的声音”为题的特别音乐会,中国指挥家余隆先生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了陈晓勇《Kaleidoskopder Zeiten/ 时间的万花筒》(首演)、贾国平《Kalaviuka/ 迦陵频伽》(首演)以及叶小钢《大地之歌》等三部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其中两部首演作品为慕尼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主办的课题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4日—26日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收到论文43篇。现就要点综述如下: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周海宏发言指出我们对“非遗”价值的认识很缺失,周先生的证据之一是“一百多年前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中国游历了两年之后临走时说
引 言  晚清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提倡“尊史”,认为一切学术皆为史。{1}读研一中音史专业时导师就要求我们多读文献,写读后感、综述作业,尤其应该从学术史角度关注一部新著作的特色。自拜读《嘤鸣集》{2}以来,从朴素淡雅的装帧设计,到犹如作者学术轨迹和人际交往的26帧珍贵图片,再到吸引眼球的“目录”(上编为作者四大板块的评论文章51篇;下编为“被评论”的27篇文章),使笔者置于案头、爱不
钢琴演奏、室内乐演奏、钢琴教学于一身的俄罗斯全能型女钢琴家艾莉索·维萨拉兹(Eliso Virsaladze)生于1942年,从小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浸泡成长,幼时师从祖母安娜斯塔西亚·维萨拉兹(Anastasia Virsaladze钢琴教育家)学习钢琴,“20世纪俄国钢琴学派三大巨头,戈登维瑟、伊贡诺夫和纽豪斯都是其祖母府上的常客”①。艾莉索“幸运地在最初就立下追求音乐内涵和完整技巧,尤其是音色
五声七音三十韵,六律九歌而立馨。  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庆典来临的时候,最集中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就是:继往开来、代有薪传。  30年前,当我作为建系之后第一批入学学生进校的时候,钱仁康、谭冰若、夏野等前辈老师那和蔼的目光与亲切的话语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怀。30年过去了,看着现在多世同堂、学科共建的局面,惟有以不断更新自策。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专业历史久、传统好、起点高
陆机(261—303)是西晋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提出了不少新见的美学思想家。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重要文章,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文有一段指陈文章之病的论述,全以音乐为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陆机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便于讨论,现将这段文字引录如下:    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理解后调性音乐》(Understanding Post-Tonal Music,以下简称《后调性》),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罗伊格-弗朗科利(Miguel A. Roig-Francolí)著,于2008年由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出版。杜晓十教授与檀革胜合作完成的中文译本作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之一已于2012年1月出版发行。作者罗伊格-弗朗科利,祖籍
心说:“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  其实,木心并未死心,私底下一直尝试作曲,身后留下了多达五十六页的遗谱乐稿。  木心遗乐,用简谱记录。简谱、五线谱、工尺谱、减字谱等等,是记录音乐的不同符号工具。“简谱”,全称“数字简谱”,1665年,法国天主教“芳济各”修士苏埃蒂最先发明,七十年后,卢梭再度提倡,经法国乐家、文士
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堂上,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不是一个音乐家,却受到众多音乐学子的尊敬和爱戴;他既是一位诗文书画俱佳的学者,又对传统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他评点百家,融贯中西,三十余载,孜孜不倦地向他的学生们传授着知识和思想,把他们从音乐的象牙塔引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星空,徜徉于人类历史文化的浩瀚海洋之中……这位教授的名字叫李起敏。  初识李起敏先生,还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那时候,我是个学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