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悠久的极富魅力的基础自然科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将来,对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初中物理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入门与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主动探究大自然秘密的意识和愿望的关键。那么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和教材的趣味性有机地结合,产生较好的增量效应,适应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学呢?
  
  2 物理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专业知识(包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整合多媒体的能力等。正是教师表现出的个性化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1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学科的知识内容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应该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结合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并且自己动手开发一些小实验,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声的知识时,就把学生常见的一些乐器如笛子、二胡、大鼓等拿到课堂上来,给学生演示声音的三要素,收到不错的效果。
  2.2 利用教师教学语言科学幽默感提高学生的兴趣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时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物理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科学幽默感,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语言幽默风趣、讲解生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三维目标的达成。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趣味性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大量地被使用于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极大的补充。原来那些不能用实验来演示或不易观察、各种微观的物理现象,都能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教学中像电流、电压、热运动等这些极其抽象的概念,通过课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
  
  3 革新初中物理教材的编排,适应新时代、新对象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许多新技术、新概念、新思维不断产生。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并与当代科技发展相结合,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科普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通过实践发现,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在以上诸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首先是增加大量的互动性强的小实验,让学生在互动中、合作探究中完成实验。这一点体现了现代的教学理念,也适应新形势下新的教学对象。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新知的兴趣,也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革新教学理念。
  另一方面是增加很多的物理趣闻、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以及现代的物理前沿方面的新知识,对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不小的改进是大量的卡通插图,学生都是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的,这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非常吻合,使得学生第一感觉上就能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初中物理教学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每个教师的特点能力不同,因而教学特色更是各有千秋。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物理教改搞得有声有色正是得益于当时良好的环境。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应试教育制约着义务制教育的教学发展目标,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地或多或少受到些影响,一定情况下忽视学生的兴趣,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既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但愿素质教育的号角和新课改的春风能吹来初中物理教学第二个春天,让每个物理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来教学,真正地使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做到增知识,长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使学生将来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其他文献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而部分群众则视其为沉重的“包袱”,习惯于一把火烧掉。为了探索其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陕西省岐山县通过项目带动、
摘 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衔接的模式有多种,衔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需要中职与高职的共同努力才完成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12年度立项课题《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衔接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40。课题主持人:周良凤。  中职教育
随着Internet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在网络上方便、快捷地传输。多媒体通信逐渐成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对完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和改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技能  自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后,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技能创新性人才的
学校作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道德建设工作基础的基础,任务尤其艰巨、繁重。困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大力强化5种意识。    强化现代意识    就是要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特征,赋予德育教育新鲜内容。学校的德育教育要深入研究时代特点,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探索适合现代要求的新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提高德育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即在德育教育工作中
不断变革的教育教学对象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实际,就如何不断充实和壮大自己,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工作经验,旨在提升新形势下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处在一种急速的变革之中,这种趋势是我们无法改变和逃避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我们只能抓住各种机会,不断充实和壮大自己,时刻准备着
摘 要:本研究用眼动记录仪对高二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视力正常学生阅读字、词式排版文言文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排版方式的文言文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就高二学生而言,表现为阅读词式排版材料时,阅读时间加长、注视次数增加、注视点持续时间缩短。就大四学生而言,表现为阅读词式排版材料时,眼跳幅度加大。2、不同阅读经验学生阅读文言文过程的眼动模式有一定差异。在阅读字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