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美学中的空间语言“文法”、“词汇”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概念,这是在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欲以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析“文法”、“词汇”的建筑思想在现当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梁思成;“文法”;“词汇”
建筑美学中的空间语言“文法”、“词汇”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概念,这是在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欲以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析“文法”、“词汇”的建筑思想在现当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与时代意义。
一、梁思成的“文法”与“词汇”思想
他在原文中提出:“(中国)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文章《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再次阐述了关于“文法”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民族或文化体系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文法’与‘语汇’的,它们一旦形成,则成为被大家所接受遵守的方法的纲领。在语言中如此,在建筑中也如此。”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梁思成进一步阐述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从梁思成的思想来看,建筑中的“文法”即是中国传统建筑物“都遵循的法式”,是建筑物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而建筑语言的“词汇”则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也即是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要素,例如梁、墙、庭院、夹道等。梁思成立足在传统文化之上借用了语言学的基本元素而对中国建筑与城市进行了结构性地解读。
二、例证:“文法”、“词汇”的再现与延异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夜夜金阊载酒游,家家明月水边楼”。这便是唐代诗人笔下的姑苏古城。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好坐落于涤荡着浪漫诗意情怀的苏州古城区,南临东北街,西接齐门路,这里“水路并行,河街相邻”,是十分典型的古城风貌。贝聿铭在设计中,整体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的环境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题重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周围建筑群统一的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苏州民居风格。
(一)“园林”式的空间组织
园林式的空间组织是以建筑平面铺开,廊道串联为基础,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视线设计作为核心的空间“文法”。贝先生在设计中,试图探索出一条地域化空间路线。参观者进大门.前院,首先进入中央大厅,大厅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往南看是入口方向,博物馆的门楼框出一幅苏州老街河巷的画面,往北看是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主庭园及对围墙后面的想象,东西两个方位是平面对称的长廊,视觉的终点东面是室外的“紫藤院”,西面是室内的“荷花水落庭”。主庭院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运用了古典园林中的“词汇”:假山、小桥、凉亭、竹林等元素点缀穿插整个庭院空间。就像当年创造性地把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移植到东馆一样,贝先生大胆地把“园林式”的空间“文法”移用到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带有东方流动的生命体验的博物馆空间形态。
(二)“抽象诗意”的建筑造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造型,在现代几何型中体现了构图完整、形式素雅、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典雅,端庄大方。屋顶面上一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岩石取代了传统的灰瓦,黑中带灰的“中国黑”被雨淋过后是黑色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成浅灰色,新材料的光影效果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添了新的建筑美感与内涵。大面积的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以现代开放式、线条粗犷的钢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木梁和木椽构架,但是传统木质建筑中的结构“词汇”仍然沿用着,复古的木作构架在现代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的衬托下,成为了一种怀旧的装饰。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错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贝老先生“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整个建筑用非传统的形式体现了传统的“文法”,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了一条新路,运用现代的材料,通过建筑群落的造型、结合传统的词汇元素:场地、水景、园林共同营造出了一幅“抽象诗意”的景象。
(三)实体山水画
庭院与园林往往是苏州传统建筑的重要“词汇”,它们整体构成了苏州建筑文化的特征,因而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不能没有这样的重要“词汇”的。然而博物馆邻近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已经惟妙惟肖到了极致,若是再重搬这一套古典文法势必达不到狮子山林假山的效果而显得黯然失色,所以贝先生认为一定要创新。在新馆中,他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令馆中的建筑与创新园艺互相依托,中轴线上北部庭院最为独到,透过大堂玻璃可以一睹江南水景特色,庭院隔北墙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相融,博物馆新馆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的风格,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因而别出心裁将传统石砌假山变成一种意象的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描绘出了一幅混自天然的中国山水画。
在处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贝聿铭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符号,而是将其概括和抽象后“未画其形,而取其神”。苏博与苏州传统园林相比较,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形式上的相似,而是真正融入了传统建筑的意境和深度,是一次较为成功的“中式传统建筑再创作”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英]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莹,(1990-)女,羌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与批评。
关键词:梁思成;“文法”;“词汇”
建筑美学中的空间语言“文法”、“词汇”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概念,这是在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欲以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析“文法”、“词汇”的建筑思想在现当代建筑设计的运用与时代意义。
一、梁思成的“文法”与“词汇”思想
他在原文中提出:“(中国)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在文章《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再次阐述了关于“文法”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民族或文化体系的建筑,如同语言一样,是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文法’与‘语汇’的,它们一旦形成,则成为被大家所接受遵守的方法的纲领。在语言中如此,在建筑中也如此。”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梁思成进一步阐述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从梁思成的思想来看,建筑中的“文法”即是中国传统建筑物“都遵循的法式”,是建筑物之间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而建筑语言的“词汇”则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也即是构成建筑实体的基本要素,例如梁、墙、庭院、夹道等。梁思成立足在传统文化之上借用了语言学的基本元素而对中国建筑与城市进行了结构性地解读。
二、例证:“文法”、“词汇”的再现与延异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夜夜金阊载酒游,家家明月水边楼”。这便是唐代诗人笔下的姑苏古城。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好坐落于涤荡着浪漫诗意情怀的苏州古城区,南临东北街,西接齐门路,这里“水路并行,河街相邻”,是十分典型的古城风貌。贝聿铭在设计中,整体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的环境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题重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周围建筑群统一的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苏州民居风格。
(一)“园林”式的空间组织
园林式的空间组织是以建筑平面铺开,廊道串联为基础,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视线设计作为核心的空间“文法”。贝先生在设计中,试图探索出一条地域化空间路线。参观者进大门.前院,首先进入中央大厅,大厅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往南看是入口方向,博物馆的门楼框出一幅苏州老街河巷的画面,往北看是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主庭园及对围墙后面的想象,东西两个方位是平面对称的长廊,视觉的终点东面是室外的“紫藤院”,西面是室内的“荷花水落庭”。主庭院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运用了古典园林中的“词汇”:假山、小桥、凉亭、竹林等元素点缀穿插整个庭院空间。就像当年创造性地把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移植到东馆一样,贝先生大胆地把“园林式”的空间“文法”移用到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带有东方流动的生命体验的博物馆空间形态。
(二)“抽象诗意”的建筑造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造型,在现代几何型中体现了构图完整、形式素雅、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典雅,端庄大方。屋顶面上一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岩石取代了传统的灰瓦,黑中带灰的“中国黑”被雨淋过后是黑色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成浅灰色,新材料的光影效果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添了新的建筑美感与内涵。大面积的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以现代开放式、线条粗犷的钢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木梁和木椽构架,但是传统木质建筑中的结构“词汇”仍然沿用着,复古的木作构架在现代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的衬托下,成为了一种怀旧的装饰。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错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贝老先生“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整个建筑用非传统的形式体现了传统的“文法”,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了一条新路,运用现代的材料,通过建筑群落的造型、结合传统的词汇元素:场地、水景、园林共同营造出了一幅“抽象诗意”的景象。
(三)实体山水画
庭院与园林往往是苏州传统建筑的重要“词汇”,它们整体构成了苏州建筑文化的特征,因而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不能没有这样的重要“词汇”的。然而博物馆邻近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已经惟妙惟肖到了极致,若是再重搬这一套古典文法势必达不到狮子山林假山的效果而显得黯然失色,所以贝先生认为一定要创新。在新馆中,他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令馆中的建筑与创新园艺互相依托,中轴线上北部庭院最为独到,透过大堂玻璃可以一睹江南水景特色,庭院隔北墙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相融,博物馆新馆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的风格,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且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因而别出心裁将传统石砌假山变成一种意象的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描绘出了一幅混自天然的中国山水画。
在处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贝聿铭并不是简单的堆砌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符号,而是将其概括和抽象后“未画其形,而取其神”。苏博与苏州传统园林相比较,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形式上的相似,而是真正融入了传统建筑的意境和深度,是一次较为成功的“中式传统建筑再创作”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英]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英若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莹,(1990-)女,羌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与批评。